<h3>離清明還有兩日,我們兄妹與弟嫂相約,一同前往公墓,探望已故二十余載的雙親。雙親的遺像,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雖然逐漸顯露出滄桑的痕跡,但當年的容貌依舊清晰可辨,仿佛時光并未在他們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跡。<br><br>今日的山崗上,人頭攢動,都是為了避開清明時節(jié)的交通高峰,提前來此祭拜先人。都說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可今日公墓這邊卻無風無雨,焚香化紙,一切順利。然而,城東建材城那邊卻遭遇了冰雹的襲擊,聽聞有汽車玻璃被打破,車主為未買保險而惋惜。<br><br>清明,二字簡單,卻蘊含深意。它代表著對先人的緬懷,對過去的追憶,也代表著對未來的期待和憧憬。我們紫陽家族在湘地雖不算龐大,但自鼻祖一人從江西遷湘以來,已繁衍至十萬之眾。近年來,家族人數(shù)的增長雖然有所放緩,但這份血脈的延續(xù),卻是我們共同的驕傲。<br><br>中國姓氏源遠流長,家族的興衰榮辱,往往與姓氏緊密相連。我們的姓氏,源于周朝的姬姓,歷經(jīng)千年,傳承至今。先秦時期的八大姓氏,姬、姚、姜、媯、姒、妘、嬴、姞,每一個都帶有女子旁,這是為了區(qū)別血脈,彰顯家族的獨特性。秦始皇,這位千古一帝,也是出于姬姓。<br><br>俗話說朱門酒肉臭,但究竟是哪一家的朱門,卻已無從考證。然而,這其中的“朱”字,卻是明明白白,代表著一種尊貴與榮耀。我們族中人數(shù)最多的是在江浙一帶,那里富饒繁華,是我們家族的興盛之地。有一首歌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如今世界各地都有紫陽家族,包括南北美,朱氏雖然移居美洲的時間較晚,但人數(shù)眾多,分布廣泛。在美國的華人中,朱氏排名第三,足見我們家族的興旺與繁榮。<br><br>由長回邵,夜宿回民賓館。窗外便是回民公墓,回族五大姓:馬、張、蘇、海、蔡,他們的祖先在明初年間由北方隨軍遷入寶慶,當年也是上層人士。這片風水寶地,六百余年來,已有六千多人葬于此地。然而,隨著城市的擴張,這里即將被規(guī)劃為一條大街,這些幾百年的老住戶,也將被迫遷居?;蛟S,他們正在開會討論遷居之事,而我,卻在這兩夜中安然入睡,無人打憂直到天明。<br><br>今日上午,暴雨如注,街道上積水成河。然而,我卻心懷慶幸與感恩。慶幸于昨日的順利祭拜,感恩于這清明時節(jié),我更加珍惜與家人的團聚時光,也更加感慨于生命的短暫與珍貴。愿逝者安息,生者珍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