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跨過勞倫斯灣就到了紐芬蘭拉不拉多省的陸地部分,拉布拉多陸地與魁北克省東北部相連,與紐芬蘭島隔海相望。</p><p class="ql-block"> 面積為405,212平方公里的拉不拉多有11個臺灣大,比紐芬蘭島還大,因?yàn)闅夂驉毫?,很多地方?jīng)]有公路到達(dá)。</p><p class="ql-block"> 從魁北克有一條公路389通往拉布拉多,約568公里。但是縱深處的幾個國家公園是很難到達(dá)的??梢匝刂F(xiàn)有公路去看一些因紐特人的村鎮(zhèn)。</p><p class="ql-block"> 縱深處的國家公園,正因?yàn)橛慰筒蝗菀椎竭_(dá),它至今保持著原始的模樣。看過幾張圖片,它們夏季的風(fēng)景優(yōu)美得無法形容,如果不缺錢可以乘直升機(jī)抵達(dá)深處看風(fēng)景。</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原住民就是因紐特人,只有他們才能在這樣的土地上生存下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們到達(dá)紅灣后,聽說沿著紅灣海岸線上行,有個巴特爾港非常漂亮,值得去看看,就是收費(fèi)比較貴。為此我們更改了原來往深處探索拉不拉多的計劃,決定去巴特爾港。</p><p class="ql-block"> 瑪麗港是進(jìn)入巴特爾港的入口,從這里才能乘船去巴特爾港。</p><p class="ql-block"> 在這片北部寒帶,次寒帶的土地,據(jù)說春夏氣溫也比較低,平均約11攝氏度,最高溫度29.5度,秋冬平均氣溫—10度。歷史上最低溫是—34度。</p><p class="ql-block"> 我們8月中旬抵達(dá),這里溫度宜人陽光明媚。從車?yán)锵聛聿盘ど犀旣惛弁恋兀覀兙捅贿@里的黑色小蟲叮得四處逃竄,逃進(jìn)旅游信息中心。這瑪麗港的黑色小蟲,可能就和東北的小咬屬于一種。在室外必須頭戴防蚊罩,這蟲子咬人又痛又癢專咬頭面部和眼皮,叮咬后的大腫包,要持續(xù)好幾天。</p><p class="ql-block"> 歷史上,巴特爾港最早的居民是因紐特人。從18世紀(jì)開始,歐洲人沿海岸進(jìn)入這里成為居民。據(jù)說1760年,蒙塔格拉印第安人在法國人幫助下和原住民因紐特人在巴特爾港打了一戰(zhàn),將因紐特人驅(qū)趕到更惡劣的地方,而歐洲人最后取代印第安人成為占領(lǐng)者。因紐特語稱巴特爾為:"poltava"",英語為Battle, 打仗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在到達(dá)之前,我誤認(rèn)為所有的拉不拉多人都是因紐特人,所以當(dāng)看到巴特爾人是白人,使我有了解它歷史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巴特爾港的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 1770年,英國John Slade 在這里建立漁業(yè)公司;1820年,紐芬蘭漁船在這里???,人口迅速增加,成為拉布拉多一個最早的定居點(diǎn),由于豐富的漁業(yè)資源的交易和人口增加,1851年有了學(xué)校和教堂。最多的時候有居民300人。</p><p class="ql-block"> 后來設(shè)置了簡單的醫(yī)院,由護(hù)士主管工作,因?yàn)榫用駴]有錢,生孩子用6只鴨子換一個嬰兒包。</p> <p class="ql-block"> 1871年, Slades 將巴特爾港賣給 John Ston 的公司。直至1955 年,在將近兩個世紀(jì)中,此地一直是紐芬蘭西北的重要漁業(yè)商業(yè)中心,被稱為"拉不拉多咸魚之都。"</p><p class="ql-block"> 在近海漁業(yè)枯竭之前,從60年代開始,加拿大政府已經(jīng)安置了該地永久居民的搬遷,但是仍有很多人返回此地作季節(jié)性捕魚。</p><p class="ql-block"> 這個過去的永久定居點(diǎn)和夏季捕魚站,現(xiàn)在已經(jīng)歸屬一個信托基金會管理,管理島上的漁場和其它財產(chǎn),并將其修建作為旅游點(diǎn)運(yùn)營。</p> <p class="ql-block"> 巴特爾港的資本運(yùn)作可是了不得,他們掌控了從瑪麗港來回的渡輪,所以無人可以另辟蹊徑到達(dá)巴特爾港,至于價錢嘛,他們定的每個游客食宿全包,待24小時是360-400刀。住的時間越長,價格就低一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開始時我們算了一個賬,心疼銀子,……最后想想這輩子就來這么一次,于是登上了"匪船"。</p> <p class="ql-block"> 在駛往巴特爾港的渡輪上,有不少原當(dāng)?shù)鼐用竦挠H屬,他們有的來這兒打工,有的來會朋友。</p><p class="ql-block"> 這里大廚接到她的小孫女,緊緊地抱在懷里。</p> <p class="ql-block"> 這里從1996年被指定成為歷史遺跡,以它海洋的遠(yuǎn)景,崎嶇的巖石,點(diǎn)綴野草野花中的小木屋引人入勝。</p> <p class="ql-block"> 爬到村子后的小山頂,綠草如茵,長滿了苔蘚和棉花草,還有幾個小水潭。</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給我們4人住的小木屋。雖然外表簡陋,里面清潔整潔,有桌子和椅子,衛(wèi)生間清潔。</p><p class="ql-block"> 我們每人有一張小床,單子和被子都挺干凈舒服,柔軟。</p><p class="ql-block">被子和床可以稱是3-4星級水平。</p> <p class="ql-block"> 跑到我們前門的小北極狐前來乞食,它不害怕人類。</p> <p class="ql-block">最獨(dú)特的是它的教堂。我們前后左右把教堂照了個遍。</p> <p class="ql-block">即使是頂光的光線,仍然有迷人景色。</p> <p class="ql-block"> 吃了一頓正餐,實(shí)在不怎么樣,他們太資本運(yùn)作了,與我們所付的費(fèi)用不相符。</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巴特爾港</p> <p class="ql-block">巴特爾最后一抹夕陽</p> <p class="ql-block"> 此圖是歸程路過的一個小鎮(zhè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該是返回的時候了。它的風(fēng)景已經(jīng)被我們記錄在相機(jī)里了。</p><p class="ql-block"> 乘船離開巴特爾后,我們選擇最近的路返回Saint Johns 圣約翰斯,紐芬蘭的首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路過一個油畫般的小屋。</p><p class="ql-block"> 使人感嘆的是,為什么這里的居民會根據(jù)當(dāng)?shù)鼐吧ㄔ煜鄳?yīng)色彩和諧的小屋?他們的美感與生俱來?</p><p class="ql-block"> 咱們中國人有悠長的歷史文化,為什么大眾偏愛大紅大綠?</p> <p class="ql-block"> 路上遇到幾個獨(dú)特的燈塔</p> <p class="ql-block"> 圣約翰斯的幾個風(fēng)景點(diǎn)。</p><p class="ql-block">從信號山頂俯視整個圣約翰斯。</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有名的信號山國家歷史遺跡</p> <p class="ql-block"> 去到圣約翰斯的對面。</p> <p class="ql-block">遠(yuǎn)看圣約翰斯小城</p> <p class="ql-block"> 在紐芬蘭游記完成之際,篇幅已經(jīng)不短了,忍不住還是貼上幾張我們吃喝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除了紐芬蘭的美景,我們吃到了這片大地上數(shù)不清的野草莓,漿果,當(dāng)然還有美味的海膽。</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租住的民宿,做出我們喜愛的飯菜。</p> <p class="ql-block"> 從七月下旬到八月中旬我們在紐芬蘭盡興的玩了22天,足跡遍及整個紐芬蘭和拉不拉多的海岸處 ,紅灣和巴特爾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紐芬蘭呈現(xiàn)給我們持續(xù)的晴空和絢爛的云霞,使它最美的一面以自然樸素的的姿態(tài)顯現(xiàn)給我們。</p><p class="ql-block"> 我們租住的民宿主人提供的住宿幾乎都讓我們十分滿意。有的還為我們準(zhǔn)備了小禮物。有問題,隨時上門解決。</p><p class="ql-block"> 我們四人駕著最適合我們的車,在這個遙遠(yuǎn)又廣袤的天地間,在這個充滿自然狀態(tài)的荒原上享受自由;坐在海岸邊,聽濤聲陣陣海鳥鳴叫,眺望大洋,有鯨嬉戲海鳥飛翔 ;走近荒野大地,有森林沼澤,湖泊山嶺。</p><p class="ql-block"> 人跡罕至的自然,有荒涼有威懾,五彩的漁村和小鎮(zhèn)有繁華有溫情有喜悅,有悲涼悲壯……</p><p class="ql-block"> 紐芬蘭以沉靜,大氣磅礴的力量,以荒原大山使我們領(lǐng)略到自然的力量和生命體驗(yàn)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紐芬蘭不僅有五彩的漁村,古老的燈塔,更有人類歷史的滄桑和荒原大地的色彩斑斕。去過紐芬蘭才知道,該是內(nèi)心有多強(qiáng)大的人們,當(dāng)年才敢面對極地風(fēng)暴,粗糙又寒冷的這個海島做出選擇,一見傾心定居生根。他們不愧有著人類祖先的血脈,用一句勇敢,遠(yuǎn)不夠形容他們的氣慨和特質(zhì)。</p><p class="ql-block"> 我無法用文字完全描述出心底的感受,就讓它存在于記憶中吧。紐芬蘭的美,在路上,在荒野,亦在過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