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利用兩次去4S店保養(yǎng)車子的空隙,把余華《活著》這本書看完了。上一次去4S店保養(yǎng)車子時,在休息區(qū)偶遇此書,翻了幾頁進入劇本??吹揭话?,美女服務員告知車子己保養(yǎng)好。匆匆的放下,留下一半未曾拜讀。今天我把車子交給接待美女,一頭扎進休息區(qū)找到這本書,粗略的翻閱了上次的內(nèi)容,接著往下看。感謝接待美女送來的無糖咖啡,非常映境我閱讀《活著》的情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賭光了家業(yè)一貧如洗,父親因此活活氣死,窮困之中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y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xiāng)他才知道母親已經(jīng)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軟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兒子因與女校長血型相同,為救女校長,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里的偏頭二喜喜結(jié)良緣,生下一男嬰后,因大出血死在手術(shù)臺上;而鳳霞死后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xiāng)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福貴心疼便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生命里難得的溫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p> <p class="ql-block">闔上書之時,我心情難以平靜,福貴的一生,經(jīng)歷了世間所有的苦。所以,什么是活著?回想起董宇輝說余華老師的作品有一種共性,就是只寫苦難是沒有意義的,苦難會讓人窒息。書里有一個神奇的地方,就是這個人好像和苦難和解了,他沒有被打敗,他當然也沒有戰(zhàn)勝苦難,他不在乎了,就是佛說的“放下了”。當然呢,苦難大家看得太多了,你知道人有一種求生的本能,就是人會從苦難中抽象出哲學,所以最后大家就會從其中得到力量,覺得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雖然他最后孤苦一人,就剩一頭老黃牛,但是他活到了最后,好像那一刻就是生命的意義吧。</p> <p class="ql-block">我突然理解了影視劇里的一句臺詞——死很容易,活下去才是最難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