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盈有序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總應(yīng)該要記錄點什么,于這每一天的忙碌與悠哉里。何況,此時春光正好,繁花似錦,山海皆有如詩的美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天半的外出觀摩學(xué)習(xí),雖不足以支撐漫長的自我探索與成長的后勁力,但也是一種經(jīng)歷與感受,倘若會反芻、吸收與改進(jìn)、實踐并舉,倒是再好不過的一次自我價值的提升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一次的外出學(xué)習(xí),總讓人心潮澎湃,甚至也會熱淚盈眶。那一刻,心流體驗達(dá)到了最高值。那也是一種全情投入的幸福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但光有體驗還遠(yuǎn)遠(yuǎn)不夠。任何事唯有自己做一遍,體驗一場,哪怕不夠完美,哪怕諸多遺憾,哪怕遭遇旁人冷眼,這都不足為憂和喪,最可怕的是連起步嘗試的勇氣都不曾有。又或許有勇氣直面自己的未知,但內(nèi)心的底氣和力量值又遠(yuǎn)遠(yuǎn)達(dá)不到去轉(zhuǎn)動這扇門,那么唯有拿他人的評判作為自己唉聲嘆氣,自我否定而退縮不前的最好理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晨起來,在讀完一遍馬丁.塞格利曼先生的《持續(xù)的幸福》后,我在筆記本上記錄下這么一句話:“欲利己,必先利他,心存福祉,涵養(yǎng)人生?!贝丝?,敲下這幾個字,內(nèi)心莫名地想哭,是“福祉”一詞讓我感動,還是“利他”一詞令我動容?也許是我想到了那些曾幫助我的貴人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位大姐姐曾告訴我:所謂你的貴人,其實是你先有可“貴”之處。無論任何人和事都是一張緊密粘連的網(wǎng),于這浩瀚的宇宙里,我們不知和多少的生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淵源和聯(lián)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們應(yīng)當(dāng)珍惜每一次的起心動念。因為</p><p class="ql-block">你的每一次善念和善行都是會被記錄在你肉眼所無法抵達(dá)的空間里。所以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個世界有太多太多的又聰慧又有福報的人,在為我們所有的生命保駕護(hù)航,傳播著善知識,滋養(yǎng)著迷茫的人們能找到自我心靈寄居的地方?!督饎偨?jīng)》有云:不著相是為真相?! 耙磺杏袨榉ǎ鐗艋门萦?,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我理解的這句話并非要我們消極出世,大搞玄學(xué),而旨在告訴我們應(yīng)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去看待周遭的所有。這也有些與心理學(xué)上的投射理論有異曲同工之處:你心里承載著什么,你就將看到什么。又想起張德芬老師說過的一句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的,外面沒有別人,那些讓你恐懼的茫然的,想要逃脫的,無一不是來自于自己。這句話并不唯心,但它需要我們時刻保持自我覺察和省悟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我也依然還在路上,追尋—“持續(xù)的幸?!保?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