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于少宏,女,通遼市奈曼旗人。網(wǎng)名物理常然,一粒沙,通遼市奈曼一中在職高級物理教師,內蒙古自治區(qū)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通遼市美協(xié)會員,通遼市山水協(xié)會會員,通遼市政協(xié)書畫院院士,通遼市書協(xié)會員,奈曼旗書協(xié)副主席,奈曼旗總工會職工書畫研修班班主任。受劉建老師藝術感染,在一周時間內完成以下水墨建筑主題系列臨摹作品。</p> <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的一天我瀏覽到了劉建老師的一系列水墨建筑, 便被其新穎的構思所吸引。機緣巧合,3月17日,以“時代風度”為主題的中國美術家作品邀請展在通遼市美術館隆重開展,其中就有劉建老師的建筑主題作品若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劉建,1960年出生,安徽淮南人?,F(xiàn)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國政協(xié)文史館中國山水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長城書畫院副院長等。</p> <p class="ql-block"> 劉建老師把中國畫從一個新的題材領域拓寬了山水畫的樣式。這不僅使山水畫由內容到形式的轉變,而且是從題材到主題的轉換,拓寬了山水畫藝術的視覺靈感源泉,使中國水墨畫走進了多元共生的新天地。</p> <p class="ql-block"> 劉建老師的水墨畫特別是以建筑山水為主題,其中的皖南水鄉(xiāng)中的徽居、北京郊外山間的石建村落、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堂和古代的建筑遺跡、巴黎塞納河畔的街景等,都使觀者得以深入感受不同文化和歷史的深厚底蘊。他的作品融合了版畫、西洋風景繪畫和中國山水畫的元素,展示了他獨特的藝術視角和深入的藝術理解。</p> <p class="ql-block"> 劉建老師的本體形式語言是在黑白灰的組合中,把人們帶進純真的大自然去感受結構美的力量和音響的平衡。他的藝術不是直白,是暗喻,是幻覺,是生命與詩的交響,是意念的閃光,是色與光的變奏,是更能接近造物核心的美的形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