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龍騰開年日,自駕齊魯行。由老少三代組成的特殊團隊,向著黃河入海的方向進發(fā)!</p> <p class="ql-block"> 說它特殊,是因為它由我們這個大家庭的三代人組成。二代細(xì)操持、三代打先鋒。我們?nèi)齻€“奔八”的弟、妹和“越八”的姐姐、姐夫結(jié)伴出游,暖暖的心中交織著對濃濃親情和勃勃春意的眷戀。孩子們用心良苦,姐姐術(shù)后康復(fù)的幾年這樣的旅游已經(jīng)組織多次了。它滿載著親情的融匯、孝心的傳承、意志的挑戰(zhàn)、活力的激蕩。</p> <p class="ql-block"> 貼近黃河第一站——入住濟南商河溫泉中心。</p><p class="ql-block"> 泡去舊年的疲勞,享受新春的溫暖。</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淄博周村古商城和齊文化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游覽周村古商城。</p><p class="ql-block"> 周村古商城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明永樂八年(1410年)興建的古商業(yè)街。周村古商城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fēng)雨仍保留完好,素有“旱碼頭”“金周村”“絲綢之鄉(xiāng)”“天下第一村”的美譽。</p><p class="ql-block"> 周村既有北方四合院建筑風(fēng)格,又有南方亭榭樓閣的婉約優(yōu)美,是江北罕見、山東獨有的明清古建筑群,被古建筑專家譽為“中國活著的古商業(yè)建筑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古商城內(nèi)分布著千佛寺廟群、三益堂印刷展館、謙祥益、瑞蚨祥、歷史文化展覽館、絲綢文化體驗館、英美煙草公司展覽館、狀元府、票證博物館、楊家大院、大染坊、魁星閣廟群、淄博藝術(shù)博物館等10多處可圈可點的景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飛車越野,走馬觀花。無暇細(xì)點家珍,只能一掠不能不看的“大街”。</p><p class="ql-block"> 周村是魯商發(fā)源地,大街是歷代繁榮的縮影。與其它城市的古街相比,不是新建仿古是它的可貴之處。罩著龍年春節(jié)喜氣,并不寬不大的大街上游人摩肩接踵,商鋪鱗次櫛比。人們走進歷經(jīng)百年的大清郵局、北京瑞蚨祥母店的絲綢博物館、馳騁沙場功臣的狀元府、還有周村燒餅展覽館和眾多的燒餅作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歷史在這里繁衍發(fā)展,歷史又在這里一次次再演。這里是《大染坊》、《旱碼頭》、《活著》、《闖關(guān)東》等影視的取景地。《大染坊》的原型就是淄博周村東元盛染坊的創(chuàng)始人張啟垣。</p> <p class="ql-block"> 這個“今日無稅”碑引人深思。似虛似實的典故很多,說的都是清順治時期曾任刑部尚書的李化熙。晚年辭職回鄉(xiāng)后他做了兩件事:一是上書獲準(zhǔn)減免了全長山縣一千六百頃荒地稅;二是替周村商民代交市稅,據(jù)說子孫六代共代交近200年。如是所說,這是中國第一個保稅區(qū),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商者,造就了周村的繁榮,也成就了李家的六代不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狀元府邂逅了淄博官方邀來參加春節(jié)活動的齊白石再傳弟子、國家一級美術(shù)大師楊藝林,親眼目睹了他筆墨遒勁、驕若游龍的書法藝術(shù)并有幸收藏。</p> <p class="ql-block">喜納春辭,鴻運當(dāng)頭;</p><p class="ql-block">樂藏墨寶,手有余香。</p> <p class="ql-block">右手大書,清新明快。</p> <p class="ql-block">左手小楷,晶瑩俊秀。</p> <p class="ql-block">參觀齊文化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大氣磅礴的展館大廳,不負(fù)盛名!</p> <p class="ql-block"> 展館是以齊國故都八百年的興衰變遷為基點,由雄渾厚重的歷史陳列與特色鮮明的專題陳列組成,基本陳列分為先齊文明、西周之齊、春秋齊國、戰(zhàn)國之齊、秦漢齊風(fēng)、稷下學(xué)宮、余韻傳承等八個部分。國寶級文物犧尊等也以全新的展覽形式展示在游客面前。</p> <p class="ql-block">國寶犧尊</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濰坊青州古城</p><p class="ql-block"> 青州古城城建格局完整,歷史脈絡(luò)清晰,是國內(nèi)外罕見,至今保存完好、山水城一體的明清古城。早在7000年前,青州古城旅游區(qū)所在地就已出現(xiàn)人類文明的曙光。漢初開始在此置郡縣,為1000多年的省級治所,1600多年的郡府治所,明洪武九年前始終是山東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中心。南燕國定鼎青州古城12年,王朝都城,省內(nèi)唯一。</p><p class="ql-block"> 原計劃參觀青州博物館,此館館藏文物四萬余件,國家一級文物142件,是全國唯一的縣級綜合性國家一級博物。但假日游客太多,只能臨時決定忍痛割愛,轉(zhuǎn)而尋求另一種文化沉淀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真是人擁車堵疑無路,景秀春明又一村。來到范公亭公園,春節(jié)的氣息迎面撲來,先賢的風(fēng)范沁入胸懷。</p> <p class="ql-block">喜氣延年,親情增壽!</p> <p class="ql-block"> 李清照客居青州十八年,留下大量千古名篇。</p> <p class="ql-block"> 北宋名臣范仲淹、富弼、歐陽修先后知任青州,惠及青州百姓。這里設(shè)有“三賢祠”供人瞻仰。</p> <p class="ql-block">人賢樹王(世界楸樹王)</p> <p class="ql-block"> 欣賞青州古城夜景。</p><p class="ql-block"> 此城歷史2200多年,是一座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明清建筑風(fēng)格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 開放與包容的文化特征,不僅鑄就了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和諧共處、一城而居的獨特景觀,也賦予了青州文運昌盛的風(fēng)骨與機緣。這里,先后走出了800名進士,12名狀元,國內(nèi)罕見;四大古典文學(xué)名著多處涉及青州古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歷史上青州進士狀元多,這樣的坊樓也多。青石板鋪就的古街上走出幾十米就能看到這樣氣勢不凡的建筑,無聲的昭示著往日的成就和顯要。這成了青州百姓的驕傲,返程時出租車司機就自豪的聲稱,這其中就有他們村時姓家族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中西文化包容共處。</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東營。</p><p class="ql-block"> 清晨醒來,窗外清新整潔,朝氣蓬勃。好似越過千年文明,進入年輕新城。</p><p class="ql-block"> 東營是一座因勝利油田而生的城市,是在新中國誕生后最艱苦的年代自立更生、艱苦奮斗、挺直腰桿、創(chuàng)造奇跡的英雄城。</p> <p class="ql-block"> 東營給我的直觀印象一是新——現(xiàn)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佈局新穎有序;二是潔——不愧為全國衛(wèi)生城市;三是濕——濕地遍佈,或為洼,或成湖,或似河,綿連至海,是中國的黃河水城、東方著名的濕地之城。</p> <p class="ql-block"> 在這個城市中有一個規(guī)模并不大的華八井紀(jì)念廣場。巍然屹立著高12.9米、不銹鋼建造的華八井紀(jì)念碑和這口功勛井的鉆機。</p> <p class="ql-block">紀(jì)念碑座上的銘文:</p><p class="ql-block"> 華八井位于山東省濟陽坳陷東營構(gòu)造上,是勝利油田以至整個華北油區(qū)的發(fā)現(xiàn)井。一九六一年由石油工業(yè)部華北石油勘探處三二一二O鉆井隊負(fù)責(zé)鉆探。二月二十六日開鉆,三月五日鉆至井深一一九四米取芯發(fā)現(xiàn)油砂,四月十六日試油獲日產(chǎn)八點一噸工業(yè)油流。揭開了華北地區(qū)大規(guī)模石油勘探開發(fā)會戰(zhàn)的序幕。經(jīng)過三十年的艱苦奮斗,在黃河三角洲上建成了我國東部地區(qū)一個大型的石油工業(yè)基地、全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p><p class="ql-block"> 勝利油田石油管理局</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一年四月十六日</p> <p class="ql-block">點贊:英雄漢子,共和國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華八并是在我國遭受三年自然災(zāi)害生活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開鉆的,被稱為山東“北大荒”的東營,周圍沒樹,也沒有水,只有一片片枯黃的蘆葦和堿地上的黃蓿菜,條件尤其艱苦。當(dāng)時每名職工每月定量27斤糧食,主要是地瓜干、高粱面和棉籽面,每人每月還要省出3斤救濟困難的老百姓。為了填飽肚子,井隊每天都要抽出人去挖野菜、找草籽,然后和上谷糠、麩皮混在一起當(dāng)飯吃,喝的水是村邊土坑里的積水。面對艱苦的環(huán)境,石油工人意氣風(fēng)發(fā)打井忙,沒有人叫苦叫累當(dāng)逃兵。余秋里說:“在這個地方,度過三年自然災(zāi)害,能堅持下來的,都是英雄!”</p> <p class="ql-block">祝福: 希望之城,新時代的擔(dān)當(dāng)!</p><p class="ql-block"> 1962年2月初,在中央七千人大會期間,毛澤東主席叫住石油部長余秋里問:“余秋里,有什么新消息嘛?”余秋里趕緊過去說:“主席,新消息還是有一點的,我們在渤海灣的勘探工作有了新進展,在山東東營打的一口井噴出了工業(yè)油流?!敝飨犃烁吲d地說:“打得好嘛!看來這個地方也蠻有希望嘛!”1964年1月25日,黨中央發(fā)出文件《中央批轉(zhuǎn)石油部黨組關(guān)于組織華北石油勘探會戰(zhàn)的報告》(中發(fā)[64]57號),毛主席親自圈閱了報告文件。</p> <p class="ql-block">黃河故道——這里棲息著白天鵝群。</p> <p class="ql-block"> 在去黃河入??诘穆飞贤蝗淮箫L(fēng)驟起,到進口時連懸掛標(biāo)語條幅的氣球都被吹跑了。這無疑降低了此行的期望值,但大廳喜慶的氣氛仍然感染鼓舞著我們,一家人包訂了專車去游覽黃河口生態(tài)保護區(qū)。司機是當(dāng)?shù)厝?,一邊熱情的介紹沿途風(fēng)光,一邊遺憾的告知由于氣候的原因有些重要項目不能一飽眼福,比如出海和珍鳥放飛。</p> <p class="ql-block"> 黃河口生態(tài)旅游區(qū)依托于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以其壯觀的河海交匯奇觀、廣袤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及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 在蘆葦蕩中尋找鳥類的蹤跡,在大風(fēng)中感受大自然的壯麗和生命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鳥類的天堂——黃河入海,我們回家。</p> <p class="ql-block"> 壯哉,黃河!</p><p class="ql-block"> 黃河在東營市墾利縣境內(nèi)109公里,年徑流量300億立方米,正常年份,黃河每年攜沙造陸3萬畝左右,人們稱之為中國唯一能“生長土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不能出海,只能補張圖片,一睹黃河投入渤海那壯麗的時刻,贊嘆河海相擁那神奇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羨天地廣闊,</p><p class="ql-block">送黃河入海。</p><p class="ql-block">展斗志未老,</p><p class="ql-block">遂親情夙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