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謹(jǐn)以此文紀(jì)念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老水口鎮(zhèn)的長輩們,水囗鎮(zhèn),水口街永存我心中……!</b></p> <p class="ql-block"><b> 總有人問,你是哪里的?你從哪里來?你的家鄉(xiāng)在哪里?</b></p><p class="ql-block"><b> 是的!故鄉(xiāng)是忘不了的……</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鄉(xiāng)在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的水口鎮(zhèn),小鎮(zhèn)藏于巍巍群山的峽谷中,來自九疑山的馮河與源于姑婆山的崇水在這里邂逅,二水交匯之處,遂以“水口”為名,這里山巒起伏,青山綠水。先人們在此漸次生聚繁衍,宜居宜業(yè),生產(chǎn)生活非常安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家有家史,族有族譜,有人居住,就有故事,當(dāng)然,我只是憑著記憶,憑我從小在水口長大的經(jīng)歷,憑著多年來接觸老人們的述說來記錄歷史,也算是我心目中的街史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鎮(zhèn)沿著兩條河流山谷而形成了一條街道,沿馮河的叫上街,也被稱之為碼市街;沿崇水河灘的為下街(解放后為新華街)。以前的街道用鵝卵石與麻石鋪成,寬約四五米,街道直通河邊,沿河一棟棟木吊樓豎立在麻石砌成的街道兩旁,在木樓上可以遙看河流船帆,麗日高天,炊煙裊裊,云霧相間,處處呈現(xiàn)的是寧靜祥和景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水口形成村落,據(jù)縣志記載,大約有五百年,從語音語系了解,江華水口一帶的先民應(yīng)與廣西桂賀有某種聯(lián)系,都屬于西南官話的桂柳方言,語音發(fā)聲幾乎一致,由此可推測500年的元末明初時期,可能是因為朝代更迭引發(fā)戰(zhàn)亂,一部份廣西桂賀移民由西向東遷踄所致,這些先民一路向東,在嶺南山區(qū)尋找生存棲居之所,先后來到廣西與湖南接壤的新圩,大圩,小圩一帶落腳建寨,尋找農(nóng)耕之地,而后,又有人隨著水源的流向,先后來到了水口,這其中有余姓、鐘姓,許姓,何姓、李姓,賴姓等家族,先來先居者占據(jù)了水口的平緩山坡建居,在山坡下開墾田地,這應(yīng)是水口的最早村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俗話說,“財源茂盛達(dá)三江”,雖說水口只有“兩河”,二水交匯之地,但水口先民還是嗅到了流水商機。到了清代,零陵衡陽一些商戶沿著河流來到了水口。由于水口離廣西廣東的距離都是100多公里,但畢竟是來往廣東廣西湖南商貿(mào)歇腳的棲息地,于是許多商客便選擇水囗定居,由于沒有公路,只能水運,人們就在河邊修建碼頭,興建客棧,囤積商品。把收購來的山貨運到永州,衡陽,又轉(zhuǎn)手布匹,鹽巴及生活用品運至水口,水囗就有了南來北往的商貿(mào)活動,水口不再是農(nóng)耕的村落,集鎮(zhèn)的街道開始形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根據(jù)先來先建先居的集鎮(zhèn)規(guī)律,水口街道以大河口啟錨的碼頭為中心,沿著下街的老原住民居依次順序為(靠河邊的):續(xù)家、續(xù)家、王家、劉家、梁家、蘇家、彭家、賴家、周家、(中間幾間公產(chǎn)房包括最早的藥店,飲食店)接下去是張家、馮家、丘家、洪家(女主人姓氏)、陳家(以女主人姓氏,其實是李家,這里曾是最早的水口百貨公司、后來又改為水口大旅店)、韋家、顏家(以女主人姓氏,男主人吳姓)、顏家,黃家、秦家、張家(其實是任家)、賴家、吳家、李家、蔡家、楊家、賴家、蔣家、曾家、張家、蔣家、(中間的公產(chǎn)房住戶不詳,好像曾經(jīng)是中醫(yī)診所) 陳家、吳家、(公產(chǎn)房戶名不詳,后來是米粉飲食店) 、蔡家,至新街口,解放前的老水口街道到此為止,再往前面則是河灘和水源社的田地(江華建縣后為民族大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大河口碼頭街道另一側(cè)依次為周家,楊家、周家、丘家、黃家、劉家、丘家、(中間的幾間公產(chǎn)房權(quán)屬不詳)、賴家、莫家、丘家(最早的城關(guān)鎮(zhèn)政府曾設(shè)于此)、曾家、(這里二間公產(chǎn)房權(quán)屬不詳、這里曾是水口派出所)、郭家、周家、柏家、張家、唐家(這里曾是水口火神廟)、賢家、丘家、丘家,吳家、(公產(chǎn)房權(quán)屬不祥,后為飲食合作店的甜食店業(yè))、賴家、李家、洪家、鐘家、唐家、全家、周家、劉家、周家、鐘家、謝家、伍家至老街下街口。當(dāng)然,不排除水口老街原住民的家族遷踄,房屋變更的情況,這里所列的住戶姓氏主要以解放初期江華建縣時水口街道的基本情況,大部以家庭男姓氏為主,極個別也有男性落戶女姓家庭的住戶,如有遺漏還望老水口的知情人長輩們補充修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河口碼頭往上數(shù),即碼市街以上的居住家族我已列不出完整住戶姓氏了,只依稀記得有周家、蔡家、賴家、彭家、顏家、楊家、梁家、羅家、李家、黃家,王家等等,熟悉的老水口先輩可補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水囗是雜姓街道,五湖四海,沒有宗氏祠堂,依水而居,按先來先居的規(guī)律,依次可看到以河域碼頭為中心的居民應(yīng)是最先來到水口的家族,從地域看,這些家族與水口鄰近的小圩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如周家,劉家,蔡家等。過了街道中段至尾段便有了很多祁陽,零陵,衡陽口音的家族了,如全家,柏家,李家,唐家,蔣家,周家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民以食為天”,從街道的功能布局來看,以碼頭為中心,街道兩側(cè)大都以餐飲酒樓為主,碼市街以上則是以民宿客棧為主,下街中后段則是手工加工業(yè)及其它的服務(wù)行業(yè)店鋪為主,由此可見,水口城鎮(zhèn)雖小,但產(chǎn)業(yè)經(jīng)營卻十分完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水囗街的歷史是平安寧靜的,都是來自外鄉(xiāng)謀生的生意人,水口街鄰和氣生財,互幫互助,除了人為過失的火災(zāi),沒有大災(zāi)大難的記載,相對于外部地域的頻繁爭斗戰(zhàn)亂,安寧的生活環(huán)境為水口街的發(fā)展提供了機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瑤民們?yōu)槎惚苊褡迤蹓汉蛻?zhàn)亂,紛紛進(jìn)入江華山區(qū)開墾伐木謀生,原始林區(qū)、邊遠(yuǎn)山區(qū)有了生活需求。據(jù)江華縣志記載,1837年,水口開始建立圩場,隨后,生產(chǎn)生活物質(zhì)經(jīng)貿(mào)活躍,吸引了不少外地資本,隨著馮河航運開通,沱江道州及零陵,衡陽一帶客商來到了水口,于是,水口有了南雜業(yè),百貨業(yè)、縫衣店,金銀首飾加工店,中醫(yī)中藥店等民生店鋪,有錢人多了,又出現(xiàn)了茶樓,酒館,妓院,錢莊,賭場等休閑娛樂服務(wù)業(yè),碼市、湘江上游一帶林區(qū)木材不斷進(jìn)入水口集市中轉(zhuǎn),外地客商紛紛涌入水囗,南來北往,茶馬驛道,燈紅酒綠,至民國時期,水口已成為了湖南通往廣東、廣西重要的碼頭集鎮(zhèn)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全國解放后,1955年,江華瑤族自治縣把縣城設(shè)立水口,后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山城建沒,水口街道開始分為新街和老街,根據(jù)住址地名和縣級行政機關(guān)設(shè)立,水口就有了新華街,碼市街,五一橋,六一橋、民族大街等等街道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5年,江華瑤族自治縣縣城遷往沱江,2006年,涔天河水庫擴(kuò)建,水口鎮(zhèn)所有原住民遷往小圩河灣重建新水口鎮(zhèn),至此,建鎮(zhèn)500多年的老水口鎮(zhèn)及街道全部沉沒于水庫之中!</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的老水口鎮(zhèn)</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的老水口鎮(zhèn)</p> <p class="ql-block">2000年后的老水口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解放前老水口街最早的大河邊碼頭,也是老水口街的商貿(mào)中心,在我的記憶中,是水口最熱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自從水口通了公路,商貿(mào)集市到了新街,河邊的碼頭就破敗了!</p> <p class="ql-block"> 以前的水囗吊樓好壯觀好整齊,大部分吊樓還是民宿客棧,受河邊碼頭破敗影響,加上后山修公路的泥土全部傾泄河邊后,吊樓與河灘的視線受到遮擋,吊樓風(fēng)光也不在了!</p> <p class="ql-block">水口碼市街沿河的木吊樓</p> <p class="ql-block">這個是七十年代水口鎮(zhèn)的一幅寫生水粉畫,當(dāng)時河邊木吊樓前面已被后山公路推出的泥土山包所遮擋了,但河邊碼頭也還熱鬧!</p> <p class="ql-block">這張寫生畫畫于水口五一橋邊,可以清晰看到木吊樓的建筑結(jié)構(gòu)!</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水口鎮(zhèn)雖建了新街,但老水囗街一直很熱鬧,集市攤販有時要擺到街尾。</p> <p class="ql-block"> 集貿(mào)市場幾經(jīng)周折更改遷出了街道,老街的生意沉寂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 風(fēng)光旖旎的馮河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 這是記憶中最老的水口街道,大約拍攝于七十年代,可以看出舊日街道并不寬敞。</p> <p class="ql-block"> 這是解放后七十年代拍攝的水口新街</p> <p class="ql-block"> 原來的老街道都是木屋,很容易發(fā)生火災(zāi),老水口人最怕的就是火災(zāi),建國以來,老水囗街就發(fā)生了兩次大火災(zāi),三百多戶居民遭災(zāi)!</p> <p class="ql-block"> 這是1994年春節(jié)期間水口下街發(fā)生的火災(zāi)。</p> <p class="ql-block"> 這是2012年元月18日的水口碼市街火災(zāi)。</p> <p class="ql-block"> 碼市街火災(zāi)燒掉了碼市街許多百年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 火災(zāi)讓一半的碼市街街道幾乎成為廢圩!</p> <p class="ql-block"> 兩條河流交匯之處的水口,風(fēng)景旖旎,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山城。</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馮河,兩岸樹木蔥綠,水流潺潺,以前是可以通航的。</p> <p class="ql-block"> 上個世紀(jì)的五六十年代,水口物流需要航運,特別是木材運輸,因此,林業(yè)部門每年要疏通馮河河道,對一些危險礁石要人工爆破!</p> <p class="ql-block"> 60年代,水口屋背口生產(chǎn)隊正在馮河邊集材。</p> <p class="ql-block"> 水口馮河上木材正在運輸。</p> <p class="ql-block"> 馮河上有一座大橋,是馮河上唯一溝通百里兩岸人家的通道,以前沒有大橋,兩岸只能依賴擺渡來往。</p> <p class="ql-block"> 水口大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6837部隊援建的功勞,是瀟水上游最雄偉的石拱橋!</p> <p class="ql-block"> 河流阻隔,兩岸來往不便,八十年代后,沿河又建了一些鋼索橋。</p> <p class="ql-block"> 這是水口鋼索橋,鋼索橋只能是行人行走,不能通行機械車輛。</p> <p class="ql-block"> 還有一種是木吊橋,大部分是在小河上架設(shè)。</p> <p class="ql-block"> 由于水口大山相連,溪流多,兩山之間最多就是這種溪河簡易橋,很有趣的!</p> <p class="ql-block"> 在水口,以前的大河渡囗,沒得橋,如要過河的話,只能喊這種船來擺渡了。</p> <p class="ql-block"> 這是五一橋,七十年代以前,是可以通汽車的木制風(fēng)雨橋,八十年代后,大橋由木樓風(fēng)雨橋改為鋼筋水泥橋了!</p> <p class="ql-block"> 老水口的六一橋,以前也是風(fēng)雨橋,建設(shè)于六十年代,橋?qū)Π妒墙A瑤族自治縣的縣委政府機關(guān)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水囗的崇河也是一條非常美麗的小河。</p> <p class="ql-block"> 50年代,《新湖南報》利登的江華瑤族自治縣在水口鎮(zhèn)成立消息報道!</p> <p class="ql-block"> 50年代,新華社記者來到水口鎮(zhèn)拍攝,這里是原江華縣委縣政府機關(guān)所在地,我在揣摩拍攝者為什么選這個位置來拍攝,可能是想拍攝水囗群山環(huán)抱之下的城鎮(zhèn)院落,當(dāng)時只有縣委機關(guān)大院的磚瓦房比較新,比較集中,拍出來好看,因此就留下了這張很珍貴的圖片。</p> <p class="ql-block"> 50年代至60年代的江華縣委班子。</p> <p class="ql-block"> 50年代,江華瑤族自治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在水口召開,圖為代表合影。</p> <p class="ql-block"> 60年代,江華人民在水口鎮(zhèn)慶賀江華瑤族自治縣成立十周年。</p> <p class="ql-block"> 60年代,江華瑤族自治縣第一任縣長趙治現(xiàn)為縣慶十周年剪彩</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的縣委政府人大政協(xié)班子。</p> <p class="ql-block"> 水口以前沒有公路,只有依靠河道運輸物質(zhì),解放后,黨和人民政府大力修建公路,解決了江華山區(qū)的交通問題。</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水口至外界只有一條簡易公路,它就是58年通車的沱水公路。</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從白芒營方向到水口的新國道一207線開通,通車時叫國防公路。</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湖南方向由水口進(jìn)出廣東的公路還是這條線,當(dāng)然現(xiàn)在是非常寬闊的柏油公路了。</p> <p class="ql-block"> 老水口鎮(zhèn)的機關(guān)單位所在街道,包括電影院,文化館,歌舞團(tuán)。</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的水口江華電影院,是老水口鎮(zhèn)最熱鬧的文化場所。</p> <p class="ql-block"> 60年代拍攝的江華文化館街道。</p> <p class="ql-block"> 2000年后拍攝的原縣文化館街道。</p> <p class="ql-block">水囗鎮(zhèn)原縣文化館宿舍舊址</p> <p class="ql-block"> 座落在水口鎮(zhèn)最早的江華民族中學(xué)。</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時的民族一中學(xué)生們上課時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拍攝于80年代的老水口鎮(zhèn)的民族一中校園操場。</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赤腳醫(yī)生給老百姓看病!</p> <p class="ql-block">江華總工會</p> <p class="ql-block">水口老郵電局。</p> <p class="ql-block">老水囗汽車站</p> <p class="ql-block">民族大旅社</p> <p class="ql-block"> 水口招待所!</p> <p class="ql-block"> 水口人基本上以林為主,以林為生。 </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縣城雖遷往了沱江,但水口仍然很熱鬧!</p> <p class="ql-block"> 2000年后,水口依賴毗鄰兩廣的地域優(yōu)勢,成為了湘桂經(jīng)貿(mào)重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只要是逢年過節(jié),水口鎮(zhèn)就是歡樂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水口人的幸福指數(shù)經(jīng)常爆棚</p> <p class="ql-block"> 2016年,江華涔天河水庫擴(kuò)建,水庫將淹沒水口全鎮(zhèn),老水囗鎮(zhèn)結(jié)束了500年的歷史,全體居民需遷移到離水囗老鎮(zhèn)約10公里外的小圩河灣一帶重新安家。</p> <p class="ql-block"> 水口鎮(zhèn)將在這個叫河灣村的地方重建家園!</p> <p class="ql-block"> 這里的山腳下,將是新水口街道居民們居住的家!</p> <p class="ql-block"> 2015年,正在建設(shè)中的水口街道。</p> <p class="ql-block">新水口鎮(zhèn)正在建設(shè)中。</p> <p class="ql-block">正在建設(shè)中的家庭住戶!</p> <p class="ql-block"> 2016年,老水口鎮(zhèn)已沉沒于水庫之中。</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新水口鎮(zhèn)</p> <p class="ql-block">新水口鎮(zhèn)現(xiàn)已被開發(fā)成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但愿家鄉(xiāng)越來越美!祝福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