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當你走進位于臺灣臺北市的“故宮博物館”時,有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這座深受中國傳統(tǒng)風格影響的古建筑,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shè)計而成的宮廷式建筑,綠瓦黃墻白柱的建筑主體,象征著皇家的尊貴和威嚴。重檐歇山式的屋頂,四角翹起呈顯優(yōu)美曲線,斗拱吊沿雕琢出古風容顏,線條流暢的立體設(shè)計以及白玉欄桿、格子窗戶,花石子地面既保持了傳統(tǒng)韻味,又讓足光直射入室內(nèi)。在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工藝的精湛技藝同時,還在建材上巧妙地融入了現(xiàn)代元素,建筑古老傳神且漂亮堅固,高度融合了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意識流派的建筑藝術(shù)。</p> <p class="ql-block"> 寶島臺灣的臺北故宮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館同祖同根,一脈相承,又同出一轍,命運多舛,共同經(jīng)歷過戰(zhàn)火的洗禮,浴火重生,而后骨肉分離,天涯海角,遠隔一方,遙呼相望:</p> <p class="ql-block"> 民國二十年(1931年),日本關(guān)東軍發(fā)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東北。蔣介石親自下令"故宮擇院藏文物菁華裝箱儲置,為文物播遷避難預作準備";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初,日軍進逼山海關(guān),故宮文物共13427箱又64包,悉數(shù)運達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即今南京博物院);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故宮南遷文物再向后方轉(zhuǎn)移,歷經(jīng)兩年多的奔波,長途跋涉,左突右進,行程遠超二千多公里,于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5月,才運赴四川樂山,后又于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夏,遷往四川南溪李莊;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存置于李莊之文物開始啟運還都,于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全部重新回到北京。</p> <p class="ql-block"> 可是,好景不長,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秋,隨著國內(nèi)戰(zhàn)爭形勢逆轉(zhuǎn);蔣公下令,中央博物院理事會集議,從故宮中精選文物60余萬運往臺灣。</p> <p class="ql-block"> 臺北博物館的文物可以說造化弄人,一波三折,歷盡滄桑方落地臺北。</p><p class="ql-block"> 令人驚奇的是,歷經(jīng)戰(zhàn)火連天,歷經(jīng)遷徙流離,歷經(jīng)水路輾轉(zhuǎn),應是上蒼有眼,神靈保佑,這些文物依然如故,損傷極少。其實。這些"國寶"的至今猶存,正是那些志士仁人的愛國情懷乃至一路守護的國軍官兵的鮮血換來的,從中也認知了已故蔣公的深明大義和遠見卓識。</p> <p class="ql-block"> 臺北博物館經(jīng)過4年籌建,于民國五十五年(1966年)開始啟用。</p><p class="ql-block"> 有專家說“大陸故宮有宮無寶,臺北故宮有寶無宮”,此言雖然偏頗, 但也奌破了一個事實: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寶藏都是從大陸運過去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臺北館現(xiàn)有"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瑯器、雕刻、雜項、圖書、文獻、刺繡與繩絲等 14類文物,加之后來的搜集及社會奉獻,共70余萬件,涵蓋了從商周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各類藝術(shù)品,其中的古代瓷器,是全世界各博物館中最精、最多的品種。</p> <p class="ql-block"> 藏品每三個月更換一次,但有三件"鎮(zhèn)館之寶"常年展出,既"裴翠白菜,肉型石與毛公鼎"。還藏有許多大陸沒有的文物如"西周厲王時期的青銅器散氏盤,宇宙級的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五代的《江行出雪圖》和北宋的《溪山行旅圖》,元朝的《富春山居圖》”等等價值連城的瓷器和書畫瑰寶。這些文物不僅展示了中國古代藝術(shù)的精湛工藝和獨特魅力,也見證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最為醒目并飽含寓意的是"傳國玉璽",古時講"得玉璽者得天下",玉璽者,是象征皇家身份和權(quán)威的印章。</p> <p class="ql-block"> 在臺北故宮博物館內(nèi)的地下室里,光線略暗但很柔和的水晶屏幕里,我有幸看到了一件件由各類珍貴的玉石,制作的形狀各異、大小不一、印文等同,卻反映出不同朝代、不同皇帝的獨特風格和歷史信息的玉璽。</p> <p class="ql-block"> 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秦始皇的"傳國玉璽"。此璽以和田玉制成,印面四寸見方,上刻"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據(jù)史書記載,此璽為秦始皇所制,用于頒布詔書、命令等重要文件,象征著秦始皇的皇權(quán)至高無上。自秦以后,歷代皇帝皆以得此璽為尊榮。</p> <p class="ql-block"> 臺北故宮博物館所珍藏的玉璽,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這些玉璽的保存和展示,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了解古代中國的窗口,也為我們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p><p class="ql-block"> 正如鳳凰涅槃一般,臺北故宮博物館火中重生,萬古長青!</p> <p class="ql-block">主要打卡景點:士林夜市、野柳地質(zhì)公園、臺北市立動物園、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陽明山國家公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