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民國“三唐”——頗受爭議的歷史人物。</p><p class="ql-block"> 民國時期先后出現(xiàn)三個唐姓的名人——唐紹儀、唐繼堯、唐生智。他們的矛盾的思想和跌宕的人生值得后人去研究,去剖析,是文藝創(chuàng)作不可多得的素材。</p><p class="ql-block"> 唐紹儀(1862~1938),是民國第一任總理。在任時,為維護國家主權(quán)、爭取外交權(quán)益,反對帝制、推進共和做出了重要的貢獻。</p><p class="ql-block"> 對他的爭議并不在于他的歷史。而是在于他的死。有一說是唐紹儀死于日本的特務之手。1938年武漢會戰(zhàn)之際,對于唐紹儀這一歷史人物,日本高層勸其投降,重慶政府希望他離開上海,飛赴重慶定居。正值唐紹儀彷徨猶豫之際,汪精衛(wèi)向日本政府拋送媚眼,日本特務勸唐不果,轉(zhuǎn)而派人將其暗害。</p><p class="ql-block"> 關于唐紹儀之死的另一說法是,戴笠秉承蔣介石的命令,恐怕其投靠日本,派軍統(tǒng)四大殺手之一趙理君將其暗殺于上海家中。不管他是怎么死的,都與他的晚年政治態(tài)度曖昧有關,當時,對于他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定居重慶,當個寓公??上麤]這么做。</p><p class="ql-block"> 唐繼堯(1883~1927),滇軍首領。早年參加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參與辛亥革命和護國運動,主張共和,反對帝制,主政云南多年,直到病故。主政后期,苛政弊端顯現(xiàn),民眾痛苦不堪,北伐戰(zhàn)爭開始后又與吳佩孚、孫傳芳勾結(jié),反共、討赤。唐繼堯死后,有一墓志銘是這樣寫的,“治滇無善政,護國有其功。”是對其一生恰切的評價。</p><p class="ql-block"> 唐生智(1890~1970)。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說到唐生智,難免會聯(lián)想到南京保衛(wèi)戰(zhàn),從主動請戰(zhàn),大有慷慨赴死的精神到慌忙逃竄,置數(shù)百萬軍民于不顧,乃至南京城被迅速擊破,大屠殺之端開啟。后期不滿蔣介石的統(tǒng)治,甘居寓公,后促成1950年湖南和平起義,功不可沒,官至副省長,得以善終。</p><p class="ql-block"> 順便一提唐生智四弟唐生明也是一個傳奇人物,黃埔軍校四期畢業(yè),曾任長沙警備司令,國軍中將??箲?zhàn)時期受蔣介石指派臥底汪偽政權(quán),策反多名汪偽高層人員??箲?zhàn)勝利以后,得到蔣介石的嘉許,出任國軍第一兵團副司令。因不滿蔣的獨裁統(tǒng)治,1948年回上海策反國軍高層。解放戰(zhàn)爭時期參與湖南和平起義,任解放軍21兵團副司令。期間,又曾赴香港,促進“兩航”起義。唐生明一生在政治上左右逢源,受命“策反”,屢建奇功。用軍統(tǒng)特務沈醉的話來說,唐生明是一員“福將”。</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