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我們地勤兵有兩件小寶貝,一是夏天每人一頂草帽,還有就是一個小板凳。</b></p><p class="ql-block"><b> 73年到二中隊,胡開祥機械師給我一個小板凳,是以前退伍老兵留下的。板凳涂有顏色,在反面寫有機組(54號)的號碼。這個小板凳陪伴我多年,部隊集合學習,看電影,在分隊打四國大戰(zhàn),都得用上它。</b></p><p class="ql-block"><b> 有的老兵手巧,會自己做板凳。羅炳才(70年山東龍口)到我們5分隊當分隊長,他用的不是板凳,而是小靠椅。材質是細鋼筋,板面和靠背是降落傘的橡皮筋,坐起來柔軟,特別舒服。據說他是包傘室老鄉(xiāng)提供的材料,定檢中隊老鄉(xiāng)給做的。</b></p><p class="ql-block"><b> 每當去外司基看電影,大家排成兩路縱隊,左邊的板凳左手拿,右路的右手拿。幾十年過去了,我想大家還一定記得那場景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老朱,你說的沒錯,細鋼筋做的小靠椅都出自定檢修理分隊,因為細鋼筋需要圈成圓形,椅子腿,靠背的那幾根鋼筋都要彎成一定的角度便于著地支撐,這些都要有臺鉗才能完成,然后還要進行焊接,椅子面是圓的,焊的薄鐵皮,靠背是厚一些的鋼板。列隊去看露天電影什么的,椅子靠背就勾在右邊肩膀上,為了方便勾住肩膀,椅子的靠背下端后來改成帶有弧度的。本人也是參與發(fā)明,改良,制作的人員之一。</b></p><p class="ql-block"><b> 老照片~定檢中隊修理分隊,69年浙江新昌老兵在加工附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