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張龍生<br>編輯:王禮民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16日,上海知青研究會知青館課題組成員李建煒,陸亞平,張龍生,(在農(nóng)場干部的指點下),參觀了南臘河引水工程紀念碑,以期尋找知青的留痕。</p> <p class="ql-block">視頻:訪曼滿水庫旁的南臘河引水工程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訪曼滿水庫的南臘河引水工程紀念碑</p><p class="ql-block">云南的曼滿水庫因壩址在曼滿寨而得名。水庫動工于1958年,在1959年初停建,1969年9月再次籌建,至1977年10月正式關閘蓄水。前后歷經(jīng)8年之久。</p><p class="ql-block">建庫期間,施工人數(shù)最多時的 1973年,有近3500人參加會戰(zhàn),其中知青達2800多名並發(fā)揮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有說是,曼滿水庫是知青軍民共同會戰(zhàn)的結晶。曼滿水庫旁有座“南臘河引水工程紀念碑 1969-1973”,碑座刻四字“飲水思源”“勐臘縣水務局 水利一團二團 二O一四年五月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碑的背面刻有“南臘河引水工程簡介”。</p> <p class="ql-block"> 南臘河引水工程簡介</p>南臘河引水工程即大樹腳大溝位于動捧鎮(zhèn)境內,全渠總長59.82公里,其中主干渠18公里,引水流量6立方米/秒;右干渠11.92公里,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左干渠29.9公里,引水流量4立方米/秒。主干渠尾端建有一座400千瓦的水電站,設計灌溉農(nóng)田3萬畝,實際灌溉2萬畝,是一座灌溉與發(fā)電綜合利用的中型引水工程。<br>1970年10月15日水利兵團二團破土開建,后期在水利一團的支援下,1973年5月1日大樹腳大溝全線竣工,歷時2年零7個月,共投入勞力81.3萬余工日,開挖土方42.33萬立方米,石方48.73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灌5976.4立方米,總計耗資1034.4萬元。<br>注:水利二團于1969年9月組建,總計2660人,其中勐臘駐軍0291部隊、縣人民武裝部及地方部隊指戰(zhàn)員52人,縣級機關干部55人職工54人,上海知青2499人。1974年8月,水利二團奉命撤銷,并成建制歸勐捧農(nóng)場 基座有字:飲水思源;右面:廣闊天地;后面:憶苦思甜;左面: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