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到登封辦點事,事閉,看時間還早,思謀著是不是去哪轉(zhuǎn)轉(zhuǎn)?</p><p class="ql-block"> 天陰著,預(yù)報說有雨雪,也不知道啥時候能下來,算了不管他!去年攀爬嵩山迎霞峰的時候看到山下有一處建筑,聽田老師說那是蓮花寺,就去哪里看看吧!于是導(dǎo)航登封蓮花寺,和三皇寨景區(qū)是一條線,但是呢,蓮花寺不開放,只能步行進入。于是在當(dāng)?shù)厝说闹更c下,邁開腳步,走上鄉(xiāng)間的泥濘小路,前往蓮花寺。</p><p class="ql-block"> 導(dǎo)航很精準(zhǔn),步行3.7公里后進入林區(qū),顯示為蓮花寺停車場及售票處,只是除了我之外沒有一個人影,然后進入臺階小道,霧很濃重,能見度也就是三十米。林子里邊靜悄悄的,除了我的腳步聲和著喘息聲,就只有相機的快門聲了。。。。。。</p><p class="ql-block"> </p> 三皇寨景交車通道 蓮花寺停車場 在鉆過一道鐵絲網(wǎng)封閉的柵欄后進入林間小路 小橋很精致 一路都是臺階,有點費腿<div><br></div> 濃霧籠罩著山谷,樹木只是顯露著枝丫的輪廓,更增顯蓮花寺的神秘 臺階曲曲彎彎,高高低低,在林間穿行 走了大約四十分鐘,先是看到一片菜地,心想:終于能看到人了!緊接著拐了一個彎就看到兩個亭子,估計這就是蓮花寺,我走到了。 亭子掩映在青松之間 蓮花寺大門前邊還擋著鐵皮瓦,看樣子是正在施工 從門頭來看蓮花寺很有歷史,這種建筑風(fēng)格和造型在建造之初也是相當(dāng)豪華氣派的。 <p class="ql-block">青磚碧瓦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p><p class="ql-block">蓮花道場修建于嵩山清凈之地。</p> 轉(zhuǎn)身見到一位端著碗正在吃飯的師傅,看到我就問是否吃飯?得知我沒吃飯就熱情地讓我去拿碗打飯 在寺門的右手邊有個小門,另外一位師傅一邊忙乎著收拾物品,一邊讓我拿碗去盛飯吃。一碗半糊涂面條,色香味俱佳,吃的暖身更暖心。 吃過飯,刷了碗,我就進到寺院里邊。寺門大殿的后邊寫的是“嵩連宮“,后來問了師傅得知這里原來叫嵩連宮,后來改名蓮花寺。 這是正殿,供奉的是觀音菩薩及護法。院子不大,兩側(cè)偏殿都供奉有神像。院內(nèi)有三顆一百多年的銀杏樹,金秋時節(jié)銀杏葉子飄落,滿地金黃,肯定漂亮! 殿前臺階又似拱橋,下邊應(yīng)該有泉水流過。 銀杏參天 觀音大殿后邊還有一進院落,是老母圣堂。院內(nèi)一株銀杏,也是一百多年的樹齡。 前后兩處供桌均為兩塊石板,相當(dāng)有分量。 從走廊的角度看觀音殿前面。 臺階下有石拱,但是看不清下邊是啥。 偏殿一角 山里邊氣溫低,春節(jié)時候的雪還沒有化完。 師傅姓師,寶豐人,平時就吃住在寺里。他們兩個人不僅看管著寺里的幾間大殿,還要忙著對舊房屋的修繕和寺院的擴建。 高聳入云的銀杏,像兩尊護法,伴隨在菩薩左右,普度眾生。 磚雕,圓拱,朱紅,佛門的必備元素 蓮花寺不大,也就三進院落,但是很精致,耐看。 從旁邊看霧中的蓮花寺,更具神秘感 一對青石獅,看穿了世間的恩怨情仇;<div>兩只紅燈籠,點綴了寺院的人間煙火;<div><br></div></div> 歷經(jīng)了幾百年的風(fēng)雨,蓮花寺的建筑保存的還是相當(dāng)不錯。 聽師傅說,我來之前,這里已經(jīng)飄了一會雪花 兩點多,我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大霧依然濃重,但是方向不同,映入眼簾的風(fēng)景亦有不同 這里是一處觀景臺 曲徑通幽處,蓮花渡眾生 去年的葉子還掛在樹上 小橋流水,改天晴日再游蓮花寺。 <p class="ql-block">這是去年九月份攀爬迎霞峰時拍攝的蓮花寺、連天峰同框的照片,谷底的幾個建筑就是蓮花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