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寶山</b></p> <p class="ql-block"><b> 三寶山(Bukit China)意為“中國山”。馬來西亞馬六甲州首府馬六甲市郊小丘,為紀(jì)念三寶太監(jiān)鄭和而得名、整整六百年前,鄭和率數(shù)萬之眾遍訪亞非歐三十余國,創(chuàng)世界航海史奇跡。鄭和七下西洋時,當(dāng)時駐扎的地點(diǎn)三寶山馳名遐邇。</b></p> <p class="ql-block"><b> 山下青云亭附近有三保井,傳說為鄭和所鑿。山腳聳立著紀(jì)念碑,表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抗日殉難的志士。</b></p> <p class="ql-block"><b> 傳說,1459年,明王室漢麗寶公主遠(yuǎn)嫁給滿剌加蘇丹曼斯·沙為后,伴公主而去的還有500多位男女隨從,侍女個個如花似玉。蘇丹十分喜悅,劃出一塊山地專門為漢麗寶公主和她的侍女們修建宮殿,并把這座山命名為中國山,聲稱她們居住的地方永遠(yuǎn)歸她們所有。這一歷史事件記錄在《馬來紀(jì)年》里。這些華人保留了諸多中華文化,如飲食、服飾、建筑和宗教信仰、文字語言、倫理觀念以及節(jié)日活動?,F(xiàn)在,漢麗寶公主的宮殿已經(jīng)不在,但這座山仍屬于馬六甲的華人社團(tuán)所有,于馬來西亞更加意義非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海上清真寺</b></p> <p class="ql-block"><b> 海上清真寺,又叫馬六甲海峽清真寺或“水上清真寺”(馬來語:Masjid Selat Melaka)是位于馬來西亞馬六甲的一座著名的清真寺。整個建筑位于人工修筑的馬六甲島上。水位較高的時候,它看起來像一座浮動的建筑,漂浮在海面之上。</b></p> <p class="ql-block"><b> 它綜合了中東的傳統(tǒng)宗教風(fēng)格與大馬本土工藝,通體潔白,點(diǎn)綴著金黃色的圓頂和藍(lán)綠色的玻璃拱門。每當(dāng)漲潮時,整座馬六甲清真寺就如漂浮在海上的城堡,非常夢幻與奇異。</b></p> <p class="ql-block"><b> 進(jìn)入海上清真寺時,男士要穿長褲,若是短褲,5馬幣租塊布從腰以下圍起來。女士若有身體皮膚裸露部位,要交馬幣租袍子穿好才能進(jìn)入,即使有帽子的衣服也不行,交5馬幣租頭套戴上方可進(jìn)入。</b></p> <p class="ql-block"><b> 在馬來西亞,我們看到了兩座位于水上的清真寺。一座就是這里所寫馬六甲“海上清真寺”,一座是位于亞庇的“水上清真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