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文起這名實屬無奈。就心里來說,我本想就叫“美麗的哈瓦那”??墒寝D(zhuǎn)了幾天下來,她的困境真的讓哈瓦那老百姓欲哭無淚,且不說對外開放的Varadero,就連邊遠的Trinidad的生活都比不上。</p> <p class="ql-block">先嘮叨幾句道聽途說的古巴????歷史,說起來真的挺簡單,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階段,1)殖民前,2)西班牙????殖民時代,3)共和時代(也叫新殖民時代),和4)革命時代。早在3-5萬年前????這島上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山洞里也發(fā)現(xiàn)過那時山洞人的巖畫。想來那時的人大概都是從現(xiàn)在的????、墨西哥????以及委內(nèi)瑞拉????那些地界漂洋過海過來的,全靠捕漁,打獵,務(wù)農(nóng)維生。后來哥倫布環(huán)球探險時曾經(jīng)路過,也沒太把????當回事,反正一個小破島,沒幾口人沒啥價值。直到再后來才有到美洲滿世界找金子的西班牙人陸陸續(xù)續(xù)來古巴????建村落殖民,哈瓦那就是那時他們在古巴建的第三個村子。那時候他們還給????取了個拗口的西班牙名字,叫胡安娜島(Isla Juana),可是沒人領(lǐng)賬,結(jié)果不了了之,因為大家就愛管這兒叫古巴,聽著順溜怎么著吧!隨著進入西班牙????人統(tǒng)治的殖民時期,古巴????成了西班牙????在美洲的物流中心,往來歐洲????和南北美洲大陸之間的物資都在這里集散,因而????戰(zhàn)略地位變得極高,頗有點像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英國????法國????荷蘭????都因此看中了這個彈丸之地,于是乎紛紛都扮成加勒比海盜,專門干那無本的生意,打劫西班牙????海船,變著花樣給????人添堵。自家后院這樣的熱鬧漂亮國????自然不會袖手旁觀,更何況還有利可圖。借著????港口里一條????商船莫名其妙的爆炸(有人說是老美玩的苦肉計),美國????趁機進場摻乎,上演了一場美國????,西班牙????和古巴????本地人的三國殺。直到????退出,????進入共和時代,也是????主導(dǎo)的neo殖民時代,????不僅成了漂亮國有錢人尋歡作樂的后花園,不少地方也成了美軍基地?,F(xiàn)今古巴????的infrastructure都得益于那時老美的投資。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為了反抗當時????政府的獨裁統(tǒng)治,卡斯特羅哥倆帶人由東往西,切格瓦拉等人配合著由西往東搞革命,沒成想竟然還成功了,推翻了舊政府,建立了現(xiàn)今的古巴共和國。新政府把私有企業(yè)全部收為國有,因此招惹了漂亮國????的老虎屁股,于是乎肯尼迪JFK政府搞經(jīng)濟制裁,禁運,還慫恿資助古巴的反革命們搞豬灣登陸,偷襲新政權(quán)(未果)。一家伙惹惱了卡斯特羅,一頭鉆進蘇俄的懷抱,鬧了一場????導(dǎo)彈危機,還差一點搞成世界大戰(zhàn)。自從上世紀90年代蘇聯(lián)倒臺,蘇援斷奶??,古巴????經(jīng)濟一直舉步維艱,新冠疫情更是雪上加霜。不得已,剛從哥哥老卡手里接了大統(tǒng)的弟弟勞爾Raul決定采取開放國策,允許老百姓小打小鬧地干個體戶,跟????奧巴馬和談,關(guān)塔那摩以外的美軍基地全部撤出。可是等川爺一上來所有的緩和機會就都給叫停了,后來的白爺又沒啥新鮮舉措,整個國家就只好止步不前,過一天算一天。</p> <p class="ql-block">言歸正傳,從特立尼達出來拼了一輛面包,中午出門趕到哈瓦那已經(jīng)是晚上。一路并無迤邐風(fēng)光,甚至農(nóng)田也不多。忍不住想能出產(chǎn)甘蔗的土地應(yīng)該并不貧瘠,為何沒人種糧食或其他農(nóng)作物。在被????禁運的這么多年,古巴人靠什么生活呢?</p> <p class="ql-block">根據(jù)個人體驗,每到一個城市,要想了解當?shù)仫L(fēng)土人情,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city walk tour,跟著導(dǎo)游在城里歷史街區(qū)邊走邊聽故事。往往這些tour都是免費的。導(dǎo)游<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收入全靠游客小費。</span>導(dǎo)游需要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口吐蓮花,幽默風(fēng)趣地講出那個城市的精彩。而且不帶貨,不給關(guān)系戶當托。小費全憑游客是否欣賞。粗算了一下,講得好的導(dǎo)游一天下來小費頂?shù)蒙险珓?wù)員一個月的收入。往往一個導(dǎo)游還要負責(zé)上下午兩個班次,風(fēng)吹日曬,口干舌燥非常辛苦,所以年輕人比較多,私底下也敢講真話。這個旅游經(jīng)驗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波蘭的卡拉科夫Krakow,玻利維亞的La Paz,都曾屢試不爽。這篇游記且容我按哈瓦那城free city walk tour的路線一路記下導(dǎo)游們告訴我這座曾經(jīng)美麗過的城市的風(fēng)情與過往,輝煌與心酸。</p><p class="ql-block">哈瓦那city tour分兩部,分別為新老區(qū)。老區(qū)old town看歷史,新區(qū)看古巴人當下的生活。新區(qū)從central park出發(fā)以來向西,經(jīng)過唐人街再拐到海邊佛羅里達海峽(strait of Florida),經(jīng)過哈瓦那醫(yī)院,和一大堆給老外住的高樓大夏酒店,最終到國家賓館。這一路其實沒啥好看的,如果有閑,建議坐hop-on-hop-out旅游車轉(zhuǎn)一圈就差不多了。除非想聽導(dǎo)游講的故事,沒有必要徒步溜那么一大圈。哈瓦那老區(qū)比較有故事,老區(qū)city tour也是從central park 出發(fā),主要是繞著哈瓦那old town的四個廣場:la catedral de la virgen Maria(貞女瑪利亞廣場), plaza de armas(武器廣場), plaza de San Francisco de Asis(圣方濟各廣場), old town square(老城廣場)一路聊過來。</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的古巴????國會大廈,位于中央公園parque central。是當年????人設(shè)計建造的,看上去跟華盛頓DC的那一座好像(或許是標準化設(shè)計?)。據(jù)說比????的那座還高出去3米,并且也寬1米(導(dǎo)游說為的是不蒸饅頭爭口氣)。這是古巴????國會辦公的地方,地位跟天朝的人民大會堂差不多,保安看得挺嚴,閑人免人,只能遠遠地在大街上照個照片。據(jù)導(dǎo)游介紹,曾經(jīng)????沙皇王冠上的一顆寶石??被土耳其????商人所得,幾經(jīng)轉(zhuǎn)折到了古巴????人手里,就供放在這座capital building當中,以代表0公里的起點(看不出這不當不正的地方,咋代表法兒)。反正????老百姓迷信這顆被詛咒過的??給????國運帶來災(zāi)運連連。</p> <p class="ql-block">古巴????政體施行的是三級選舉,一黨執(zhí)政。據(jù)導(dǎo)游說,所謂普選也都是執(zhí)政黨指定好的候選人,所以民眾參選率不高。如今的領(lǐng)導(dǎo)人是老卡斯特羅的親弟弟,早年一起跟著哥哥出生入死鬧革命,成功之后,官拜國防部長。當年就是他和赫魯曉夫簽的攻防協(xié)議導(dǎo)致了古巴????的導(dǎo)彈危機。普遍老百姓對當前的政府極不滿意,腐敗太多。經(jīng)濟搞得一塌糊涂。政府不得已開始允許小商小販個體私有經(jīng)濟,但有能力的人能走的都走了??偟母杏X????如同40年前????,一切都在剛起步,但是似乎干勁、信心和希望都跟那時的國人沒法比,抱怨多于思考。咱們中國人真得好好感謝我們那時有鄧大人掌舵。如今????這位國君亦已年邁,思想僵固,且國儲未明,國運堪憂。這不我們此行剛離開不到一個月,????就開始了變天之勢,民眾集會游行,要求現(xiàn)任政府下臺,因為他們不是老百姓選的,更因為他們把一個富饒的????搞得一塌糊涂,民不聊生,生活苦不堪言。</p> <p class="ql-block">轉(zhuǎn)過臉兒緊挨著國會大樓后面馬路對面的年久失修的危房,依然有人住在里面。強烈的對比,讓人感覺非常不安。根據(jù)導(dǎo)游說,在古巴人人都有房子住,是真的,但是住什么房子,住在哪里就由不得個人了。而且房子是不可以買賣的,想跟人交換也不可能。導(dǎo)游之一是個大學(xué)生,住在離城比較遠的地方,只靠正式工作,他是付不起每天上學(xué)需要的交通費用,幸虧有著一份導(dǎo)游的工作,相對收入好一些。</p> <p class="ql-block">可以稱之為富麗堂皇的哈瓦那大劇院,是古巴國家芭蕾舞團的駐地和演出場地。古巴芭蕾可是俄羅斯芭蕾舞的正宗傳人,早就譽冠全球。夫人期待已久,可惜正趕上該團百年團慶,出國演出去了,失之交臂沒機會觀賞。</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大劇院的解說員</p> <p class="ql-block">大劇院門口擺攤兒賣豬肉burg的大嬸,聞著真香,就是不敢下嘴,怕肚子扛不住??墒亲蠖阌叶慵邮f分小心,一行四人最終還是都因飲食衛(wèi)生,趴下了。周圍一聊才知道豈止是我們,大多歐美來客沒幾人能逃脫受古巴美食誘惑而鬧肚子的窘境。今非昔比,當年歐洲人來美洲,身上的細菌讓未曾經(jīng)歷毫無抵抗力的美洲土著幾乎絕種,如今文明社會的來客在這里也禁不住不干不凈吃了沒病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國會大廈、大劇院和前面藍色燈光下的早年的國賓館。當年丘吉爾就是在這座國賓館里留下了世人常見的那張夾著古巴雪茄的照片。</p><p class="ql-block">這里的燈火輝煌和不遠處城市其他燈光昏暗的街道相對比,反差之大,讓人感覺不是滋味。</p> <p class="ql-block">如今這座國賓館成了古巴????第一所對LGBT??????開放的場所,看來西方的個人自由主義之風(fēng)是社會制度擋不住的。估計丘吉爾地下有知,打死也不會在這住了。</p> <p class="ql-block">凱賓斯基酒店Kempinski hotel,位于哈瓦那中央公園。早年西班牙????蓋這個樓是為了給跨國公司當辦公室用的,算得上地標性建筑。如今是國營高檔酒店,專門給外國游客提供住宿,價格不菲(好幾百刀一晚),為國家賺取外匯,地位相當于當年天朝的北京飯店。</p> <p class="ql-block">之前提過,古巴三大絕,雪茄,朗姆酒和咖啡。而古巴朗姆酒的名牌就是150多年的老店百加得(Bacardi)。Bacardi如今是一系列朗姆酒的品牌(200種),也是當今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家私營家族朗姆酒企業(yè)。1862 年由 Facundo Bacardí Massó 法昆多家族創(chuàng)立。 這座大樓就是Bacardi當年的總部。過去古巴糧食不多,釀酒只好用甘蔗,但由于糖分過高,釀出來的酒雖然廉價,但不精致,口感也差。Bacardi改進了釀酒工藝,除了獨門酒釀絕技,還有連續(xù)蒸餾,活性炭過濾,以及陳釀混合等過程,終于做出一種順滑輕盈的白朗姆酒,而馳名天下。革命之后,Bacardi被收為國有,法昆多家族被迫離開古巴遷往百慕大,但他們被允許保留Bacardi商標,酒釀秘方也得以保留。所以導(dǎo)游說,正牌的Bacardi朗姆酒已不再是古巴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Bacardi的商標是一只蝙蝠,原因是早年釀酒廠房里住了一群蝙蝠。Bacardi的女主人認為蝙蝠象征健康、好運和家庭團結(jié),于是就把這房頂上的蝙蝠塑像當作Bacardi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中央公園central park里????國父Jose Marti雕像。</p> <p class="ql-block">某年在古巴召開泛美pam-America大會,與會的十五國首腦各自從本國帶來泥土在這里一起種了這棵大樹,以致紀念</p> <p class="ql-block">門前的標牌上,古巴本國當時的總統(tǒng)名字被人抹去,不招本國老百姓待見的政治家沒有一個能最終逃出被唾棄的下場,盡管老百姓表達的方式各有不同</p> <p class="ql-block">古巴本無毒物,有好事者將此毒蝸牛??船載以入,爬滿大樹??。雖對大樹本身無礙,但凡在樹上歇息的鳥類卻無一幸免,只見樹下一片狼藉,死去的鳥毛比比皆是,慘不忍睹。</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是哈瓦那在Google上最出名的那堵壁畫</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交通總站grant station,水路、鐵路、公路都在此匯總,人倒是不少,可就是沒見幾輛車</p> <p class="ql-block">當初古巴國家郵政局。據(jù)說已經(jīng)倒閉了。也不知道如今古巴人寄東西怎么辦。本想找機會收集一套????郵票當作紀念,看來也只好作罷。</p> <p class="ql-block">沒有華人的唐人街。據(jù)導(dǎo)游說曾經(jīng)哈瓦那華人很多近4萬多,不少是49年逃避革命來的,后來58年卡斯特羅的革命成功,消滅私有財產(chǎn),華人沒法生存,便又四處逃散了。如今偌大一個唐人街,不見一個華人,整個哈瓦那也只剩下113個走不動的老華僑茍延殘喘。</p> <p class="ql-block">唐人街里的一家國營商店,門可羅雀。古巴人跟????改革開放之前一樣,買生活必需品要用ration card,類似咱們的購貨本,油、糖??,雞蛋??,糧食,??都是拿卡配給供應(yīng)。所以大街上看不到商家廣告。給公家干活的人掙的工資剛剛夠把購貨本上的東西買齊全,除此所剩無幾。沒家的還由自可,三口以上的一家人,那購貨本上的食物就不夠了,只能靠兼職打工掙錢,去個體戶買高價物品。公家那邊一個月掙得幾個錢只夠在個體商戶那里買幾打雞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革命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幾個廣場之一(個人感覺還不到天朝世界革命心臟廣場的1/4)。這個廣場是50年代????革命之前建成的,那時候叫公民廣場。????革命后就改名成了群眾游行和集會以及老卡閱兵的地方。后來教皇保羅二世也在這里做過彌撒。</span></p><p class="ql-block">革命廣場南側(cè)????民族英雄何塞·馬蒂Jose Marti五角形紀念碑,高109米,曾經(jīng)是哈瓦那最高建筑。也是在老卡領(lǐng)導(dǎo)的1959年????革命成功之前建成。</p> <p class="ql-block">紀念碑下邊Jose Marti的雕像。據(jù)說卡斯特羅特別喜歡在這個雕像旁邊給????人民演講(沾光?)。在????這Jose哥們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大概類似我天朝的中山先生,每所小學(xué)中學(xué)都必須有他的雕像,學(xué)習(xí)了解他的事跡是必修課。</p><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在????見不到卡斯特羅的雕像。據(jù)導(dǎo)游講,這是老卡自己下的命令,名義上不搞個人權(quán)威崇拜,實際上自知有虧,怕日后落個蘇聯(lián)那兩位同樣被羞辱的下場。還算是略有自知之明,可是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p> <p class="ql-block">革命廣場北側(cè)切格瓦拉Che Guevara的頭像(類似天朝工藝美術(shù)的鐵畫),在正對著Jose Marti紀念碑的????內(nèi)務(wù)部大樓上,1955年建的,下邊是內(nèi)政部的標語“永遠向勝利前進”。記得在網(wǎng)上曾經(jīng)見到過他寫的《古巴革命戰(zhàn)爭回憶錄》。這位從阿根廷????來的哥們充滿革命理想主義激情?????,認為第三世界只有通過武裝斗爭才能得到解放。<span style="font-size:18px;">跟卡斯特羅在墨西哥????初次見面,一拍即合。</span>一起領(lǐng)導(dǎo)古巴????革命成功后,放棄????的高官厚祿(國家工業(yè)部長和國家銀行行長),跑到玻利維亞????帶著游擊隊繼續(xù)革命(當年的游擊隊總部就在這樓里)。結(jié)果被人家政府軍逮著,賞了幾顆黑棗。導(dǎo)游講有陰謀論說其實他是被老卡出賣的。他的帥哥形象太過光輝耀眼,不但在古巴????,即使在漂亮國????大學(xué)生宿舍墻壁上都經(jīng)常能看見他的頭像,是新潮年輕人宣示個性不羈的偶像。于是老卡就把他的去向秘密通報給了CIA。然后就沒有然后了。</p> <p class="ql-block">革命廣場東側(cè)大樓上則是另一位????武裝力量領(lǐng)導(dǎo)人Camilo Cienfugos的頭像。和老卡不同,這哥們出身貧苦,更接人氣,不僅戰(zhàn)場上身先士卒,而且為人和善幽默,深受????百姓愛戴。曾經(jīng)有在老卡演講的時候,臺下聽眾們呼喊要這哥們出來,搞得老卡下不來臺,灰頭土臉好沒面子。后來老卡派他去東部某地平叛,勝利歸程的路上飛機失蹤后再無消息。陰謀論再次把矛頭指向老卡,百口莫辯。</p> <p class="ql-block">革命廣場西側(cè)的國家大劇院teatro Nacional,建于1959,是????演藝中心,可以容納2500觀看演出</p> <p class="ql-block">大劇院進得門來</p> <p class="ql-block">????的芭蕾和現(xiàn)代舞舉世聞名。夫人來古巴的一大愿望就是能看上一場他們的演出。<span style="font-size:18px;">請Airbnb的房東幫忙預(yù)定演出票毫無消息。后來才知道</span>不巧的是國會大廈旁邊的哈瓦那大劇院gran teatro de la Habana正在維修(需要3年的時間?。?,芭蕾看不成。于是就來到teatro Nacional試著買現(xiàn)代舞的演出站票,正好今年是他們65周年紀念演出。出乎意料的是這場在美加可以高達百元一張票的演出,竟然觀眾寥寥無幾,一行四個人的演出票加在一起還不到一美元。深刻感受到????的腦體倒掛,醫(yī)生,教授,藝術(shù)家的收入趕不上街邊賣菜,擺攤兒。這些腦力勞動者也紛紛加入到個體戶行列之中,或兼職第二份工作,或辭掉正式工作下海,跟????80年代初何其相似乃爾。</p><p class="ql-block">演出水平?我不懂,夫人的話:沒得說,太好了。</p> <p class="ql-block">來看演出的古巴姑娘。大概是混血兒的緣故,感覺古巴年輕人多出挑,健美,漂亮。</p> <p class="ql-block">從這個車的標記不難看出也有祖國官方人員來此看演出。聽說????賣了不少大巴??給古巴,也捐了一些。還在Varadero看到“中航勘探”在那里建的油井。</p><p class="ql-block">大概是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兄弟,????人對來自天朝的訪客都比較友好,大街上看見都會嚷嚷兩句“你好”。更有漂亮姑娘因為能跟你說上幾句標準的中文而在朋友面前里洋洋得意。</p> <p class="ql-block">傳說中海明威最喜歡的酒館(粉紅色)。老海喜歡喝酒,但是有糖尿病,所以小酒館專門為他配置了低糖的酒??,殊不知卻因為老海,卻名聲大振,成了招牌,所有游客到此必點一杯。小酒館直接有通道<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連著后面那座米黃色的小旅店。</span>據(jù)說每每老海喝高了,就由別人扶著直接回后面那小旅店休息,醒酒之后,回來再喝,如此反復(fù)啥都不耽誤。</p> <p class="ql-block">另一家海明威經(jīng)常光顧的小飯館。la bodeguita Del medio 的意思是指胡同中的便民小店。通常這種類似7/11的便民小店都是開在路口,便于招攬往來顧客。而開在胡同中間的往往生意都不好。可偏偏這家因為海明威經(jīng)常光顧而出了名,引來四方游客,尤其是小資們前來打卡,我等自然也未能免俗??戳艘幌虏藛?,覺得沒啥特別能引起食欲的。店主告訴我現(xiàn)在叫這名字的飯館跟雨后蘑菇??似的都臭大街了,但只有他們這家才是真的海明威最愛(難免有老王賣瓜,自賣自夸之嫌)。</p> <p class="ql-block">真假也只有造訪過這家店的這些名人騷客為證??匆姴簧儆慰蛯Υ酥钢更c點,貌似名人不少。各位看官,您認識幾位。</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另一家海明威鐘情的旅店??,看來老海特別喜歡粉色。</p> <p class="ql-block">特別推薦在哈瓦那老城區(qū)這家由荷蘭????人開的HAV cafe and Art咖啡館,其實是一家butique旅店的前廳。他家咖啡和茶的風(fēng)格比較小眾獨特,加上略略典雅的書香氛圍,適合追求小資的朋友徘徊。常喝咖啡??的女兒說古巴????咖啡??隨南美風(fēng)格,味道通常都會比較濃郁strong,而這家相對比較溫和,也許跟店主的來歷有關(guān)系。聽文質(zhì)彬彬的店主說,在奧巴馬時期,????????關(guān)系有所緩和,差一點關(guān)塔那摩基地都要還給????了。他看到????butique旅館比較稀缺,覺得是個好商機,于是買下這個地方,花不少銀子??改造,自己也全家從荷蘭????搬過來,開了這家小店和咖啡館。不想川爺上臺,倒行逆施,????????關(guān)系搞得還不如從前,加上疫情肆虐,苦苦經(jīng)營撐到現(xiàn)在。投下的銀子反正是拿不回去了(外幣拿不出來),索性待下去,看事態(tài) 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國家藝術(shù)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館內(nèi)展出的一些????近代藝術(shù)家的作品(古典藝術(shù)部分沒開門)。我不懂畫,貌似都是一些現(xiàn)代畫派的藝術(shù),色調(diào)明快的作品不多,歌功頌德的作品也不多。當然我也只能看個熱鬧,總體感覺壓抑,或許藝術(shù)家們表現(xiàn)的就是古巴近代的生活基調(diào),也未可知。</p> <p class="ql-block">搞不清中式文革期間的畫如何成了古巴藝術(shù)的局部??傇摬粫谴箅s燴藝術(shù)吧。</p> <p class="ql-block">街頭藝術(shù):和其他美洲地區(qū)不同,似乎????街邊的graffiti并不流行,政治宣傳畫比天朝也少</p> <p class="ql-block">街頭歌手,無憂無慮,悠然自得(點擊視頻)。</p> <p class="ql-block">武器博物館的保安,也是在古巴見到的唯一穿軍裝的士兵</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海濱的軍事要塞</p> <p class="ql-block">要塞里昔日的大炮</p> <p class="ql-block">國家賓館,估計是????最高檔的啦</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醫(yī)院大樓??。在醫(yī)院大樓邊轉(zhuǎn)了幾圈沒看見幾個病人出入。導(dǎo)游說醫(yī)院里沒幾個正經(jīng)醫(yī)生了,都出去打工掙錢養(yǎng)家,可惜他們花了那么多功夫?qū)W習(xí),無力給病人看病真是資源浪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都說在古巴看病免費。書上說不少人專門去古巴看病治絕癥,還有人去古巴學(xué)醫(yī)(因為不要錢,而且古巴醫(yī)學(xué)院水平還不錯)??墒菍?dǎo)游說在醫(yī)院里鋸胳膊鋸?fù)葍捍_實都不要錢,可是出醫(yī)院大門,就不是那門回事了。古巴醫(yī)生不干醫(yī)生的事(都下海了),需要的藥由于資源短缺,哪里都沒有,真正的缺醫(yī)少藥。有病不是治不起,而是沒處去治。</span></p> <p class="ql-block">醫(yī)院門口,海邊的某英雄人物的雕像。據(jù)導(dǎo)游講凡背對大海的都是古巴????本國英雄,面對大海的都是外來人到古巴作戰(zhàn)的英雄。戰(zhàn)馬倆前腿離地的就是死在戰(zhàn)場上了,戰(zhàn)馬前單腿離地的就是傷在戰(zhàn)場上了,唯有戰(zhàn)馬四腿都著地的才是最終壽終正寢的主。以前還真不知道有這么個講究。</p> <p class="ql-block">哥倫布墓地,與哥倫布無關(guān)。和南美其他西班牙????殖民地一樣,古巴人同樣對死后天堂充滿期待,一個個墓地都修得十個講究</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大學(xué),看上去挺威武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該校有600多教授,3萬多在校學(xué)生。在古巴,上學(xué),包括上大學(xué)都是免費的。學(xué)生只需要自己安排住宿和飲食。因為體制的原因,教授入不敷出,不少人在外邊兼職掙錢養(yǎng)家,也有太多教授干脆辭職下海。導(dǎo)游說他們的導(dǎo)游服務(wù)團隊里就有辭職下海打工的大學(xué)教授,小提琴家和醫(yī)生。</span></p><p class="ql-block">該校最自豪的成果是一些藥物的研究。疫情期間,古巴自己研制成功三種被WHO認可的疫苗。一聲令下全民接種率高達98%,有效遏制了新冠在古巴的傳播。</p> <p class="ql-block">蘇聯(lián)大使館。貌似放大版的鬼子炮樓,求住這里的人內(nèi)心扭曲面積!</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使館</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最著名的餐館La Guarida,頗具藝術(shù)風(fēng)格的新殖民時期建筑,在不少電影中出鏡。菜式味道別具一格,推薦。價格不菲。</p> <p class="ql-block">這么出名的高檔餐館就落座在這么一條街上</p> <p class="ql-block">武器廣場邊的一座小教堂??和紀念碑。說是西班牙????當年在哈瓦那第一次做彌撒時就在這里。本來是一棵大樹,后來死掉了,就換成這座三棱紀念碑,代表當時????的三個省。每年11月,虔誠的善男信女到這里圍著這碑轉(zhuǎn)上幾圈,丟下幾個“硬殼子”(硬幣)便可祈福??。</p> <p class="ql-block">圣方濟各廣場邊上的“來自巴黎的先生”(El caballero de Paris)雕像。據(jù)說誰能同時摸到他的手指和胡子,誰就會被幸運之神眷顧。雕像背后的故事是這老兄原來是個西班牙貴族,財產(chǎn)揮霍殆盡之后來到古巴,也有人說他是個<span style="font-size:18px;">流離失所的</span>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反正誰也不知道他的真正來歷,跟巴黎啥關(guān)系也說不清。據(jù)說他生前總是身著黑衣,在街頭跟人討論哲學(xué)問題。這老兄還總提溜著一個小箱子,里邊全是白紙。碰上有緣的,特別是年輕漂亮的姑娘,就給人家寫幾句誰也看不懂的詩,白送。慢慢的大家就喜歡上這老頭,給他吃百家飯,他也成了哈瓦那文化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Starbuck在古巴變成了starcafe</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大教堂。顯而易見,這座大教堂左右兩個鐘樓不對稱,和傳統(tǒng)巴洛克對稱風(fēng)格建筑相抵。據(jù)說是因為左右地基條件不同,也有人說倆鐘樓建造時間不同,后來的建筑師故意不跟之前的風(fēng)格一致,以顯示自己標新立異。反正誰也說不清,就留下一個謎讓后人胡猜。據(jù)說哥倫布去世后曾在這里停靈,之后遺骸才運到西班牙????塞爾維。</p> <p class="ql-block">修建大教堂找不到花崗巖,就地取材,用的是沉積巖。柱子上的海生物遺骨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武器廣場上的總督像</p> <p class="ql-block">總督府門廊</p> <p class="ql-block">????大嬸跟總督合影</p> <p class="ql-block">總督府門前的木頭馬路,說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條。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據(jù)說總督夫人覺輕怕吵,于是總督令人修了這條木頭馬路。這個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總督另有所愛,為了出去偷情不被老婆發(fā)現(xiàn),才修了這條木頭馬路。您愿意信哪個版本呢?</p> <p class="ql-block">木頭馬路街邊閑坐的大爺</p> <p class="ql-block">日暮總督府</p> <p class="ql-block">圣方濟各廣場。因為緊挨著碼頭,昔日里是物資囤積和轉(zhuǎn)運的集散地。</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海關(guān)大樓,就不見以往的車水馬龍</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海關(guān)大樓,如今已是人去樓空,只是屋頂?shù)呢斏駹斶€在</p> <p class="ql-block">圣方濟各廣場之夜</p> <p class="ql-block">the wall — 哈瓦那著名街頭畫,鏡像馬路對面的建筑,同時也把當時38種社會階層的人物畫上去了。對比了一下大街上的現(xiàn)實,這畫描寫的人物跟現(xiàn)在大不一樣了,估計是百年之前的事了。導(dǎo)游說在????,沒有民族、種族、膚色之分,所有人都是古巴人。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融合,所以原來不同的民族種族都早就融化在一起啦。</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雖然臨海,卻是一個淡水缺乏的城市。幾百年前有人修了水渠,借著地勢把山水送到老城??赡菚r人們不懂環(huán)保??,很快那水渠就被污染,無法飲用。不得已又建了第二條水渠,可是地勢差工程計算沒弄好,水流不進來。再次重修了第三條,兩百年了至今還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房東說,哈瓦那稍微條件好一點的人家一般都有一個儲水罐,這樣隔三差五停水時還能堅持一兩天。還想不到的是哈瓦那水管里的水比天朝京城的自來水還硬,煮開一鍋清水,鍋底能薄薄浮上一層白白的水堿。</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街景隨拍</p> <p class="ql-block">????富人的游艇碼頭??</p> <p class="ql-block">個體戶擺的私家菜攤</p> <p class="ql-block">排隊買面包的人們。貌似大家都習(xí)慣了排隊等待,這隊都拍到馬路對面了。親眼看見一個<span style="font-size:18px;">姑娘揮舞著剛</span>買到的面包,高興得一路狂奔</p> <p class="ql-block">賣花(老)姑娘</p> <p class="ql-block">菜市場,似乎沒有什么可買,貨架空空,讓我想起????60-70年代的菜市場,時光仿佛在倒流。真不知中土網(wǎng)上那些懷念改革開放之前日子的人是不是腦子進水了。</p> <p class="ql-block">小賣部也只有這么點吃食可買,懶洋洋的售貨員,應(yīng)該是國營的吧。</p> <p class="ql-block">????式的磨剪子嘞鏘菜刀</p> <p class="ql-block">一盒錄像帶??居然令兩個孩子玩得樂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一種個體生意的模式。售貨方從樓上涼臺把貨物用繩子續(xù)下來;買方把??擱繩子這一頭再續(xù)上去。擱在天朝這倒是逃避城管的高招,也省了街邊鋪面的成本。只是沒看見廣告啥的,客戶怎么知道這樓上賣的啥物件,品相質(zhì)量如何,難道彼此全靠吆喝嗎</p> <p class="ql-block">貌似到處都有做小本生意的,只是躲在見不到人的深宅大院里,何解?難道是城管一來咱就關(guān)門?</p> <p class="ql-block">古巴????人洗衣用的水泥搓板,固定在水池里,這家老公不用擔心跪搓板啦。</p><p class="ql-block">上面這個大罐子是存水用的。前面說過哈瓦那缺淡水。房東說隔三差五就可能斷水。這個大罐可以儲存夠一家用兩天的用水量,以防不時之需。</p> <p class="ql-block">古巴人的小時房。導(dǎo)游說大門那家是給游客的,小門是給當?shù)毓虐腿俗约旱?。干啥不可說</p> <p class="ql-block">乞討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古巴食物以牛??、豬??、雞??、和魚??類為主,而且主要是??。有意思的是盡管????對????經(jīng)濟制裁,????所有的食用??都是漂亮國????進口的,還必須得是美元??結(jié)賬(這是真的卡脖子)。導(dǎo)游說????資源有限,養(yǎng)不起??,可這樣自家餐桌總依賴別人,還動不動就禁運,總不是事吧。據(jù)我觀察,其實還是思路問題,????沒有猛獸,青山綠水多的是,撒出去養(yǎng)它大批的走地雞不是沒有可能,天上的??地上的??能吃掉多少?在古巴既沒有看見社會主義國家常見的集體農(nóng)業(yè),也很少見到自家的小農(nóng)自留地(相信肯定有,要不街上個體蔬菜攤哪里來的貨源)。大片大片土地除了森林就是荒著,挺可惜的。</p><p class="ql-block">扯遠了,還是回來說吃的。????飯館里的飯一般都偏咸,大概是因為四周環(huán)海,鹽不要錢吧。為游客服務(wù),打卡的飯館價格和美加相差無幾。各家飯館的區(qū)別主要在樣式(色)上,味道(香、味)差別不大,吃過之后留下印象就是咸,而且over cooked,那肉??都硬得嚼起來忒費勁。????的??倒是不錯,新鮮且價格實惠,可就是不會好好做,鮮嫩的蝦肉整得跟橡皮似的,可惜了。我個人認為吃得最像古巴老百姓常吃的那一次就是遠離旅游區(qū)的街邊小店,價格平民,營養(yǎng)平衡,味道獨特,入腹熨帖。不少精明的年輕游客都在這種地方打發(fā)饑腸,一窺????美食真諦。</p><p class="ql-block">需要提醒的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古巴????吃東西一定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我們一行雖然一直都小心翼翼,不喝生水,但最后還是沒有一個躲過拉肚子,腹痛低燒的結(jié)局。個人懷疑主要是鮮果汁所致,服務(wù)員可能沒好好洗手和果皮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