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福州日報》、網絡媒體《今日頭條》均報道了昇山聶氏滿族宗親祭奠先祖并慶祝祠堂重修落成。</p> <p class="ql-block">聶氏宗親理事會聶德鑾會長鄭重宣布——文化節(jié)啟動,祭祖儀式正式開始!</p> <p class="ql-block">赤星村第一書記聶建飛滿懷喜悅地致賀詞,他用深情及樸素的語言向宗親們娓娓道來,赤星村“兩委”經研究決定委托專業(yè)機構人員,前往遼寧、北京、山東、河北等滿族文化檔案館,查證、收集聶氏先祖入閩變遷史料,并上報相關部門、福州市政協委員聶錦明于2017年3月向市政協提交《關于加強保護滿族昇山祠堂的建議》的提案,該提案得到文物管理部門的重視,經多方努力,文物管理等相關部門到祠堂實地考察,科學考證,幾經周折,直至聶氏宗祠修繕納入重點修建項目(該工程造價100萬元人民幣)。如今的聶氏祠堂亦是赤星村滿族文化活動中心,還是村黨建活動室,文化閱覽室、村老人活動中心等場所,神圣的祠堂將不斷發(fā)揚傳承民俗文化的同時,與時代同步發(fā)展,讓昇山滿族文化與當地民俗文化完美融合,也是祠堂賦予社會的真正內涵。</p> <p class="ql-block">熱情洋溢的主持人聶德生,詳盡地向宗親們介紹各位嘉賓。</p> <p class="ql-block">宗親會特別邀請原福建省勞動保障廳廳長、原福州市副市長王克益、現任福建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麻建敏所長、現任福州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甘滿堂教授三位嘉賓蒞臨聶氏滿族宗祠,參加紀念聶氏滿族先祖入閩365周年傳統文化節(jié)。</p> <p class="ql-block">聶氏滿族宗親會會長向滿族老前輩趙燕生敬獻哈達。</p> <p class="ql-block">向尊貴嘉賓敬獻哈達,是滿族同胞傳統禮儀。</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麻建敏所長講話。麻所長長期研究社會歷史,尤其對福建滿族歷史有多年的深入研究。</p> <p class="ql-block">專家介紹,春節(jié)、元宵節(jié)前后福建地區(qū)老百姓最重要的事情:祭祖、拜神……是老百姓祈福祝愿時節(jié)。</p> <p class="ql-block">麻所長與宗親交談。</p> <p class="ql-block">王廳長與原福州市政協委員聶錦明交流中</p> <p class="ql-block">福州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博導甘滿堂教授,是專業(yè)從事社會學民俗與宗教研究的專家學者。在場宗親有幸聆聽甘教授講述傳統民族習俗與當地民間文化的融合,在福建地區(qū)的體現,是一次生動的民俗科普。</p> <p class="ql-block">甘教授對宗親們說:很榮幸應邀參加聶氏滿族宗親祭祖活動。社區(qū)型、家族性祭祀文化一般只有漢地才有,很高興能在滿族宗祠見證了福建滿漢融合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甘教授觀摩十番樂隊的演奏。</p> <p class="ql-block">與十番樂隊隊員交流</p> <p class="ql-block">滿族老前輩趙燕生發(fā)言。昇山族胞銘記老趙由始至終的幫助,感恩前輩的關心與鼓勵。</p> <p class="ql-block">老前輩趙燕生激情發(fā)言</p> <p class="ql-block">聶氏滿族先祖入閩史料</p> <p class="ql-block">活動與調研。</p> <p class="ql-block">專家現場考證宗祠保存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村廟</p> <p class="ql-block">在村書記聶建飛陪同下,嘉賓參觀村廟。村有村廟,必有祠堂,這是傳統文化融合的體現。</p> <p class="ql-block">調研</p> <p class="ql-block">專家接受記者采訪</p> <p class="ql-block">現場采訪</p> <p class="ql-block">祭拜先祖,代代傳承。</p> <p class="ql-block">鳴謝:</p><p class="ql-block">感謝福州滿族同胞關錦萍大姐為本次活動提供50件民族服裝贊助!</p><p class="ql-block">向一路奔波前來祭祖的宗親們致意,祝愿大家闔家幸福、吉祥如意!</p><p class="ql-block">向參加本次活動籌備工作的全體人員致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