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地名習(xí)慣用詞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在上海舊縣城以前有條小支流叫上海浦,上海人就以上海浦這一小河的出口為界,其上游的黃浦江河灘叫作“里黃浦灘”,簡稱“里灘”,其下游的黃浦江河灘叫作“外黃浦灘”,簡稱“外灘”。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蘇州河</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新天安教堂</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上海郵政總局大樓</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百老匯大廈</i></h5>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上海土地章程》把外灘以西的830畝土地劃為英租界。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法國殖民者也搶占外灘建立了法租界。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匯豐銀行大樓、海關(guān)大樓</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俄羅斯總領(lǐng)事館</i></h5> 清同治十二年(1873),位于外灘源的英國領(lǐng)事館建成,成為上海最早的領(lǐng)事館建筑,這也是外灘建筑群中保存年代最久的近代建筑。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英國領(lǐng)事館</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英國領(lǐng)事館</i></h5> 自上海辟為商埠以后,外國的銀行、商行、總會、報社開始在此云集,外灘成為全國乃至遠(yuǎn)東的金融中心,有“東方華爾街”之稱。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有利大樓、日清大樓、通商銀行大樓</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匯豐銀行大樓、海關(guān)大樓</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字林西報大樓、麥加利銀行大樓</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怡和洋行大樓</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外灘牛?</i></h5> 這里的建筑也被譽(yù)為“萬國建筑博覽”。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沙遜大廈、中國銀行大樓</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字林西報大樓、麥加利銀行大樓、匯中飯店</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臺灣銀行大樓、字林西報大樓、麥加利銀行大樓</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海關(guān)大樓、交通銀行大樓</i></h5> 民國三十二年(1943),中國政府收回外灘租界的管理權(quán),結(jié)束長達(dá)百年的租界時期,民國三十四年(1945)外灘所在的道路被命名為中山東一路,一直沿用至今。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匯豐銀行大樓</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格林郵船大樓、東方匯理銀行大樓</i></h5> 黃浦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在外白渡橋接納蘇州河后在吳淞口注入長江,是長江匯入東海之前的最后一條支流。 黃浦江兩岸的建筑是上海的象征,更是中國現(xiàn)代繁榮和發(fā)展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