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關于貴州的一個小城鎮(zhèn)的一戶普通的五口之家的故事。導演用鏡頭記錄下了自己的家人與父母的日常生活,向大眾展示了歷經(jīng)了四個春天的家庭影像。</p> <p class="ql-block">群山懷抱的僻處西南的小縣城,蕭索的街道,朱紅的門漆,貼著磁磚的小樓,這是陸爸與陸媽的生活環(huán)境,兩位老人知足常樂,他們關心蜜蜂在天冷時會不會挨凍,贊美能摘一整天的棒棒的花椒樹結的果,欣喜于去年離開的燕子的歸來,也為臘肉臘腸閃耀著寶石般漂亮的光芒而自豪,哪怕平日里子女不在身邊,哪怕深山中只有二人作伴。</p> <p class="ql-block">陸爸是一名退休教師,溫和寡言,多才多藝。他熱愛音樂,多種樂器信手拈來,他拉二胡、吹笛子、拉小提琴、拉鋸琴、拉手風琴;他也有記錄家庭影像的習慣,即使已經(jīng)80高齡,還跟著兒子手寫的操作步驟一點點在電腦軟件上學習剪片、配樂和特效。</p> <p class="ql-block">母親李桂賢是典型的賢妻良母,是操持家務的一把能手,她做針線活、縫紉、熏臘肉、種花種菜。她同丈夫一樣熱愛生活,有事沒事,就會哼起歌來;與丈夫走到田埂上,興之所至還會扭幾個舞步。影片之中呈現(xiàn)的陸媽是唱山歌的一把好手,她們在好友前來之時回憶曾經(jīng)對歌的樂趣,高唱“春來桃花滿樹開,一葉小舟蕩波來,今天同觀那西湖景啊,笑在眉毛喜在懷。人無藝術身不貴,不會娛樂是蠢材。”</p> <p class="ql-block">“人無藝術身不貴,不會娛樂是蠢材。”是這家人的寫照,他們生活的節(jié)奏合著音樂的拍子,他們的人生始終與音樂相伴。</p> <p class="ql-block">天時有四季,人生也不可能總是春天,第三年春天將至,姐姐因病去世,那么愛惜家人的老兩口,卻要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導演回避了姐姐離世時的情景,畫面從病房轉至葬禮,葬禮期間的陸爸和陸媽在鏡頭前都沒有流淚,直至遺照迎回家中的時候,陸爸才像個孩子一樣大哭起來。</p> <p class="ql-block">姐姐的離世讓父母變得沉默,他們在那之后很久很久的時間里,心照不宣地沒有再唱歌了??梢呀?jīng)年老的他們依舊沒有氣餒,一點點地將它啃下,以近乎蠻橫的堅強將它化為沃土,使之重煥生機。他們將姐姐的墓地周邊開墾為菜地,播種、除草、澆水,嘰嘰喳喳地給姐姐講新鮮事,撫去墓碑上的落葉與新雪。</p> <p class="ql-block">影片最末,他們終于在姐姐的墓前再度唱起歌跳起舞來。那個隆起的土包不再是傷口,它像旁邊的菜地一樣,像山間的草木一樣,像天天走慣的路一樣,成了他們生活中平實可觸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人人都有榮幸,人人都有不幸。平凡的生活總是會給予人們不間斷的苦難,可能下個春天就會變?yōu)楹缮钪械脑娨夂螄L不是一種榮幸呢?</p> <p class="ql-block">春去春又來,下一個春天定又是歌聲繚繞,縱使平淡是真,幸福是有限的,有如陸媽在電影結尾所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我心靈深處</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開著一朵玫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但愿你天長第九</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永永遠遠把我伴隨</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