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9月7日,雨中在加勒古城休閑了兩晚三天,幾乎把古城的每個角落都走了個遍,下午準備離開加勒坐火車去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斯里蘭卡的海上火車是非常有名的,說是海上火車并不是真的在海上開,而是沿著海岸線行使。相傳斯里蘭卡的海上火車是根據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海上火車的原型進行改造的。老而古的火車行使在兩條并行的鐵軌上,而這兩條鐵軌一直沿海岸線通往遠方,一路可以尋找那最傾心、最難得的美麗。買票進入車站,感覺一下回到了70末80初,站臺簡陋復古,火車污漬斑斑,沒有對號入座,全憑運氣腳快,車窗隨意打開,連車門都是敞開的,一切隨意又不太亂?;疖囬_動后那熟悉的哐當哐當聲、減速時嘎頓一聲的沖擊、走廊里站立的乘客,要不是斯里蘭卡人黝黑的膚色,真有一種讓我穿越到八十年代初的感覺,讓人興奮的是列車上敞開的門窗就像是一個個鏡頭,前后奔跑在不同位置的車窗前,可以看到一幕幕奇特的景像電影一樣在眼前往后放去,小鎮(zhèn)、椰樹林、沙灘、村莊……,火車穿過小鎮(zhèn)、椰林,前方忽亮之處就是印度洋,這時天地豁然開朗,景色壯闊明亮,翻滾的海浪一波一波涌向沙灘和基石,卷起潔白浪花,仿佛就在腳下。一排大點兒的海浪打上鐵路基石,那浪花濺起水珠隨風飄進車窗打在臉上,海風涌入車廂,帶來陣陣清澈涼意。那種恍若夢境的震撼感受,讓人無以言表。若是天晴,火車正迎著夕陽在海邊行駛,可以想象窗外所有景色都被鍍上了一層浪漫的金色光暈在眼前流過,正在上演一幕絕美的“風景電影”,這該給人以怎樣的視覺沖擊?!現實是遺憾的,窗外不時有水滴飄進,也不知道是雨還是飛濺的浪花。除了視覺上的沖擊,感官也會變得敏銳起來,可以嗅到植物的清香與咸咸的海風味,還夾雜著車廂里混濁的味道。才120多公里的路跑了四個多小時才到科倫坡,此時已是華燈初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9月8日一圈兜回科倫坡,這里安排了兩天,一準備徒城,二準備好好品嘗一下全亞洲排名25的三星米其林餐廳(行前已約座),可天公不作美,雨由小變大、由短變長,雖帶傘出徒,可雨太大且沒有停的意思,于是只能徒改突(突突車:斯里蘭卡主要交通工具),連續(xù)打卡斯里蘭卡國家博物館、斜坡大廈、獨立廣場、貝拉湖、甘珈拉馬寺、水中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國家博物館是斯里蘭卡最古老的博物館,創(chuàng)建于1877年,里面陳列著各個歷史時期的珍貴文物,其中有各種化石、古銅器、銅雕、石雕、寶石、古代武士面罩、古輿圖、旗幟以及康提王朝時期的各種編織品、金屬制品、漆器、瓷器、精湛的手工藝品、著名壁畫、最后一代康提國王的鎧甲,還有從康提運來的鎮(zhèn)館之寶獅子王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斜坡大廈是民間俗稱,他有一個比較浪漫的名字叫做牛郎星(Altair),整座建筑為高端住宅樓,是由兩座塔樓組成,其中一座是68層高的垂直塔,另一棟是高209米,共63層的傾斜塔,是科倫坡市中心的地標建筑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獨立廣場位于科倫坡大學東側,作為標志性的文化廣場,是斯里蘭卡1948年2月4日獨立儀式舉行的場所。廣場中央的獨立紀念堂模仿康提王朝時期皇室接見朝覲者的大廳而建,廣場周圍綠色的草坪映襯著獨立紀念堂,四周是石雕獅子,紀念堂的背面是斯里蘭卡開國總理D·S森約那亞克的雕像,西側是飄揚的國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甘珈拉馬亞寺也是科倫坡市中心一座頗具特色的寺廟,其建筑集印、中、泰、斯里蘭卡風格于一體,歷史雖短(120多年),但廟內藏品無數,琳瑯滿目!有數尊高大的佛像和數根巨大的象牙,還有羅漢舍利、珠寶、純金法器、象牙法器以及一些來自日本、緬甸、泰國、中國等地的佛象,大件隨意擺放在廟內,小件被放在玻璃柜里,與其說是寺廟倒有點像博物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市中心的貝拉湖上有一座非常與眾不同的藍瓦屋頂建筑,這個木造樓閣便是“水中廟”,水中廟不大,獨處貝拉湖中,但肅穆莊嚴,入廟需赤腳進入,它像是著名的甘珈拉馬亞寺的附屬,因為門票通用且?guī)缀蹙透粢粭l馬路,要是天好可以想象湖中的水中廟與一路之隔的林立高樓相映成趣,在藍天白云的忖托下構成一幅奇妙的景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徒完科倫坡人倒不怎么累,可腳全濕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Ministry Of Crab是科倫布市中心的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主營螃蟹和蝦,排名全亞洲高檔餐廳第25,蜚聲海外,行前早已約座,今在連續(xù)吃了十多天的錫蘭餐后準備享用大餐,這可是期待了個把月的亞洲名餐,光想想口已生津,進入餐廳更是口水潺潺,不知美食入口的一刻是何狀態(tài)。餐廳是利用原荷蘭人建的醫(yī)院舊址而設,建筑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有時代的新鮮感,入內首先讓人吃驚的是:這么高檔的餐廳居然沒有空調,全是自然風,且餐廳內還有fly伴隨,瞬間皺了一下眉,但入座后細看餐具的擺放便感覺這是家有檔次的餐廳,螃蟹的專門logo到處可見,餐布也跌成了可愛的外套狀,頓時讓人對接下來的餐食充滿期待,侍者拿來menu,一看皺了第二下眉!價格不是一般的貴,是薅貴!既來之則吃之,蟹和蝦是招牌必點的,再來了份蘑菇、素菜,加獅牌啤酒,前菜點了個生蠔和牛油果蟹肉,之后便是充滿期待的暗自焦急的等待,有點像小時候春游前夜的感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撥弄手機間前菜牛油果蟹肉和生蠔來了,蟹肉拌上特制的色拉醬放在牛油果中,面上撒有少許黑胡椒,一小勺蟹肉入口,鮮嫩入味的蟹肉帶著淡淡的芥末、黑胡椒味立刻包裹味蕾,嚼來回味無窮而無刺激,咽下口中清淡,但味蕾已把多巴胺快速送達大腦;再入一口生蠔,清香的檸檬伴著嫩滑細膩的冰涼生蠔,在嘴里滑來滑去,幾乎不用嚼滑兩下已下肚,口中留下那感覺像吃到了啥,又感覺瞬間即逝,滑下肚后想再吃,極想保留那種鮮嫩細滑且?guī)е鴻幟氏阍诳谥谢匚兜母杏X;大菜來了:先是蝦,這可不是內陸人想象中的蝦,它要直起腰來比最大的家用餐盤還要大,兩只蝦分別做成蒜蓉和黑胡椒味,迫不及待上刀叉先來上一口蒜蓉的:哇!難以言狀,再來一口黑胡椒味的:哇塞!無以言狀,那種味蕾帶來的愉悅和快感真是不能言表!拿配送的主食面包蘸上烹制的蝦汁是我有史以來吃到的最好吃的面包,沒想到剝開蝦頭,再用面包蘸蝦腦汁是我有史以來吃到的最最好吃的面包;最后的大菜蟹來了,點菜時是按蟹的大小重量來的,1kg重的大概在100美刀,為吃到更多的味道,特點了兩個小點的蟹也分別做成店家看家味:黑胡椒和蒜蓉味,用專用工具夾開蟹腿殼,一大塊白花花的蟹肉Q彈塞滿口,看似無味的蟹腿卻在嘴里回味無窮,真不舍得咽下去,怕那美妙的味覺和味覺帶給大腦的感覺會消失,無法用言語來表達那種食感,吃完蝦和蟹,盡管已飽,但仍不停地拿面包(敞開吃)蘸著烹制蟹的汁一口口地送入口中,生怕那美妙的味覺會中斷、消失。真是意猶未盡啊!只是已腹撐如鼓,近2小時的美食享受給我留下了難以名狀、難以忘懷的印象,隨后的埋單同樣讓我難忘,但就憑那食感,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吃完大餐也該回了,一個政府破產的國家游下來是一種五味雜陳的感覺,它的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得不錯,可因為過度的保護,加上民族矛盾使社會各方面難以取得發(fā)展,經濟滯后、民生凋零,物價更是飆升三倍多,上世紀80年代的城市風貌,但消費卻趕上內陸一二線城市,而我們也正好趕上了這一波,本以為去個斯里蘭卡可以尋覓一種大款的感覺,可實際是出手有點縮、上口辣嚯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1月3日飛越南芽莊,在家宅了近2個月憋不住了,來個徹底的跟團休閑游,出游這么些年,幾乎沒有跟團的,但這次啥腦筋也不動,背個包拿上護照跟團就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住在30多層的海邊,每天清晨天不亮就起,為的是看日出,雖然看過群山上、大海中的很多日出,但一有機會我總是對看日出樂此不彼,尤其是云中忽隱忽現的日出更是誘人,看完日出后跨過馬路到海邊,對內陸的人來說,海泳已是一種享受,我必須每天早晨充分享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吃完早餐后便隨團旅游,風景已對我沒有多大的胃口,倒是越南風味的餐食和越南風情的表演能勾起我的一點興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夜徒芽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天的團游沒多大興趣,那就晚上夜徒芽莊吧,該活絡活絡兩腿了,芽莊不大,海濱主路已走過,我決定憑方向感獨自盲(不看地圖導航)徒夜市區(q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如果說幾十年前中國是自行車王國(現在是電瓶車?),?那越南就是標準的摩托車王國,馬路上各色摩托車川流不息,高峰時段更像螞蟻搬家,圖一便是摩托車店,上下兩層內陳列著各種各樣的摩托車。圖二是路口街景,剛下過雨,馬路像是清凈了許多。圖三是芽莊大教堂,圖四、五是街邊酒吧,與其說是酒吧可能說茶吧、飲料吧更合適,早晚會有許多人聚集飲吧,喝茶或冰飲,早上更多的是老人,地方也是路邊的小攤居多,而年輕人則選擇晚上在高檔點的飲吧相聚,摩托車就往邊上一停,沒有停車難問題。圖六是KTV開始迎客,一邊是一排黑衣帥小哥,一邊是一排性感小美女,沒個幾百萬越洋可進難出,也只能在外瞟一眼了。圖七是芽莊的人力(實為電瓶)觀光三輪車,為便于客人觀景,它不同于中國傳統的三輪車,是車夫在后乘客在前,但凡遇事故前面乘客先倒霉,故當地人稱此為:客先死。圖八市中心一景,圖九為芽莊著名的沉香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芽莊雖小,但?用兩小時也僅僅夜徒了芽莊的很小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芽莊一個歷史相對悠久的古跡:婆那加占婆塔,也稱天依女神廟,廟里供奉的是天依女神,庇佑占婆王國南部的一位女神,婆那加占婆塔共有三層,其中,最高的一層包含有兩排的塔,其主塔高25米。經過一千多年之后,僅剩的4座建筑較完整地保留了下來,規(guī)模要是大點,看上去頗有吳哥窟的味道,在山上可以俯瞰芽莊市景。為看此塔我曾利用早晚時間獨自徒步來此,遺憾的是都過了開放時間,只能隨車第三次來此,方才入內看得究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1月16日木瀆古鎮(zhè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2月17日,又來一個說走就走:趕雪去。位于浙江安徽兩省交界處的龍王山是天目第一峰,海拔1587米,昨寒流突襲且有雨雪,經驗老到的驢友立馬組織龍王山穿越,穿越是假,在南國看北國雪景是真,突如其來說走就走,一場只有在東北才能看到的雪景盛宴終沒錯過,云海、霧凇、樹掛、冰雪…,太值了!雖好久沒這么虐,距離和爬升也一般,但冰雪之山陡爛濕滑,及其難走,靠一付簡易冰爪終完美收官,謝謝張張和同行的老驢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3年就這么過去了,幾把米煮不成飯熬不成粥干脆爆米花,看著也豐富點,一個就是在疫情期間這碼那碼封控管制當中依然走東穿西的人在放開后反而這么安頓,連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但時間還是按固有的頻率在走,它不會因任何原因等你,這不又一年就在不經意間過去了,但愿今年不再有那么多事、不再那么彷徨、不再那么多慮,說走還真的得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