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我的2023-1

pan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本以為疫情過后會是一個戶外的春天,我也對2023充滿了憧憬,但可能低估了疫情產(chǎn)生的深遠而無形的影響,在疫情肆虐、到處封控的三年我反倒遛東竄西地走了些戶外,而這一年幾乎是閉足在家,沒有像樣的戶外,除了整個圈子經(jīng)歷了疫情后像被初冬的寒霜打過一樣外,自己更是“懶”了許多,一年下來再回想過去覺得過得有點憋屈,所以回顧2023也覺得沒啥可總結(jié)的,但也不妨把過去一年的幾把米熬成一鍋清清的希粥,盡管沒有瘦肉、沒有皮蛋、沒有海鮮、沒有高湯,但留得將來慢慢當茶喝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真的說走就走怕極少,而1月的最后一天卻真的演繹了一次,午休起來照例翻手機,不意間沙溪古鎮(zhèn)跳入屏幕,看看不錯,再查看距離也就一小時車程,何不真的來個說走就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3點多到沙溪馬上徒古鎮(zhèn),把橄欖形的沙溪先外一圈再中間徒了個遍,也就5公里多點,感覺這古鎮(zhèn)還是有點味道,一是原住民基本沒動,這樣古鎮(zhèn)的生活氣息、煙火味也就自然,二是古鎮(zhèn)的建筑基本保持了原味和自然,沒有人工去加以改建或雕琢,三是古鎮(zhèn)主街上雖也是店鋪林立,但還好,沒有人造古鎮(zhèn)上的店家那樣有壓迫感,所以在當今眾多古鎮(zhèn)中還是值得一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月6日,雨中佛系一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早隨錫城某寺主持赴蘇州寒山寺、報恩寺(北寺塔)交流,收益匪淺,我雖不是佛教信徒,但對新的、陌生的東西來者不拒,總抱有濃重的興趣,技多不壓身,識多當然也不擠腦,此外我品過幾個寺的素齋,而寒山寺的素齋同樣讓人難忘,只是我畢竟一不是信徒,而對佛教知之甚少,所以今一天被一種莫名的約束感包圍,拘謹替代了戶外的自由自在和隨心不羈,在交流、用齋、參拜時不是正襟危坐、便是躡手躡腳,連個二郎腿都不敢翹,用膳時更是小心舉箸、少挾慢入、嚼不露齒、吞無喉動,可惜了那美妙的素齋,本可以配點“喝”的大快朵頤一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罷了,室內(nèi)照也不敢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阿彌陀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月19日,幾人相約泰國清邁,去過兩次泰國,都在曼谷一帶,而清邁是座泰國北部古城,環(huán)境優(yōu)美,氣候涼爽,以玫瑰花著稱,素有“泰北玫瑰”的雅稱。清邁歷史悠久,文化古跡眾多,發(fā)達程度僅次于泰王國首都曼谷,市內(nèi)風景秀麗,遍植花草。清邁曾長期作為泰王國首都,至今仍保留著很多珍貴的歷史和文化遺跡。據(jù)說現(xiàn)在很多人都選擇清邁養(yǎng)老,所以早有去清邁一探之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早到機場,三年疫情的影響看圖就明白了,三年前在此經(jīng)過時,候機樓里不說是人聲鼎沸,也可以說是川流不息,但現(xiàn)在說空無一人有點過,可連三三兩兩也用不上了,但愿能慢慢恢復正常。包機有點奢望,但包個候機樓看來還行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到清邁的第一件事就是逛夜市,清邁夜市有很多,周日夜市、草垛夜市、后門夜市、瓦拉路夜市等,到清邁正逢周日,于是立馬奔最受歡迎的周日夜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清邁夜市中最著名最有人氣的還是塔佩門到帕辛寺的周日夜市,對外國游客們來說,這是清邁最具吸引力的一個地方,它是清邁所有旅游商店的發(fā)源地。每天從日落到晚上23點,這里都熙來攘往,好不熱鬧。一條不寬的馬路除兩邊有各種商鋪外,路中間還有很多攤鋪,黑白黃褐各色人種川流其間,把本不寬的馬路擠得水泄不通,道路兩旁的人行道上也是擺滿各種各樣民族特色物品的小攤,大部分當?shù)靥禺a(chǎn)都可以在這兒買到,有很多民族部落藝術(shù)家在這里開設(shè)攤位,他們穿著自己的特色服飾,顯而易見,各種美食攤和餐館穿插其中,隨著夜幕的降臨,店家商鋪地攤上的燈光像滿天的星星鋪滿大街,游走其中如若漫步銀河,加上飄來的陣陣美食香味,恍若進入另外一個世界。我逛過許多夜市,但清邁的夜市有些特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是我逛過的最大的夜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內(nèi)容豐富,各種吃、穿、用、玩、飾應有盡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更主要的是沒有壓迫感,夜市雖大而雜,但各色人等濟濟一堂、雜而不亂,看似混雜中有條不紊,一切交易兩廂情愿,沒有絲毫暗坑和套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這該是全清邁、不,全世界的人都匯集來的夜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5.消費不貴,整體與國內(nèi)三線城市差不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6.泰國也是佛教之國,各色廟宇隨處可見,但廟宇開放無隔閡,邊上就是夜市攤點,相容一體,毫無違和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遺憾的是現(xiàn)在的肚皮大不如前,才幾樣下肚便覺腹飽,否則,可盡嘗各種小吃,怪不得許多人來了清邁不僅不想走,還想在此養(yǎng)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清邁是泰國第二大城市,也是東南亞一帶著名的千佛之國,特別是清邁古城三步一廟、五步一寺,整座古城充滿了佛的氣息,深厚的佛教文化在清邁被提現(xiàn)得淋漓盡致,滿城皆是歲月滄桑和歷史的濃厚積淀,古城環(huán)境優(yōu)美,氣候清新怡人,除了偶過的“突突車”(三輪載人摩托)和“條條車”(類似皮卡加棚的出租車)外,沒有給人一絲的壓迫感和躁動感,漫步古城不寬的街道,隨心隨意、不急不躁、自由自在,本想一如既往徒遍古城,但在如此溫雅悠閑的清邁古城徒城不經(jīng)意間被化作漫步古城,要不是中午起天漸熱,還真想就這樣漫步到日落月升,然后繼續(xù)各類眼花繚亂的小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小小的、不足四平方公里的清邁古城中有寺廟300多座,大都金碧輝煌、尖頂直聳,其中最為著名、地位最高的當屬有600多年歷史的契迪龍寺(Wat Chedi Luang),這座寺廟位于清邁古城的心臟地帶,與帕辛寺和素帖寺并稱為清邁三大寺廟,不僅深受民眾的擁戴,也是清邁最重要的旅游地標之一,徒城也好、漫步也罷,契迪龍寺當然是必到的,寺內(nèi)古樸幽靜,氣勢宏偉,寺內(nèi)主要廟宇建筑金碧輝煌,精美絕倫,佛像無數(shù),大佛塔呈四方形,塔身原高超過80米,是傳統(tǒng)的泰皇朝設(shè)計風格,大佛塔的塔身用紅磚層層堆砌而成,佛塔四面設(shè)計大同小異,飾有巍然屹立蛇神和象神的雕像,但經(jīng)歷數(shù)百年的風雨和滄桑,這些雕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佛塔雖布滿斑駁卻又散發(fā)著殘缺之美。因外形呈正三角形,也被稱為“清邁金字塔”。只是,大佛塔的塔頂在一次大地震和大風災中塌毀,原本80多米高的佛塔,直至今日僅剩50余米??v使歷經(jīng)風雨洗禮,殘存的佛塔依然宏偉壯觀,現(xiàn)今仍是清邁古城內(nèi)的最高建筑,這里也是古城眾多寺廟中唯一需要買門票進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中上圖契迪龍寺,右中圖國柱神廟-清邁唯一禁止女性入內(nèi)的寺廟(原因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changklang夜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日落時分,繼續(xù)坐“突突車”奔古城另一個夜市Changklang而去,倒不是為買東西,而是去體驗那種不急不躁、不溫不火、不快不慢、怡然自得且充滿佛氣的市井生活,當然眼花繚亂的清邁、泰國、南亞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也在獵取范圍,只是到食方覺肚子小,許多讓人口水饞流的各種美食也只能飽飽眼福而無緣口舌了,在這里羅非魚抹上鹽一烤就能吃,真正的原味,鮮嫩至極;印度飛餅是抹上奶酪或果醬后夾著水果吃;墨魚不再炒雪菜,而是和泰粉炒,趁熱一筷入口,既有墨魚又有粉,那口感真絕了,牙感也未曾有過,Q彈的是墨魚、q彈的是泰粉,彈性不同的食物在咀嚼的同時給你帶來奇妙的牙感,此時也不管尿酸痛風之類的醫(yī)囑,再來幾瓶泰啤,酒未足但食已飽后漫步夜市,一圈下來再“條條車”回,看著一池不斷翻滾的碧水,又忍不住跳了下去,雖然晚上下水有點涼,但以毒攻毒地喝上幾口冰啤酒就不怕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這次找的宿棚真心不錯,單層別墅,私密性好還帶碧清的泳池(24h自動循環(huán)濾清),上前臺要出門上馬路步行百來米,入內(nèi)猶如一私人花園,也有泳池、咖啡、茶點,園中綠蔭處有桌椅點綴供住客休閑,唯一不足就是離古城稍稍遠了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玩多了OUTDOOR,偶爾也想玩一下INDOOR,這不清邁就有一個不錯的戶內(nèi)項目:清邁女子監(jiān)獄馬殺雞。清邁女子監(jiān)獄的前身是1902年設(shè)立的清邁中央監(jiān)獄,開始都是男犯,1998年起有女犯進入,且女犯日增,于是1999年改成女子監(jiān)獄,2012年搬遷至郊外,在押犯多為吸販毒,也有少數(shù)偷盜、暴力謀殺,刑期數(shù)年-終身監(jiān)禁。為體驗此項目還查了不少攻略,一早包輛突突車直奔女子監(jiān)獄,因為據(jù)說那里的馬殺雞都是現(xiàn)場預約,不接受提前或電話預約,女子監(jiān)獄馬殺雞因是在監(jiān)獄里,入內(nèi)頗繁瑣,需經(jīng)多道安全鐵門,個人物品一律另外保管不得帶入,馬殺雞由正在服刑的女犯人做,此項目由來是因前監(jiān)獄長發(fā)現(xiàn)一些女犯刑滿出獄后因無生活技能和條件,往往再次犯罪入獄,于是萌生出給在押女犯以技能培訓,以方便她們出獄后生活,而馬殺雞便是經(jīng)簡單培訓就能上手的生活技能,且泰式按摩在外頗有名聲,但總不能讓犯人給犯人按摩,這樣讓外人“入獄”為客,既可為女犯提供培訓實踐條件,也可為監(jiān)獄增加額外收入,還可讓外人了解監(jiān)獄情況,增加警示,這就有了女子監(jiān)獄的馬殺雞,但今天包突突車趕到清邁郊外的女子監(jiān)獄一問:大失所望,早已沒此項目,從時間推算估計也是疫情若的,無奈只能再回古城找“獄外”的女子監(jiān)獄馬殺雞,這里的按摩師都是輕刑且已服刑一定期限的女犯,每日清晨會有獄警定時來此履行管理手續(xù),之后給世界各地慕名來此的客人做泰式按摩,收費按時間分:250泰株/1h,500泰株/2h,當場預約已到中午,趁此機會再徒古城,把還沒走過的角角落落盡量走一下,順途一碗陰功粉點下饑便又到古城女子監(jiān)獄馬殺雞,開始正式體驗女犯馬殺雞,兩小時的按摩手法規(guī)范、循序漸進,還不時詢問力度可否,只是不懂泰語,不然可獲得更多信息,單從馬殺雞來說與國內(nèi)的性價比完全不同,馬殺雞出來神清氣爽,輕松自如,徒古城的疲勞被推的一干二凈,邊上還有女子監(jiān)獄餐廳提供餐食,飯后在女子監(jiān)獄旁邊二樓還有個女子監(jiān)獄博物館,雖很小且不懂泰、英語,但還是大概了解了女子監(jiān)獄的概況,雖然今天的體驗沒有原先想象的在監(jiān)獄內(nèi)馬殺雞那樣期待、憧憬、狂恐、刺激,但也算是體驗了一把正宗的泰式馬殺雞,十多年前曾來泰做過泰式馬殺雞,但那是在曼谷游客遍布的地方,印象中沒有今天的規(guī)范、正宗,尤其是服刑女犯的馬殺雞更給人以神秘之感!體驗了一把異樣的“INDOOR”項目。這樣的方式在內(nèi)地似乎無法實現(xiàn),是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不同?還是公平公正的規(guī)則有異?仰或普通國民對罪犯的觀念之差?再就是…?礙于限制沒有內(nèi)部“否透”(photo)。</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現(xiàn)在的清邁女子監(jiān)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城中的女子監(jiān)獄餐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預約等候的客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城女子監(jiān)獄馬殺雞外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城中女子監(jiān)獄馬殺雞的博物館內(nèi)</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女子監(jiān)獄餐廳的餐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逛過古城逛新城:寧曼路1號,寧曼路位于清邁古城郊外,有許多當熱的網(wǎng)紅店,擁有多家特色小店,不僅顏值高,還挺有人氣,許多地方非常適合拍時尚照,常有新人來此拍婚紗,此外還有很多美食,既好看、又好吃,沒去的時候以為這些店就在一條路上,也不知如何告訴司機在寧曼路哪里下車,其實寧曼路已不是一條路,是由分布在路旁橫縱交織的小巷里的各種名店組成,在這里點份餐飲歇息一下,或者來一杯咖啡,可以感受到清邁柔軟絲滑的慢節(jié)奏生活。還是先奔素貼山吧,那里有泰國著名的皇家寺院雙龍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雙龍寺是泰國著名的佛教避暑勝地,位于泰國清邁的素貼山上,該寺是一座純正的泰式寺廟,相傳在公元1355年至1385年間,由白象選址、皇室建造,由于山路兩旁有兩只金龍守護,所以便叫做“雙龍寺”,花30株買票入內(nèi)便被寺內(nèi)的滿寺金碧輝煌的景色所震撼,寺中皆以黃金打造的傘蓋、貼滿金箔的神像、神龕以及屋頂無不顯示佛寺的莊嚴,據(jù)說,雙龍寺雖不大,但所用的黃金約達兩百四十二點二公斤,其金光閃耀的程度令入寺游客嘆為觀止,確實今入內(nèi)一圈,強烈地感悟了什么叫真正的金光閃閃、耀眼奪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拾階而下,只要一閉眼,四周依然金光閃爍,在滿眼金光中繼續(xù)下一站:蒲屏皇宮,蒲屏皇宮為泰國皇室的避暑行宮,該行宮完工于1962年。每年1-3月王室人員來此居住?;适胰藛T不住在這里的時候,平日宮外花園向游人開放,游客可以參觀。整個王宮為泰式建筑,花園內(nèi)草木蔥郁,花木秀麗,冬季,這里異常涼爽,百花盛開,景色美不勝收。王宮白墻黃瓦,建筑格調(diào)雅致,但花50株入內(nèi),一圈下來覺得沒啥意思,因為王宮建筑及周圍閑人免進,所謂參觀王宮也就在其外圍花園走馬觀花一圈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下得素貼山還是繼續(xù)去寧曼路,吃完泰餐,又找了家Massage,除了泰式馬殺雞正宗外,還可避午后高溫,這里除了有清邁地標-寧曼路1號外,斜對面有MAYA商場,是一個融合當代泰國文化、藝術(shù)、時尚、美食,又集購物于一體的大型綜合購物中心,但實際就是一個后建的旅游景點,為泰外游客提供綜合服務(wù),相當于我們的大型綜合商城。這于我已沒多大興趣,匆匆一圈便突突車往回趕,虎牌啤酒已等我很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1.寧曼路1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2.寧曼路1號內(nèi)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3.雙龍寺臺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4.雙龍寺內(nèi)金塔、金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5.寺內(nèi)建筑,頂上12生肖,但最后的豬因寺為白象選址而建被改成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6.泰皇避暑行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7.寧曼街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8.寧曼MAYA購物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9.清邁的條條車(四輪)和突突車(三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早起來泳池邊打完拳、吃完早餐又奔古城去,今天要先去醫(yī)院做核酸,在國內(nèi)核酸做遍了大江南北,但國外是第一次,權(quán)當一次體驗,找的這家醫(yī)院不大,一早入內(nèi)的幾乎都是中國人,排隊、復印護照、繳費、拿號、等叫號、做核酸,來得早,人也不算多,只是泰國人做事也是光屁股坐板凳-有板有眼,沒有半點馬虎,還有一華裔小姐姐為大家耐心解說,一有板眼效率肯定就差,那就等吧,做核酸的該是位泰國小姐,眉清目秀很可愛,只是口罩一帶難識廬山真面目,核酸是鼻拭子,國內(nèi)做時感覺簡單粗暴,而這里的小姐姐做得很細膩,但酸爽是免不了的,就是費用太貴:900泰銖/人次,約合180RMB,從價格上看盡管國內(nèi)的核酸簡單粗暴,可價格是太低了,但實際上這已不是性價比的問題,而是醫(yī)患關(guān)系和服務(wù)理念的問題。在登記時會給你一二維碼,到時候只要掃一掃,輸入護照號等就能查到結(jié)果,整個過程像是一下回到了“舊社會”、回到了那不堪回首的核酸年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接著繼續(xù)沉浸清邁古城的慢生活,再到女子監(jiān)獄馬殺雞,看能否再預約上一次,這里的馬殺雞雖是女犯所做,但正宗、專業(yè),感覺很好,國內(nèi)怕找不到性價比這么高的Massage,既是沉浸慢生活,何不再享受一次?還好約到了當天的,可得等三個多小時,趁此空檔干脆徒清邁大學,來回8公里多,時間正好!時近午時,天氣漸熱,一口氣徒至清大,經(jīng)醫(yī)學院、藥學院、農(nóng)學院、藝術(shù)學院、工程機械學院、物理實驗室到鐘塔,再徒返女子監(jiān)獄餐廳已是一點多,搓一頓“牢飯”后,接著享受馬殺雞,連著三天每天殺一雞,兩只還是女犯所殺,來泰馬殺雞來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出馬殺雞館悠然閑步古城,然后突突車回民宿,泰國好像不能喝烈性酒,12:00-17:00店家也不許賣酒,轉(zhuǎn)了幾個超市都只有最高40度的白酒,還是虎牌啤酒吧,管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1.泰醫(yī)院核酸繳費憑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2.清邁大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3.清邁大學鐘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4.女子監(jiān)獄餐廳的牢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5.徒步清邁大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6.女子監(jiān)獄餐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月24日,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喜歡一個地方,我大都會反復去,先徒后騎,用不同的方式去體驗那個地方,清邁古城就是我喜歡的地方,前幾天已反復徒了多次,幾乎把古城徒遍,今天本計劃休整后就打道回府了,但大老遠來了光休而不整一個有點不甘,于是搞了輛自行車?? 準備環(huán)騎清邁古城,天很熱,接近32℃,但騎行熱情不減,從酒店先到塔佩門,再沿古城一圈,以不同速度看了清邁古城,以不同的方式體驗了清邁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3月7日,充著山東人民的友好情誼自駕山東,朝起直奔首站臺兒莊,安頓好住宿后接著找吃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這個價…,恨不得把菜單上所有的菜都點一遍,但一個大蔥卷餅下去,撐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臺兒莊古城是在大戰(zhàn)原址上重新翻建而成,其中留有極少的還布滿彈痕的古跡,翻建后的古城白天看也就那樣,不說千篇一律也是大同小異,但同一地方晝夜差異極大,圖4、5、6分別是圖1、2、3同一地方的夜景,在燈光的忖托下感覺、效果完全不同,中心區(qū)有類似麗江酒吧街樣的古城小街,酒吧、飯館、咖啡、奶茶等應有盡有,非常適合年輕人來此嗨皮,圖7、9是用新get的手機拍照技能拍的片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早離開臺兒莊奔微山湖島而去,兒時熟悉的歌、熟悉的人物、熟悉的故事又一一重現(xiàn)眼前,那飛馳的駿馬、飛奔的火車,那劉洪、王強的身影,又入眼簾,芳林嫂扔出去未炸的手榴彈也找到了(圖8),今能實地一游,確也了確我?guī)资甑哪钕搿T谖⑸胶u的博物館,石器、銅器、瓷器、陶器、玉器、錢幣等已引不起我的興趣,倒是油燈館的各色油燈(圖3)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看了很多博物館,油燈博物館是首見!之后把微山湖島狠狠的轉(zhuǎn)了一遍,然后轉(zhuǎn)戰(zhàn)沂蒙山,爬了海拔1150米的蒙山,艾-!好久未用驢腿,900多米爬升,13多km的蒙山已讓我爬得累趴下,三年前這不說是小菜一碟也談不上是硬菜,而現(xiàn)在托疫情的福已是大菜硬菜了!年紀不饒人啊。下山惡補一頓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曲阜古城內(nèi)的民宿不錯,老板熱心實在,一宿起來出門在古城覓食,之后奔三孔而去,本想把不大的古城徒一下,但昨日爬蒙山被虐余威仍在,下午還要去爬泰山,便偷懶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孔廟、孔府、孔林早在上世紀80年代已來過兩次,但已印象全無,此次來三孔就是想重拾一下四十多年前的印象,無奈物是人非,已沒有一點印象,畢竟時隔多年,且當年也沒留下視頻照片,這次就算重新打上三孔烙印,2500多年前的孔老夫子,由其思想、學說構(gòu)成的儒家思想不僅奠定了中華思想、文化的基礎(chǔ),深深地影響了國人,也影響了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是中國乃至世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再入孔廟、孔府、孔林,其浩大的規(guī)模、精美的造型、豐富的文化、悠久的歷史堪比皇家,令人震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三孔出來又在?古城內(nèi)覓得孔府家餐一頓,之后來到泰山腳下,也已是幾十年前爬過的了,印象希虛,昨日剛爬1150的蒙山,今日再爬1545的泰山,在三年前不是啥大事,但在今天真的心里有點怵,但箭已搭弓不得不發(fā),為省點“事”特意坐車到中天門再爬,即使這樣也要爬升近700,好在未完全脫功,從中天門到南天門用了1小時8分,再接著到泰山最高點1545的玉皇頂,原計劃住山上,今日看日落,明朝看日出,可天晴無云,不下雨何來云海?而沒有云海的日出就像宮中太監(jiān)總是少點啥-沒啥看頭,且山上吃住既貴又不爽,于是決定連夜下山,別的倒沒啥,只可惜白白背了那近20斤的行囊上去,不然可以身輕不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早離開泰安奔濟南,大路不走而是走小路,為的是看一條網(wǎng)紅風情街,結(jié)果沒看到有啥風情,可能太早?倒是上下彎曲的狹窄山路駕車別有一番感覺,進濟南城已是十點多,安排好住的趕緊徒城,濟南是省城,連著兩天爬山再完徒濟南城是力不從心了,就徒個大明湖,順帶把天下第一泉和沿途的點也帶了。以為今天很輕松,沒爬坡也沒難走的路,但一圈14km下來還是累了,連續(xù)兩天的山?jīng)]白爬。記得幾十年前來大明湖留下的模糊印象是湖好大,現(xiàn)在徒下來感覺很小,也許80年代大明湖周圍既無高樓,也很荒蕪,加上那時候走個幾里地便是遠行,故覺得很大,而現(xiàn)在一望湖對岸林立的高樓,湖就一下縮小了,但通過改造、綠化,景無疑更美了,蹬上超然樓大明湖美景一覽無余,之后,玉龍?zhí)?、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曲水亭街一網(wǎng)打盡。趵突泉也曾來過兩次,一次看到涌泉,一次泉眼枯竭,但現(xiàn)在的趵突泉整得相當可以,一是泉眼多,除主泉趵突泉外新出來很多其它泉眼,二是規(guī)模大,涌出的泉水連成大片,不再只是煮爐茗茶,簡直可以泡澡游泳,三是泉水清澈,一兩米深的泉池見個底不是問題,都說水清則無魚,但在趵突泉卻是例外:泉池里有大小不等的許多魚兒在歡快的暢游。曲水亭街也是濟南有名的一條特色街,街中間一條溪流潺潺而動,兩旁原住民的一兩層老屋鱗次櫛比,沿街各色商鋪琳瑯滿目,漫步其中不失為一種清閑,不知不覺間5個多小時、15km的路徒完了,再看軌跡其實完徒濟南古城(沿護城河)也就十多公里,但今天既環(huán)徒了大明湖,也把著名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和沿途的景點都看了,只是有點委屈了兩條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四面荷花三面柳,半城山色半城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天下第一泉/黃河入???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茶神?陸羽煮爐茗茶并據(jù)水質(zhì)分等,因此鎮(zhèn)江揚子江下的中冷泉被譽天下第一泉,無錫惠山腳下的泉被直接命為天下第二泉,此外濟南的趵突泉、杭州的虎跑泉也都是老子天下第一:自稱天下第一泉,于是就有了南虎跑、北趵突加中間中冷三個天下第一泉,它們與無錫的第二泉成了我國四大名泉,可能為避嫌趵突泉把天下兩字去了成:第一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來了泉城濟南才知道,要據(jù)泉的規(guī)模,那號稱天下第一、第二的都簡直弱爆了,也就泡泡茶而已,而泉城的趵突泉現(xiàn)在整得相當可以,就在認為這是泉中之王時,有濟南友人介紹:濟南的章丘區(qū)有個百脈泉公園,看了那里的泉這趵突泉的“第一”就要打引號了,不論是泉的規(guī)模、噴涌、水量、泉眼、形狀,那都是無與倫比的!呵,在河南碰到過會吹的,濟南人難不成也?趵突泉在一般認知里已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了,同城濟南沒聽說過還有比它更有名的泉啊?臨時決定調(diào)整行程,不惜繞道50多公里一定得去驗證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百脈泉景區(qū)地處濟南市章丘區(qū)匯泉路,公園始建于1986年(怪不得名氣不大,歷史短)總面積25公頃,擁有濟南五大泉脈之一的百脈泉。因山明水秀,群泉匯集,章丘區(qū)素有“小泉城”之稱,園內(nèi)有百脈泉、墨泉、梅花泉、漱玉泉、金鏡泉等著名涌泉十余處,主泉百脈泉清澈的池底有百十個細小泉眼在不斷地吐出一串串水泡,像及了一串串水晶球在碧藍的泉水中往上翻滾,墨泉泉眼口很大,噴出比籃球還大的泉水,高不下一尺溢出后匯入一渠,有一泉成河之美名,梅花泉在一片湖下成梅花壯分布,涌出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五個泉眼,慢飄的柳枝和快涌的泉眼,加上靜靜的亭臺水榭的忖托,煞是耐看!漱玉泉因明代詩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間瀑飛經(jīng)瓊,靜日如聞漱玉聲"而得名,與梅花泉相得益彰,就這些足以PK濟南名泉趵突泉了,只是地處稍偏又歷史短暫罷了,驗證完全OK??戳T百脈泉又到明眼泉公園,泉城濟南說是有五大泉脈,七十二泉,實在是看不過來,泉城真是不虛此名!曾有疑惑:省城中像濟南這樣的城市為什么直到2019年才有了1號地鐵,原來這跟“泉”也有關(guān):怕挖地鐵會破壞泉脈,但近幾年其它地鐵線已開始同時規(guī)劃設(shè)計施工,說明環(huán)評已過關(guā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增加的要看,原計劃的也丟不得,看罷泉連飯也顧不上吃就高速直奔5A級的黃河生態(tài)旅游區(qū),非常遺憾的是因天氣斷崖式降溫,海邊風力最大十級,游輪全部停航,不然可以坐上游艇在河海兩色交匯的地方轉(zhuǎn)上一圈(圖9)。入得景區(qū)寒風凜冽,昨日還是短打如夏,今日穿上羽絨還是打顫,坐近個把小時的景交去黃河入海口,沿途一個景點也沒人下,好些看大鳥的景點被狂風吹得一片荒涼,不見人影,連大鳥都飛不動躲起來了,人還下車干啥?到入海口下車匆匆一圈就返回,人在海邊迎風走得向前身傾20度,順風走就得小心讓風給吹跑了。還是入園口的鳥類博物館不錯,有點收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狂風吹停船,黃河入??冢此{黃間,且等下一回。?? ??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蓬萊閣/嶗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昨晚連夜趕到蓬萊倒不是為看今天仙境,再到蓬萊主要想去長島,不想一早發(fā)現(xiàn)渡船又因大風停航,且無復航日期,只得又改行程再到蓬萊景區(qū)打卡,上次來蓬萊還是40多年前,蓬萊的印象已模糊不清,再入蓬萊仙境猶如初進大觀園,一切均新鮮,只是后造現(xiàn)補的東西總沒有那種特有的濃重歷史感,爬上蓬萊閣,吹來的海風不僅讓人站立不穩(wěn),還颼颼的鉆進羽絨服使人發(fā)顫,匆匆打過卡便撤,要不是那不正經(jīng)的風本可以慢慢游覽。原想一路沿威海、煙臺而下,山東北部沿海還有幾個島想去,但如此大風船都停航,天又冷,又臨時決定往南走:奔青島哈啤酒去,于是飛馳200多公里先直奔嶗山,嶗山是我國第一批5A級景區(qū),也是沿海最高的山(巨峰海拔1100多),加上其深厚的道家背景和海市辰樓奇景,使嶗山以太清宮為主聞名于世,圖5是嶗山景區(qū)中新建的黃勃海分界標志。嶗山一圈下來安頓好住的又到棧橋拍日落,晚上繼續(xù)找小海鮮哈原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青島是一個可以又休又閑還能哈啤酒吃海鮮的地方,雖來過多次,但每次都目標明確、日程匆匆,來多了倒也差不多把該去的都去了,然而,唯啤酒哈過還要哈,海鮮吃過還想吃,所以這次以哈啤酒吃海鮮為主,本想再好好徒一下海邊,但突然的降溫和大風讓人不想再去戶外,而就想哈哈啤酒吃吃海鮮,也不管醫(yī)囑:啤酒加海鮮,尿酸必飆升,唉!滿足了食欲身體遭殃,而保護了身體食欲又不振,如何是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月13日,山東之旅因突然降溫提前結(jié)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不野的日子,也偶爾文鄒鄒一下,4月1日專門到上??茨遣焕账箛铱脊挪┪镳^珍藏展,古羅馬是一個超乎想象的絢爛世界,美棲息其中,就是日常生活用品也閃耀著精致的光芒,從貴族別墅、公共建筑中的壁畫到諸神、君主的雄偉雕塑,以及美之神阿佛洛狄忒(維納斯)的多重演繹,都展現(xiàn)了這種無與倫比的壯麗之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來自古羅馬的雕塑、壁畫、馬賽克畫、青銅器、玻璃制品等珍貴文物讓人震撼,也使人初步了解了古羅馬文明的精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4月16日,三兩好友相約溧陽挖筍,筍又名竹筍、毛筍、毛竹、竹芽、竹肉、竹胎、竹萌等。筍一年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筍、冬筍味道最佳,筍形狀呈下粗上尖的圓錐形,營養(yǎng)豐富,具有促進消化、減肥、潤腸通便、保護血管的功效。筍可與肉、禽、魚、蛋等葷料合烹,也可以與豆制品、食用菌、葉菜類等素菜同食,還可醋漬成酸菜,或做筍脯、筍干、熏筍干。單獨烹調(diào)還可做油燜筍,味鮮美、牙感脆嫩,為不可多得的輔助食材。但挖筍卻不是個輕松活,首先要會看,竹林里竹葉像厚毯一樣滿鋪,竄出很高的往往不是好筍,最好的是露出一指左右、尖尖頭上有綠葉的筍頭,但這種筍往往難以發(fā)現(xiàn),就是看到了,不是半天挖不出、就是攔腰挖斷,出了幾身汗,弄得腰酸背痛蠻力耗盡也就挖了幾個筍,再看當?shù)厝送?,找到筍頭先把周圍亂葉松土扒掉,再判斷筍的長向(根的走向),然后從根的方向挖土,挖至根部筍殼下白色筍根露出,瞅準根部一鋤,再輕輕一撬,一個完整的毛筍就起獲了,幾支煙的功夫一蛇皮袋的毛筍已挖好,而把一蛇皮袋的筍扛出竹林也不是個輕松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4月26日,去杭州四眼井村閑游并再徒龍井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茶園轉(zhuǎn)一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煙樹看一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瑯珰走一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夕陽咪一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5月6日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車,再排一個多小時的隊,面包界的掃地僧:Bagel-終于輪到我了,說真的,排隊這個把小時我一直低頭玩手機,不敢抬頭,因為在隊伍里都是年輕人,我是最年長的了??,為對得起這一路辛苦和尷尬,點單挑貨時我從未有過這么手硬,也不管吃得下吃不下:兩大盤,大不了打包。撐飽皮囊后該考慮如何消化了,不遠處的老城內(nèi)說是新出一條挺獲年輕人喜愛的貓街,那我就再蹭一次年輕唄,貓街其實是待拆遷的一條老街,為美化市容把兩邊用各種貓裝飾起來,漫步其中頗有特殊的味道,喜歡攝影的也可以出大片,一圈下來比排隊Bagel好多了,雖然年輕人居多,但老少也有,我也不用那么違和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6月28日騎行太湖邊的彩虹道,好久不騎已成焉了的大白菜---才60多公里就不行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7月初,2023上半年已渾渾噩噩地過去了,也沒出過像樣的驢,不出驢的日子總得干點啥,歷時半年多,從想法、構(gòu)思、整理、匯總、編輯、成稿、校核到插畫、封面、封底、書脊的設(shè)計,全部自己搞定,《我的戶外2017-2022》終于付印成書。又體驗了一把未曾有過的編輯工作,確實不易,編畫編到頭暈、排版排到暈頭…,校核到最后都讓我想起了徒EBC路上不變的炒飯炒面,看著就反胃了,故書中難免有錯漏失誤之處,加上文字功底差、攝影水平低,編輯更是大姑娘坐轎第一回,所以真有點勉為其難了,好在也是一種體驗、一種經(jīng)歷、一個收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8月9日是個特殊的日子,特殊的日子做了件特殊的事:滑了場雪!滑雪本平常,但對于一個南方的奔七老頭來說不可謂不特殊了,滑場基本都是年輕人的天下,我一老胳膊老腿的,摔一跤可不僅是鼻青臉腫的問題,更有骨折的風險,但新鮮的事總是對我有難以抗拒的誘惑,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上半年的目標完成了,隨著書的付印出版,人一下輕松了許多,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接下來該出去放松一下了,這次選定印度洋島國:斯里蘭卡。斯里蘭卡地處印度洋,靠近赤道,終年如夏,以農(nóng)林魚業(yè)為主,面積約與寧夏自治區(qū)那么大,人口2200多萬,2022年因經(jīng)濟崩潰,通貨膨脹造成國家破產(chǎn),去一個破產(chǎn)的國家旅行會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8月30日坐紅眼航班經(jīng)吉隆坡轉(zhuǎn)機到達科倫坡,首站尼甘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來尼甘布不得不看魚市,尼甘布的魚市是《Lonely planet》上推薦的景點之一,它是斯里蘭卡最迷人的漁村小鎮(zhèn),來魚市可以切身貼近當?shù)貪O民的生活,看著他們捕魚,曬魚,感受他們數(shù)百年以來未曾改變的謀生方式,領(lǐng)略別樣的市井風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早天沒亮起床,本想順帶看了日出去魚市,但濃云密布,便早早來到魚市,剛下車一股濃烈的魚腥味猛地撲面而來,對一個習慣陸地生活的人來說甚至有點猛的窒息,這里的魚市是斯里蘭卡第二大魚市,可以見到鯊魚、金槍魚、箭魚、石斑魚、蟹、蝦及許多叫不上名字的魚,于我算是大開眼界,最大的有三四百斤重、近3米長,從魚船弄上碼頭得5-6個壯年男人才搞得定,一般漁船下面都有冰庫,捕到魚即開膛破肚后放入冰庫,靠岸后再拖上碼頭,全是人工力氣活,漁民則夜里出海,凌晨四點多就趕回魚市,待天色已亮時,碼頭上已停滿各種返航的漁船,船員將船上捕撈到的魚搬上碼頭,在此期間,成群的飛鳥會盤旋在魚市上空,他們會盯著這些魚,尋找機會來一天一次的大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看完魚市再去曬魚場,小的魚捕撈上岸后即現(xiàn)場去頭和內(nèi)臟,男人負責殺魚,而女人則負責分類鋪曬,將它們做成魚干,今天不見太陽,否則魚按品種大小被分別布成不同的方陣,那場面密密麻麻、鋪天蓋地,相當宏大,著實驚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9月1日游覽斯里蘭卡國寶級景點:獅子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錫吉里耶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東北約170公里,獅子巖是錫吉里耶城的一座構(gòu)筑在橘紅色巨巖上的空中宮殿,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位于高約200米的“獅子巖”頂上,以錫吉里耶壁畫聞名于世,建于5世紀達都舍那王朝時期。與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柬埔寨吳哥窟和印度阿旃陀石窟齊名。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的世界級珍貴遺產(chǎn)之一。她既有澳洲艾爾斯巖的自然奇景,更有著化不可能為可能的人工奇跡,使每位初到的游客瞠目結(jié)舌、大嘆神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建于1500多年前的獅子巖是斯里蘭卡的國寶級景點之一,她用18年時間建造在橘紅色巨巖上的空中宮殿,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把皇宮建在空中的國家??罩袑m殿里,有國王的石質(zhì)寶座、蓄水池、宴會廳、議事廳、國王寢宮等殘垣斷壁的遺跡,據(jù)說在獅子巖四周的懸崖本有500多副彩畫,但現(xiàn)在僅剩下22副。獅子巖曾在叢林中被遺忘了一千多年,直到19世紀中葉英國探險家貝爾發(fā)現(xiàn)了它,而這座天上宮殿是如何建造的,至今也是考古學家津津樂道的話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這種地方無景交,門票雖需30美刀(老外),但并不覺“刀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頓太過豐盛的、讓我中餐都不太想吃的早餐過后,驅(qū)車直奔康提(Kandy)古城,以佛教圣地聞名于世,是辛哈拉國王統(tǒng)治時期的最后一個首都,在1815年被英國人征服之前,曾享有2500多年的文化繁榮。 康提建立于公元14世紀,位于斯里蘭卡南部中央,被生長著稀有植物物種的群山環(huán)抱,地處熱帶植物生長地帶。歷史上是行政和宗教中心,現(xiàn)為康提省省會所在地。雖然一度曾在16世紀被葡萄牙、17世紀被荷蘭占領(lǐng),康提一直保持著獨立地位,直到1815年終于被英國人征服。以后,康提一直保留著它作為斯里蘭卡宗教中心的地位,并且是一些原始佛教教徒朝圣的地方,康提古城海拔500米,林木茂密??堤岷卑队邪资瘶?gòu)筑的防御墻圍擋,其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處,在那里,坐落著該城市宗教遺址,包括王宮和佛牙寺。邊上的康提湖是建于1807年的人工湖,環(huán)湖一周是一條寬闊的林蔭道,歐陸風格的別墅在山巒中若隱若現(xiàn);滿眼濃綠,清涼濕潤的空氣令人精神煥發(fā),天若晴好,那水晶般明凈的藍天直看得人心醉,漫步在湖邊,或聽著湖中樹杈上的小鳥歌唱,或坐在湖邊安靜的地方閑談,是多么的愜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康提著名的佛牙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早再次到康提湖畔看了美麗的晨景便離開康提,到了斯里蘭卡,高山的錫蘭紅茶是一定要看看的,努沃勒埃利耶以其茶園、群山、瀑布、峽谷聞名,被譽為亞洲的花園城市,保留著許多英式建筑,因此也被稱之為英倫小鎮(zhèn),這里有著名的DAMRO TEA高山茶園,斯里蘭卡盛產(chǎn)的錫蘭紅茶就原產(chǎn)于此,一路盤山沿著茶田左拐右彎,山路坡倒是不急但彎多又急,加上右把子左道,我這老司機也有點怵,來到DAMRO TEA的工廠,剛?cè)胛輧?nèi)濃郁的茶香撲鼻而來,懂中文的錫蘭茶女帶我們參觀茶廠并介紹錫蘭紅茶的制作工藝,最后讓我們品嘗了由淡到濃的多種紅茶,當然最后我們也留下了銀子,這個流程不僅讓我想起了幾十年前帶著客人參觀絲廠購買絲織品的往事,如今角色反轉(zhuǎ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建于1894年的小鎮(zhèn)郵局因其粉紅色的外觀而被稱粉色郵局,已成眾多來斯里蘭卡游客的必打卡之地,郵局內(nèi)還保留著郵筒,并分國內(nèi)國際兩個,國內(nèi)郵筒每小時收取,可見現(xiàn)在還有相當?shù)泥]寄量,一邊有賣品部,可購買紀念品或挑上一張自己喜歡的明信片郵寄給自己,可寄出去容易,到了怕沒人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天不斷地下著雨,原行程只能調(diào)整,來錫蘭幾天了,每天離不開咖喱,怕再連著吃會反胃,于是利用雨天,干脆去菜市場、超市,買了食材,找一個可以開伙的民宿,心心定定搞上一頓原汁原味的家鄉(xiāng)菜,有窗外山景作陪,有啤酒作伴,此等光景夫復何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9月4日,本來今天的計劃是徒步十多公里的霍頓平原國家公園(Horton Plains National Park),?她位于斯里蘭卡中部高地的保護區(qū),海拔2,100-2,300米,是馬哈威利河、凱拉尼河、瓦拉維河等河流的發(fā)源地。公園內(nèi)植被豐富,生物多樣,最常見的大型哺乳動物是一種水鹿。它是斯里蘭卡的重要生態(tài)旅游區(qū)、世界自然遺產(chǎn),也是斯里蘭卡唯一一個允許游客徒步的國家公園?;纛D平原是一個美麗、安靜、奇特的地方,它在斯里蘭卡第二高峰與第三高峰的的山腳下,被原始草甸覆蓋,野生動物的種類多樣,非常適合徒步旅行?;纛D平原于1969年建立自然保護區(qū),1988年建立國家公園,201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纛D平原國家公園是斯里蘭卡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據(jù)說世界的盡頭就在這里。遺憾的是清晨起來一場不小的雨一夜未停,且還在繼續(xù),看著天漸亮并變成金紅色,期望雨能停,所以依然出發(fā),但到霍頓公園門口雨依然下得透密,沒有一絲要停的意思,而在這樣的雨中僅靠一把雨傘要徒步三個多小時依經(jīng)驗是肯定不行,輕則濕身重則感冒,且雨霧中也看不到啥景,只得作罷,于是改去九孔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斯里蘭卡九孔橋歷史悠久,它建造始于20世紀初期,由當時的英國殖民政府建造,是連接科倫坡和卡達拉甘納市康提之間的鐵路線路。這座橋因其建造的復雜性和美麗的自然環(huán)境而著名,是斯里蘭卡最受歡迎的旅游勝地之一。九孔橋得名于其九個拱門,是由磚和混凝土建造而成的,除了鐵軌,橋身其它部位沒有使用任何鋼筋,都是用水泥砌筑磚塊石塊而成。(右圖2霍頓公園門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斯里蘭卡雅拉國家公園有小肯尼亞之稱,看過許多非洲野生動物的片子,驅(qū)車在廣袤的自然保護區(qū)與野生動物相互狂野追逐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體驗,今天就在小肯尼亞體驗一把,雖然看到了一些野生動物,追逐過程也大體相似,但其規(guī)模遠不能與非洲相比,稱小肯尼亞也名副其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斯里蘭卡原始紅樹林生長在馬度河水域,這里河道開闊,植物繁茂,特別是馬度河中心地帶,有二十多個大小島嶼,這就讓馬度河看起來不像河流更像湖泊。紅樹林一般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qū),是一種海岸特有的植物群落。它表面看去并不是紅色,而是全年碧綠青翠,但剝了紅樹干的粗皮,細皮和本木都呈鮮紅色。它們適宜在海洋和陸地間的灘涂和淺灘處生長,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一種特殊生態(tài)系統(tǒng),被稱為海岸衛(wèi)士。紅樹林樹根繁殖得鋪天蓋地,樹干上齊刷刷的掛滿了根藤,在紅樹林中穿行,感覺像是進入了原始森林,有點像叢林地道戰(zhàn),纖佰縱橫的林子如厚實的籬笆,在水中立起一道道銅墻鐵壁,這里的紅樹,根和枝干相連,盤根錯節(jié),奇形怪狀,陰森森,黑黢黢的,讓這些水道顯得神秘而幽深。游艇駛出紅樹林隧道,兩岸椰子樹搖曳,綠樹成蔭,在樹林的掩映下可見些小村,是極致的熱帶風情,途中還有賣水果和飲料的水上商店,河道里偶有織網(wǎng)和垂釣的漁夫,游艇還會靠上小島,讓你了解肉桂是怎么來的,還有劃著獨木舟的漁姑帶著鱷魚仔會靠近游艇讓你撫摸可怕的鱷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除了雪,這里擁有一切。這是馬克.吐溫對斯里蘭卡自然與人文景觀的高度評價,擁有美麗迷人的海濱、物種豐富的森林、青翠茂盛的茶園、古老神秘的古城,豐美富饒的自然,以及多元獨特的歷史與文化,斯里蘭卡不愧是“世界最美麗的島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9月6日,加勒古城一個由葡萄牙人始建于16世紀的古城,經(jīng)荷蘭、英國等殖民者幾百年的經(jīng)營形成現(xiàn)在規(guī)模,古城不大,轉(zhuǎn)一圈不過一兩公里,城內(nèi)一百多年的古建筑比比皆是,粗大的古樹也不鮮見,原住民的各色民居櫛比鱗次,店鋪以飯店、咖啡屋、珠寶店、民宿酒店為主,據(jù)說疫情前還是很熱鬧的,但現(xiàn)在像是清凈了許多,可能也正因人少了,物價貴了幾倍,本想來此充當一回土豪,結(jié)果高物價撕掉了“豪”的外套,盡剩下“土”了。來斯里蘭卡正逢雨季,時不時的雨不僅沒了太陽,更隱去了許多美景,既來了這原汁原味、自然延續(xù)、沒有絲毫被開發(fā)的古城何不多住兩晚,慢慢享受這古樸、純凈、自然又充滿歷史文化韻味的小城,雨隙漫步古城,間或咖啡店小歇是再愜意不過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