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北京煤礦院發(fā)小們勾起的回憶(二)—高考、大學(xué)、工作、退休

安逸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0x1kiho"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北京煤礦院發(fā)小們勾起的回憶(一)—北京記憶、移居河南</a></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一段回憶的時間跨度是很長的,四十多年歷經(jīng)高考,遠赴重慶上大學(xué),大學(xué)畢業(yè)分配到濟南工作,到退休,到現(xiàn)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高考</b></p><p class="ql-block"> 1977年九、十月份,傳來恢復(fù)高考的消息,我開始并沒有意識到這意味著什么,也沒覺得自己應(yīng)該參考,父親卻說機會來了,否則高中畢業(yè),咱們這樣的普通家庭怎么解決工作問題呢?,F(xiàn)在想想,我當(dāng)時按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沒經(jīng)過社會的毒打”~</p><p class="ql-block"> 沒忍住去網(wǎng)上查了一下當(dāng)年恢復(fù)高考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77.10.12,宣布恢復(fù)高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鄧小平與恢復(fù)高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77.10.21的人民日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鄭州一中老師通知可以回學(xué)校參加補習(xí)班復(fù)習(xí),不過父親沒讓我去學(xué)校參加集體復(fù)習(xí),他覺得以我當(dāng)時的程度,沒針對性的一鍋燴,復(fù)習(xí)效果肯定不好——我那會兒物理一塌糊涂,電學(xué)連串并聯(lián)都搞不清楚~最終父親承擔(dān)了我的高考復(fù)習(xí)輔導(dǎo),我的高考復(fù)習(xí),父親做的題目比我還多——他做了以后分類,再讓我做。</p><p class="ql-block"> 1977年高考是12月,我在16中考試,考后接到了招生辦征求意見的通知,擬錄取河南農(nóng)學(xué)院畜牧獸醫(yī)專業(yè),父親不同意去這個專業(yè),于是放棄;后來又接到鄭州師范學(xué)校(可能是這個名字)物理專業(yè)通知書,也放棄了~那年還沒有不服從分配第二年限制報考的規(guī)定,所以我就有了第二次高考。其實鄭州師范物理專業(yè)錄取了我們一個一中同學(xué),好像是776班姓周的女生,她開學(xué)后看到名單還輾轉(zhuǎn)打聽“為什么李寧沒來報到”,這位同學(xué)在校時肯定對得上號的,只是現(xiàn)在忘了姓名了。</p><p class="ql-block"> 在父親輔導(dǎo)下又復(fù)習(xí)了半年,1978年7月份第二次參加高考,這次考場居然是在高中母校一中,有一門忘了是什么課,監(jiān)考老師有周曼的大姐周萍。我弟說我這一年高考分數(shù)是全區(qū)第二,我自己卻完全不記得這回事。</p><p class="ql-block"> 這次考試數(shù)理化成績就比77年強很多了,畢竟有半年時間系統(tǒng)的梳理了,語文非父親所長,也不太知道從何復(fù)習(xí)起,最后考的還不錯,全靠平時看書多的底子(早早就看成了近視眼);頭兩年英語不計成績,所以放棄,我78年英語考了8分,后來大學(xué)入學(xué)英語課分快慢班時,來自重大的那位文雅又慈祥的女老師問過我高考英語成績,我很小聲告訴她的??,可是結(jié)果還是被分到了快班,看來我分班考試考的還不錯(老師非常nice,沒有公布成績),后來我在她的課里考過年紀(jì)第二,算是沒有辜負她老人家的“高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時填報志愿是盲填,先報志愿后知道分數(shù),因為對北京的歸屬感,我兩次高考重點非重點都報了不少北京的學(xué)校,北郵、北鋼、鐵道學(xué)院、石油學(xué)院(其實搬到東營去了)…再就是四川的學(xué)校,畢竟母親的老家是四川,雖然有聯(lián)系的親戚也不多了 。</p><p class="ql-block"> 78年錄取的是重慶建筑工程學(xué)院“港口與航道”專業(yè),這個專業(yè)也是父親給選的,他覺得港口專業(yè)分配到小地方的概率低。后來到校后,班里很多同學(xué)都說沒選這個專業(yè),是被改來的,我還心想不會只有我是主動選擇來的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考復(fù)習(xí)開始,與同學(xué)和發(fā)小們的聯(lián)系就更少了,確實像楊平說的,那個年代男女同學(xué)交流本來就少,就算同學(xué)幾年也是陌生人的大有人在,而就此不見的也不稀奇。</p><p class="ql-block"> 我在高考復(fù)習(xí)階段,跟翁華民的接觸比較多,不知道發(fā)小們還記得她嗎?她父親是煤礦院總工翁士超,不過她在鄭州呆的時間短。我家和她家都是三樓,隔窗相望,大姨還經(jīng)常說你看翁華民還在復(fù)習(xí)呢,你也好好學(xué)哈~我倆得到高考分數(shù)后,還被街道辦抓差拿著表格去單位普查計劃生育,現(xiàn)在想想好尷尬。后來她考入了中南礦冶學(xué)院,就此失去聯(lián)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學(xué)</b></p><p class="ql-block"> 1978.10,離開鄭州到重慶開始大學(xué)生活,北京始發(fā)經(jīng)鄭州到重慶的T36次,記憶深刻,坐了四年,單程36小時,過路車沒座位,沒有人少的時候,爬窗戶、坐過道、站廁所門口都經(jīng)歷過……</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去學(xué)校,那么遠的路程獨自出門,家長也沒有送過去,那會兒壓根兒就沒有那個概念。當(dāng)時在車廂遇到個河北同校新生,父母還拜托互相照顧,后來在學(xué)校再遇到,我已經(jīng)不記得人家是誰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重慶建筑工程學(xué)院學(xué)校大門和操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入學(xué)三個月,在紅巖紀(jì)念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與同班女同學(xué)在紅巖紀(jì)念館。工科院校,全班36個同學(xué)只有7個女生,來自四川、湖南、廣西、河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個時期的大學(xué),學(xué)習(xí)機會來之不易,學(xué)習(xí)氣氛濃厚,而且正值思想逐漸開放、對外交流伊始,我在大學(xué)里第一次聽鄧麗君,第一次看美劇:大西洋底來的人和加里森敢死隊(一個特小的黑白電視數(shù)十人站著圍觀),第一次滑旱冰,第一次跳交誼舞,第一次沿長江坐船順流而下,第一次沒回家過年,還有平生第一次考試跨60分及格線(材料力學(xué),那位老師課講的忒差,全班都不愛聽??,對不起吐槽老師了)……集體生活不能算第一次,畢竟咱上過全托幼兒園哈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歌樂山的班級活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1年暑假,四川發(fā)生特大洪災(zāi),交通癱瘓,放暑假回家被阻在成都,于是和同學(xué)一起去了樂山和峨眉山,這是大學(xué)期間唯一一次旅游了,畢竟那會兒是伸手黨,生活費之外不好意思再跟家里要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杜甫草堂、樂山大佛、峨眉山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年大學(xué)期間,寒暑假回鄭州跟中學(xué)同學(xué)還是有過相聚的,煤礦院發(fā)小(兼同學(xué))就只有胡曉蓓有聯(lián)系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鄭州市黨校跟新密礦中同學(xué)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跟鄭州一中同學(xué)留影(這是在哪來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鄭州碧沙崗公園那會兒叫勞動公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2年7月大學(xué)畢業(yè),河南當(dāng)時沒有港口航運,分配去向里沒有河南,我被分配到山東省交通廳,還將面臨二次分配才能落實到具體單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學(xué)畢業(yè)全年級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中畢業(yè)前我跟775班山紅紅、777班劉紅交往較多,77年山紅紅考入已搬遷到山東東營的北京石油學(xué)院,去東營需到濟南轉(zhuǎn)車,所以82年8月我去山東省交通廳報到時,山紅紅暑假返校跟我一路同行一直陪我到單位。我倆的聯(lián)系到書信和電話方式銜接的年代也中斷了,直到前幾天才又通過一中同學(xué)加上了微信,其實現(xiàn)在一個在濟南,一個在青島,相距三百公里。</p><p class="ql-block"> 在山東省交通廳報到時征求我的意見想去哪,我直接說想去設(shè)計院,其實我連設(shè)計院在哪里都不知道,哪像現(xiàn)在,信息都是透明的,上網(wǎng)一搜盡在掌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工作</b></p><p class="ql-block"> 分配到山東省交通規(guī)劃設(shè)計院,在這個單位我一直工作到了退休,幾次工作變動也只是在院內(nèi)科室之間,我學(xué)的是港航專業(yè),在設(shè)計院工作經(jīng)歷了港航、路橋、技術(shù)管理、規(guī)劃、工程經(jīng)濟等。八十年代中期,山東高速公路建設(shè)啟動,九十年代中后期快速鋪開,我們單位全員都轉(zhuǎn)去從事高速公路勘測設(shè)計,畢竟投資大、收益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3年在山東工作后參加海上測量,是我第一次見到大海,當(dāng)時很有點小激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港口建設(shè)必須海測(深度),需要陸海聯(lián)動,我主動要求上船測量(初來乍到,對海的好奇心盛),于是每天乘雇的漁船在海上穿梭了四十天(每天晚上下船回陸地),后來聽說,漁民其實不太愿意女性上船的~</p><p class="ql-block"> 這張工作照后來被同事們笑評“像仨地下接頭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活不會一直順利,1984年,我家遭遇變故:父親確診白血病,當(dāng)時在省人民醫(yī)院住院,那個年代沒有護工,單位雖然派了人陪護,但也只能是陪著,母親一個人送飯、值夜班實在忙不過來,煤炭院出面向我們單位給我辦理了“借調(diào)”,方便我在鄭州長期照顧父親。</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白天我陪護,晚上母親值班,弟弟做飯的好手藝應(yīng)該就是那時候練出來的。當(dāng)時的醫(yī)療水平遠不如現(xiàn)在,骨髓移植技術(shù)都還沒有,父親在醫(yī)院住了一年多,也曾緩解,但還是在1985年不治離去。這對我們家是巨大的打擊,我當(dāng)時真有天塌的感覺,因為到那時為止,我人生的重大決定都是父親給做的,時隔多年,當(dāng)時的哀痛化成了長久縈繞在心頭的回憶惦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父親去世時煤礦院在河南日報發(fā)的通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實我對父親的更多了解已經(jīng)是在他身后了,因為處理房產(chǎn)去單位查印檔案,才知道父親曾是黃埔18期結(jié)業(yè),參加過抗日豫中會戰(zhàn)后又作為中國遠征軍參加印緬抗戰(zhàn),他在汽車兵團,他會開車!當(dāng)時吃驚的程度至今猶在眼前。這完全符合我父親的性格,謹慎異常,從未跟我們談?wù)撨^他的家庭和經(jīng)歷,因為這樣,雖然在五六十年代屬于“出身不好”,卻沒有讓家庭受到大的沖擊,全得益于父親謹慎小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為人處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krzzjn.com/show-1230-140708.html" target="_blank">激情歲月—— 憶“戰(zhàn)干四團” (口述/王建)</a></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后來查到的曾經(jīng)是我父親中學(xué)同學(xué),后一起奔赴抗戰(zhàn)的山東籍老人王建的回憶,老人家是青島最后一名《中國遠征軍》老兵,他的回憶錄里面有提到我父親名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述鏈接文章截圖了一部分,有老父親經(jīng)歷的證明,留作紀(jì)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7年,跟同事在單位門口,這三位同事都跟我共事了三十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2年,單位引進的第一臺四通打印機,正在練習(xí)使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們有時需要現(xiàn)場設(shè)計,這是在山東萊州招待所里搞設(shè)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96年,在哈爾濱培訓(xùn),去了大慶石油管理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從高速公路建設(shè)進程加快,單位的加班就成了常態(tài),大概是2003以后,除了春節(jié),就沒有休息,每天晚上都得加班到十點,干規(guī)劃時曾經(jīng)有一次48小時沒合眼……一度被吐槽的996比起我們真是弱爆了,我們是007??</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辦公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去現(xiàn)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與不同的同事共事,也干過好幾個專業(yè),拿了幾個執(zhí)業(yè)證,進入山東省和交通部評審專家?guī)?,這就是職業(yè)生涯,幾十年忙忙碌碌,平平淡淡,轉(zhuǎn)瞬即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在2003年迷上了戶外,這對我這個體育課都想逃課的人,的確讓熟悉的人都覺得吃驚。從去國家登山隊培訓(xùn)開始,結(jié)識了一幫志同道合的山友,開始了徒步和雪山攀登,只是遺憾2004年身體出了問題,不過我本來就是體驗派,手術(shù)后又上過五千米,<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后來又玩了一陣騎行,一念即起,想做的事就都做了,</span>知足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戶外活動紀(jì)念</p><p class="ql-block"> 上到下,左到右:青海玉珠峰、四川雀兒山、昆侖山口、新疆慕士塔格峰下、國家登山隊?wèi)讶峄?、新疆慕士塔格峰六千米山上、貢嘎轉(zhuǎn)山、北京門頭溝攀冰、四川半脊峰山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變故總在順利的時候悄然到來,2004年在單位的常規(guī)體檢中我被發(fā)現(xiàn)甲狀腺惡性腫瘤,那時我每周跑四個10km,狀態(tài)前所未有的好,然后,一切戛然而止,手術(shù)、休養(yǎng)……自那以后,心境有了很大的變化,工作不再作為生活的重心,毫不保留的帶學(xué)生,盡早放手不插手,畢竟生活可以不止于一種狀態(tà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退休</b></p><p class="ql-block"> 2014年,我沒有跟大部分高級職稱同事一樣工作到六十歲,<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55法定退休年齡即辦理退休,一是我們單位即將改制,二是考慮母親高齡需要不時的陪伴,再者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我還有個走遍世界的夢(遺憾阻斷于疫情和身體狀況,那就走遍中國吧),所以毫不留戀的離開了職場。</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退休時,和幾個同事聚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差不多兩三個月來鄭州一趟,陪母親一兩個月再出去旅游,濟南—鄭州之間的火車坐了無數(shù)次,今年初乘坐剛通車的濟鄭高鐵來鄭,路上感慨:這趟線跑了四十多年,從綠皮車、k字頭到繞行徐州的高鐵,終于坐上了直通高鐵了~</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跟鄭州一中同學(xué)的聯(lián)系更多,煤礦院發(fā)小們也重新有了聯(lián)系,2016年,大家終有機會話聚,也是重新“認識”,畢竟年輕時交流很少,幾十年來又幾乎沒有聯(lián)系。</p><p class="ql-block"> 發(fā)小兼同學(xué)胡曉蓓九十年代去過山東,在濟南都到了距離我單位三站地的地方,卻不知道我在哪里,那個時候的通訊手段匱乏,錯失在濟南相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16年發(fā)小們兩次聚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楊平的回憶文里說自己懷舊意愿在逐漸變強,也說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人樂于回憶過去,有人不愿意回憶過去。我覺得我屬于不常憶舊的那種人,我弟弟就說我之所以不怎么記得舊事,就是因為不愛回頭只往前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但這一次,卻寫了兩篇啰嗦的回憶文,還翻了老照片,全拜楊平所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其實很感謝楊平起的這個回憶的頭,要不然,我可能一輩子不會回想并敲下這些文字。不過我寫的已經(jīng)偏離了楊平的初衷:回憶我們發(fā)小間的過往和現(xiàn)在,但是回憶一旦開始,就開閘了,想到哪寫到哪也是可以的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初發(fā)小們的相聚我因為身體原因沒能參加,照片我也存在這里一份。大家從北京到河南的緣分,沒有因為幾十年不同的人生軌跡而走散,是一種幸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祝愿大家順?biāo)彀部?,有緣再相?lt;/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