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秘魯?shù)靥幠厦乐拗形鞑浚前驳谒股矫}中部,南太平洋西岸一個重要的拉美國家。源于那里的中古時期安第斯-印加文明史與東半球(舊世界)的幾大古文明一樣都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它是新世界里獨立生成發(fā)展起來的“原始文明”,并不是其他文明的衍生物。唯一遺憾的是安第斯-印加文明從來沒有自己的書寫文字以及書寫的歷史。人們的相互溝通采用印加各地流行的口頭語言,其中最廣泛使用的語言是Quechua,至今還在不少地區(qū)使用。在地理方面也很有特色,西部太平洋沿岸主要是干旱的沙漠化區(qū)域,而東部則是多雨的安第斯山和亞馬遜熱帶雨林。原來計劃去年初去那里,由于當?shù)乜棺h政府的動亂而取消。幾個月后形勢穩(wěn)定下來,即訂了今年2月份的10天旅行活動。</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旅行路線很簡單,主要停留三個地區(qū):利馬,Cusco - 印加帝國的首都 (加上附近的Urubamba小鎮(zhèn),離秘魯聞名遐邇的15世紀印加帝國遺址Machu Picchu 不遠)和隔著Titicaca湖與玻利維亞相望,海拔3,800多米的Puno。除了利馬到Cusco和從Puno回利馬是乘坐拉美航空公司的航班,大部分時間是在安第斯山脈高原上坐著旅游大巴,旅途包括大半天在Machu Picchu。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在3,4千米多的高原上旅行,有機會看看自己的高原適應能力,直接體驗當?shù)孛袼罪L情。去年底在南極洲探險游輪Roald Amundsen上聽一位去過秘魯?shù)捏H友說,她當時高原反應很厲害,后悔沒準備及服用抗高原反應的藥。所以我們啟程前做了些準備,請自己的醫(yī)生開了處方藥Azetazolamide,后來整個游程中感覺還挺不錯,沒什么特別的不舒服,值得向朋友們推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順利到達利馬酒店后的第二天,即跟著導游去市中心,轉了一圈后,覺得還不如我們自己十天后回家前去利馬市中心街頭自行游更有意思,故將這部分留待下集另外與朋友們分享。</b></p> <h3><font color="#167efb"><b>傍晚時分,參觀利馬的Larco Herrera 博物館并在博物館餐廳內進晚餐。</b></font></h3> <h3><font color="#9b9b9b"><b>館藏的珍品涵蓋一千多年前比印加帝國更加早的南美洲原住民部落奇莫王國(或奇莫帝國)的文物。該文化興起于公元 900 年左右,后來于 1470 年左右被印加帝國征服,比西班牙人抵達該地區(qū)早了 50 年。 奇莫是當時那里最大的王國,擁有 1,000 公里(620 英里)的海岸線。</b></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b>夜幕下,博物館內的花園。</b></font></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第二天上午花一個多小時從利馬飛抵Cusco。那個古印加帝國的首都位于海拔3,400米的安第斯高原,下機后在機場時有的驢友馬上有比較明顯的高山反應。幸好我們這個行程沒有讓大家當天在那里活動,而是先去海拔較低的Urubamba (2,800米),這樣給大家一個適應過程,以便在生理方面能慢慢適應高原低氧狀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去Urubamba的路上,在秘魯當?shù)貛准胰思液祥_的一家似合作社的地方參觀,購物和午餐。第一次見識秘魯人的文化,飲食,雖說都是為國際游客準備的,大家還是都覺得既新鮮又好奇。</b></p> <h3><br></h3> <font color="#ff8a00"><b>上圖大門頂上有兩個小小的牛,是早期西班牙殖民者來這里后要求在民宅屋頂上擺放的雕塑,說是為圖吉利。門口的兩個秘魯女士身著民族服飾在迎接我們這些觀光客。</b></font> <h3><font color="#b06fbb"><b>這里對觀光業(yè)顯然非常重視。這位秘魯女孩子的英語很流利,介紹了當?shù)貧v史上印加帝國前就遺傳下來的手工藝品制作工藝,特別是金銀器件的制作工藝,很有特色。秘魯和其他拉美國家的當?shù)厝烁敢庥谩鞍驳谒刮幕?,而不是用“印加文化”來描述他們的歷史。確實,在西班牙殖民者到來之前的15世紀和16世紀初,印加帝國統(tǒng)治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爾以及部分智利,阿根廷的近一百年間,一度國力強大,但是在印加帝國成氣候前的漫長歲月里,安第斯山區(qū)的原住民已經將很多當?shù)卦嫉拿袼孜幕l(fā)展到了相當進步的程度。例如,"Inca Cross"原來就是“Andes Cross”,又叫“Chakana",在那個地區(qū)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b></font></h3> <p class="ql-block"><br></p> <font color="#39b54a"><b>午餐時分,門口迎接我們的秘魯大嬸笑嘻嘻地端出來一盤當?shù)厝艘呀洺粤藬?shù)世紀的“美食”-烤豚鼠(Guinea pigs)讓大家見識,拍照和品嘗。乍一看有點像中國人愛吃的烤乳豬。這道菜,通常是當?shù)丶依锶藶樽约旱囊恍c?;顒佣觯綍r是舍不得吃的。這個動物原來就是產在南美洲的這一帶地區(qū),如同其他家畜,這里的原住民家庭飼養(yǎng)豚鼠作為肉食動物已經有近千年歷史,我們這些外來的觀光客卻覺得這道菜很不尋常。</b></font> <font color="#b06fbb"><b>讓人不忍下筷的是在主人家的廚房角落,居然看到飼養(yǎng)著幾個豚鼠(下圖),模樣好逗人喜愛。不知道是不是原來它們中間的一個成了今天的盤中餐?狠心嘗了一小塊,口感似雞肉或者兔肉。</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午餐后上車前,大家被幾頭圈養(yǎng)的駝羊所吸引。秘魯?shù)鸟勓蛎劽?,到那里后才知道駝羊有四個大的種類(下圖,攝于后來去Cusco 的一家駝羊毛服裝飾品店):Alpaca(產毛最多,最普通);Vicu?a (駝羊毛最珍貴,產量最少,價格昂貴,被視為秘魯國寶,其駝羊毛均由秘魯國家統(tǒng)一收購銷售), Llama 和 Huanaco。</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網上中文關于駝羊分類的說明。</b></p> <h3><br></h3> <font color="#ff8a00"><b>上下圖中的兩種駝羊分別是Vicu?a和Alpaca。</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燕麥,大麥或者青稞苗是駝羊和豚鼠最愛吃的。駝羊適宜生長在高海拔區(qū),是秘魯以及鄰近幾個國家特有的家畜。不過現(xiàn)在不少國家都引入飼養(yǎng),包括美國和中國的新疆。</b></p> <font color="#39b54a"><b>下午行車一個小時左右我們到了離Cusco 40多公里位于Sacred Valley(圣谷)的 小鎮(zhèn)Urubamba,入住酒店。和街上的房子相比,酒店里的客房和花園好像是世外桃源。</b></font> <font color="#167efb"><b>到圣谷的第二天上午,參觀了附近的兩個景點,覺得有些意思。</b></font> <font color="#ff8a00"><b>上下這四張照片是離圣谷20公里Maras 的一個歷史悠久的鹽場,自15世紀的印加帝國時期前就一直在使用。幾百萬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海洋,如同喜馬拉雅山脈,地殼運動導致這里海底上升。從山上流下的水含豐富的鹽分,其中有其他對人體有益的元素,其品質堪比喜馬拉雅鹽。目前這里有大大小小三千多個鹽池,擁有這些鹽池的家庭組織成合作社性質的企業(yè)。目前是雨季,到了3,4月份后的近半年干旱季節(jié),他們每天會來鹽池里收鹽。這是勞動力強度很大的活,因為要保護辛辛苦苦建成的鹽池,不能用牲口幫助運輸,全部得靠人力,在烈日下一袋一袋的往外扛。</b></font> <font color="#b06fbb"><b>藍天白云下山谷里的幾千個鹽池,看上去分外壯觀。到干旱時節(jié),一片潔白,更是美不勝收。在禮品店買了幾袋Maras鹽,也是對當?shù)厝诵燎趧谧鞯闹С帧?lt;/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Maras 附近的Moray 是秘魯?shù)囊惶幙脊胚z址,位于海拔約 3,500 米(11,500 英尺)的高原上。這塊地初看像是希臘露天劇場,經考察研究,人們確定這個地方在印加時期被用于農業(yè)研究,土壤是從不同地區(qū)運來的,用于幫助在梯田的不同高度種植農作物。梯田層之間的溫差創(chuàng)造了微氣候,類似于現(xiàn)代溫室中所實現(xiàn)的環(huán)境。所以說印加時期那里的人們是很聰明的,他們的努力嘗試,使得當時的農耕科學和文明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極大地豐富和發(fā)展了那里的農作物,很多南美洲特有的蔬菜糧食品種是在那里得到開發(fā)和普及的,以土豆為例,就有三千多個品種。秘魯?shù)挠衩滓彩瞧贩N繁多,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我們在秘魯吃過從未見過的碩大顆粒玉米,口感好極了!</b></p> <h3><font color="#ff8a00"><b>上下圖中間的方塊地是原住民用作祈禱的地方。</b></font></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下午去著名的Ollantaytambo古跡遺址。15世紀印加帝國時期,那里是Pachacuti皇帝的皇家莊園,他征服了該地區(qū)?并建造了城鎮(zhèn)和儀式中心。在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秘魯時,它是印加抵抗運動的據點,如今是印加遺址和重要的旅游景點,并且是位于著名的印加古道四天三夜徒步旅行時一個重要的中途停留休息站點。</b></p> <font color="#167efb"><b>由于海拔高,從山腳下一直徒步沿著梯田邊的階梯爬到山峰頂,在低氧情況下登高對很多人是蠻挑戰(zhàn)的。團里的不少美國老人居然都能挺下來,不容易!</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傍晚,我們分兩批去兩家當?shù)氐拿佤斵r家品嘗他們的家常菜。我覺得他們是非常盡心盡力的,除了烤雞有些干的感覺,其他幾道菜都挺好,我特別喜歡玉米和南瓜湯。觀光客的錢對他們很重要??此麄兊纳顥l件,用木柴做飯菜,也沒有煙囪,整個廚房都被煙熏得黑乎乎的,和我70年代在安徽淮北插隊的那些日子和那時當?shù)剞r民的生活情景何其相似!和同桌的老美驢友聊起那些日子,都覺得我半個多世紀前的經歷令人不可思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盡管大家都在祈禱,可是老天還是不作美,早上我們從Urubamba坐近一小時觀光火車,抵達Machu Picchu時開始下小雨,到了山里雨點更密了。</b></p> <font color="#39b54a"><b>Machu Picchu 小鎮(zhèn)火車站建的很精致,所有游客都在這里下車,開始徒步進入園區(qū)。</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Machu Picchu (馬丘比丘)是一座 15 世紀印加城堡,位于秘魯南部 2,430 米高的山脊上,其海拔比Cusco低很多。它通常被稱為“印加失落之城”,是印加帝國最熟悉的標志,和中國的長城一樣,被投票公認為新的世界七大古文明奇跡之一。印加文明沒有書面語言,自西班牙士兵殖民者來到此地,印加帝國</b><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滅亡后,原來居住在此地的幾百個原住民自行離開,去其他各地繼續(xù)生活。從 16 世紀末到 19 世紀,這個遺址一直是野草叢生,被掩埋在土里,沒有歐洲人訪問過該遺址。直到19世紀中期這里才被重新發(fā)現(xiàn),并開發(fā)成現(xiàn)在聞名全球的印加古文明遺址,并于1983年被列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自從修建鐵路后,來這里觀光是很方便的。</b></p> <p class="ql-block"><br></p> <font color="#39b54a"><b>雨中的Machu Picchu遺址,別具一番風情,和我們2017年秋天在黃山時的景色有些相似。</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大規(guī)模的梯田,顯示了那時這里農耕文明的發(fā)達程度。遺址的古建筑中不乏神廟,住宅,庫房,等日常生活的地方。那些建筑物采用的大塊巖石以及采用的堆砌技術也令人印象深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回到Machu Picchu 小鎮(zhèn)時天開始放晴了。鎮(zhèn)上街里到處是餐館酒店和禮品店,世界各地來的游客在此吃喝玩樂,對秘魯經濟的影響是可以想象的。餐館的午餐也不貴,每人15美元就可以吃得不錯。</b></p> <font color="#167efb"><b>完成了圣谷附近以及Machu Picchu 的行程后,我們回到了秘魯和印加帝國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城市Cusco。從 13 世紀到 16 世紀西班牙殖民者來到前,這座在海拔3,400米的安第斯高原之城一直是印加帝國的首都,直到1530年左右,有數(shù)萬大軍的印加帝國居然被僅有160多名士兵的西班牙 殖民者利用兩個爭權奪利的王子之間的矛盾,而輕易攻克征服。而對早期西班牙殖民者的一些極其殘忍的做法,當?shù)卦∶竦暮笠嶂两癫荒茉彙?983年,Cusco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b></font> <font color="#ff8a00"><b>早晨的市場,路邊的攤販大部分都是婦女。到處是新鮮的蔬菜水果,鮮花和草藥。</b></font> <font color="#b06fbb"><b>在一個室內市場里,各種各樣的商品,琳瑯滿目。而且攤主大都也是女性。在賣肉的地方,還有賣整個牛頭羊頭和其他內臟的,和國內以前的菜市場很相似。</b></font> <font color="#b06fbb"><b>秘魯有不少很不錯的餐館,有的還排名在世界著名餐館的前列。在利馬有一家名叫Central Restaurant 的餐館,訂位經常很難,甚至需要一年前就得預訂。</b></font><div><font color="#b06fbb"><b>我們在Cusco的第一天觀光行程中午,去市中心廣場邊的一家餐館觀賞了廚師的烹飪表演,做的奶油蘑菇蠶豆湯真不錯??!</b></font></div> <font color="#ff8a00"><b>中午吃飽喝足后,繼續(xù)游覽Cusco。建在市區(qū)北郊山坡上的Sacsayhuamán城堡下一片草地上,突然看到來了一群駝羊,大家一下子興奮起來。其中的一頭母駝羊帶著她的兩頭小駝羊特別惹人喜愛。</b></font> <font color="#39b54a"><b>小駝羊顯得萌萌噠??。</b></font> <font color="#b06fbb"><b>這群駝羊其實是兩個背著娃的秘魯婦女趕著在草地上吃草。一路上,我們處處見到這樣的秘魯大媽背著娃干活,出行,趕集或者參加慶典活動,真的能干,很不容易。</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Cusco作為那個地區(qū)最大最重要的城市,西班牙人從16世紀來到這里后,很快就建了二十多個天主教堂,用以感化當?shù)氐挠〖釉∶?。下圖這個教堂是Iglesia de la Compa?ía de Jesús,始建于1576年,是那里經典的教堂代表作。特別是里面的壁畫,因為當時缺乏歐洲來的美術家,西班牙人找了當?shù)氐拿耖g畫家,由西班牙人口授畫的大意,按照當?shù)厮囆g家自己的理解畫在教堂墻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有的壁畫充滿著原住民畫家的創(chuàng)意,很搞笑。例如“最后的晚餐”那幅經典之作(下圖),桌上盤子里是烤豚鼠,土豆,而不是烤面包和其他食物。畫里哪個是猶大也不難猜出??!</b></p> <font color="#167efb"><b>下圖的警察叔叔們很隨意,游客們可以拍照或者合影。秘魯?shù)木炜荚噰栏?,需要體格健壯,包括完好的牙齒,人得聰明,但又不能太聰明,怕他們不聽指揮,自以為聰明,按照自己的理解,執(zhí)行任務時不聽話??。</b></font> <font color="#ff8a00"><b>下午最后的活動是參觀Qurikancha(“黃金之地”,太陽神廟),印加帝國時期供奉太陽神(因蒂)的最重要的圣所。據說那里有一個鑲嵌著寶石的大型實心金色圓盤,代表印加太陽神 。西班牙編年史家將寺廟前的神圣花園描述為一座長滿金色植物的花園,其中有金箔葉、銀莖、純金玉米芯和 20 只真人大小的美洲駝及其牧民,全部都是純金的。<br>這座寺廟被西班牙殖民者幾乎全部摧毀,他們在掠奪金子打造的文物,把它們運到西班牙的同時,很大程度上清除了這座城市的財富、偶像崇拜者和神殿。如今,遺址僅存彎曲的外墻和一部分內殿。下圖外面的拱形建筑是后來西班牙人加的。這里發(fā)生的是早期西班牙人侵入拉美地區(qū)的黑暗史的一部分,講解時當?shù)貙в瘟髀冻鰜淼臍鈶嵅浑y理解。<br></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圖中神廟里殘存的門框也是被西班牙殖民者砸壞的。</b></p> <font color="#ff8a00"><b>夕陽??照耀下的Cusco。</b></font> <font color="#b06fbb"><b>Cusco的狹窄街道,像上海的弄堂??。</b></font> <font color="#ff8a00"><b>老美驢友們在虔誠地接受Cusco當?shù)厣鐓^(qū)巫師的禱告??。</b></font> <font color="#39b54a"><b>離開Cusco,大巴一路行駛在Cusco去Puno的高原公路上。到那里得開6-7個小時。沿途停靠一家當?shù)仡H有名氣的烤面包店,導游買了個剛剛出爐的面包讓大家品嘗,很好吃??!</b></font> <font color="#ff8a00"><b>車行至Cusco南邊一百多公里處,在一個叫Raqch'i的地方停留里近一小時。那是秘魯?shù)囊惶幱〖涌脊胚z址,海拔3480米,它也是Temple of Wiracocha (維拉科查神廟)的一部分。</b></font> <font color="#167efb"><b>墻的一部分是用土磚在巖石的墻基上砌起來的,經歷了數(shù)世紀,因為保護的好,至今還立在那里。</b></font> <font color="#b06fbb"><b>這里大多數(shù)印加建筑都被 4 公里長的圍墻圍起來。里面的一些建筑物可能是宗教和行政官員的建筑。 還有大約 220 座圓形建筑,被用作倉庫,稱為 qullqas。</b></font> <font color="#39b54a"><b>大巴開到半途,在我們這次秘魯行程中海拔4300多米的最高點停留,也是Cusco和Puno兩個省的交界處。下車在附近走動了十來分鐘,雖然有些感覺,但是并不感到難受?;蛟S做些耗費體力的動作會有壓力,這樣走走路是末有問題滴??。</b></font> <font color="#ff8a00"><b>一會兒,路邊出現(xiàn)了成群結隊的高原駝羊。這里長的草特別適合駝羊,特別是珍貴的Vicu?a。</b></font> <font color="#167efb"><b><i>由于篇幅過大,在Puno和最后一天在利馬的影集只能在下集再和朋友們分享。</i></b></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