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西沙群島(Xisha Islands or Paracel Islands,亦稱帕拉塞爾群島),為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由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構(gòu)成,是中國南海陸地面積最大的群島,北起北礁,南至先驅(qū)灘,東起西渡灘,西止于中建島。[1]由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區(qū)管轄。西沙群島地處北緯15°46′~17°08′,東經(jīng)111°11′~112°54′之間,處于中國大陸、東沙群島與海南島及中沙南沙群島之間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為中國與南洋群島、中南半島及印度洋沿岸各國交流的南海航道要沖。三沙市行政中心在西沙群島永興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西沙群島分布在5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共有22個(gè)島嶼,7個(gè)沙洲,有8座環(huán)礁,1座臺礁,1座暗礁海灘,陸地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18公里。其中永興島最大,為3.2平方公里(含石島),石島最高,海拔15.9米,東島環(huán)礁的高尖石是南海唯一一座火山角礫巖島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西沙群島的陸地地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西沙群島海域遼闊,陸域低、平、小,最高的石島為海拔15.9米,低于5米的島嶼20座,占62.3%;島礁均為海洋型島嶼,除高尖石為火山角礫巖組成的基巖島外,其余全是以珊瑚、貝屑為主組成不同巖土的珊瑚島礁,珊瑚礁盤大;部分海岸發(fā)育有海灘巖,地形平坦,地貌類型較簡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島群分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西沙群島海域面積50多萬平方公里,共有40座島礁,其中露出海面的29座,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是南海諸島中露出水面島洲最多的一群。大致以東經(jīng)112°E為界,分為2大群組:位于東北面的是宣德群島,海南漁民稱為“東七島”;位于西南面的是永樂群島,海南漁民習(xí)慣稱位于西南面的是永樂群島,海南漁民習(xí)慣稱為“西八島”。最高的石島海拔15.9米,低于5米的島嶼20座,占62.3%。</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透明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西沙群島除高尖石為巖石島外,其余皆為珊瑚島礁,故海島附近海底無泥而只有珊瑚碎屑或沙粒組成,海水中懸沙含量極低,海水清澈,透明度在15~30米之間。永樂群島海域除金銀島外,其余7個(gè)大礁盤所圍成的內(nèi)海區(qū)深度淺于50米,在此水域和島礁附近因風(fēng)浪掀起懸沙降低了透明度,一般只在15~20米之間,但島礁稍遠(yuǎn)處透明度便超過30米,金銀島周邊透明度最大達(dá)34米。宣德群島淺水處透明度僅14米,而深水處可達(dá)33米,東島與中建島透明度都在20米左右,遠(yuǎn)離島嶼處透明度超過20米,最大可達(dá)30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