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了凡四訓(xùn)》里記住了這么一段故事:</p><p class="ql-block"> 作者袁了凡在34歲的時候,前往棲霞山拜謁云谷禪師,兩人對坐三天三夜,不曾合眼。</p><p class="ql-block"> 云谷禪師滿以為袁了凡心中無掛礙,一個亂念頭都沒,于是覺得他非常非同凡響。</p><p class="ql-block"> 可問起根由,卻發(fā)現(xiàn)了凡之所以沒有任何欲望,不過是因為早就認(rèn)可自己的命運被掌控, 再怎么折騰,也無法改變。</p><p class="ql-block"> 袁了凡以為自己看透了因果,于是不再追求功名利祿,對一切都看淡了,看開了。</p><p class="ql-block"> 可是在云谷禪師看來,這不過是在自欺欺人,表面上是遵循了聽從命運的安排,可骨子里卻有相當(dāng)大的不甘,不愿,不舍,不棄。</p><p class="ql-block"> 所以云谷禪師這樣對袁了凡說道:命由己立,福自己求。</p><p class="ql-block"> 的確,真正的想透,看透,活透,其實是由內(nèi)而外的想開, 看開,活開。</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說,當(dāng)一個人真正看透了因果,是不會內(nèi)耗的。</p><p class="ql-block"> 袁了凡之所以表現(xiàn)得無欲無求,并不在于他已經(jīng)沒有了內(nèi)耗,而是自己早就吃準(zhǔn)了自己的人生要按照早前算命先生給他占卜的 路徑去走。</p><p class="ql-block"> 于是,縱使自己有再多的苦惱,煩惱,有再多的欲望,追求,自己都不敢去想,更不可能去做。</p><p class="ql-block"> 然后,很有可能就會變得更加渾渾噩噩,不思進(jìn)取。</p><p class="ql-block"> 國學(xué)大師齊善鴻說:</p><p class="ql-block"><b> “人間道理千千萬,唯有因果不虛?!?lt;/b></p><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道理再多,也不過是在因果范疇內(nèi)折騰。</p><p class="ql-block"> 一個真正活得通透的人,活得越來越?jīng)]有內(nèi)耗的人,一定是一邊敬畏因果,一邊在改變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們每個人只有專注于當(dāng)下,創(chuàng)造于當(dāng)下,成長于當(dāng)下,最終人生才會有更好的風(fēng)景,也才會得到最好的安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得失因果</b></p><p class="ql-block"> 其實人活著,時時刻刻都在經(jīng)歷著得失的過程。</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呼一吸之間,也都存在因果關(guān)系。</p><p class="ql-block"> 人這一生,無非是輪轉(zhuǎn)于得失之間, 倘若對于一時的失去錙銖必較,耿耿于懷,最終只會不斷地內(nèi)耗、消耗自己。</p><p class="ql-block"> 如此,總是給自己找不痛快,甚至只會浪費自己更多的 時間和精力,讓自己的生活陷入一地雞毛之中。</p><p class="ql-block"> 1997年,一位叫安波蘭的法國翻譯家以1萬美金買下《廢都》 在法國的發(fā)布版權(quán)。</p><p class="ql-block"> 因為這部小說在國內(nèi)備受爭議,賈平凹于是干脆讓它在法國發(fā)行,可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了。</p><p class="ql-block"> 因為有個懂法語的朋友告訴賈平凹,合同上寫的是1萬法郎,而不是安波蘭嘴里說的1萬美金。</p><p class="ql-block"> 氣不過的賈平凹當(dāng)時就想飛往巴黎,準(zhǔn)備跟對方打官司,但是朋友拉住了他說,自己在異國他鄉(xiāng)打官司,也不懂法語, 如果一味糾纏,豈不是更吃虧?</p><p class="ql-block"> 冷靜下來的賈平凹,開始反思自己,然后平心靜氣地說:還是算了吧,起碼那邊的人能夠看到我的作品,我也不至于分文未得,也是一種好事。</p><p class="ql-block"> 后來,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的賈平凹,突然有一天得到喜訊,自己的法國版《廢都》在法國發(fā)行幾個月之后,一舉拿下法國三大文學(xué)獎之一的“費米娜文學(xué)獎”。</p><p class="ql-block"> 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的獲獎,讓賈平凹的名氣在國內(nèi)再一次得到巨大的提升,也讓自己的作品得到了更多的名和利。</p><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讓自己懂得得失因果的關(guān)系,就算時運不濟, 命運多舛,也不至于怨天尤人。</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然,哪怕春風(fēng)得意,青云直上,也能夠保持足夠的清醒和謙卑,善辨因果,無入而不自得。</p><p class="ql-block"> 就像亦舒曾經(jīng)說的那樣: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勿憤憤不平。</p><p class="ql-block"> 的確,人生這一輩子,總有一些不如愿,總有一些不愉快,也總有一些不自在。</p><p class="ql-block"> 不過,無論如何,當(dāng)你覺得生活拿走了你一些東西,不要抱怨,更不要戾氣橫生,而是要告訴自己,接下來生活會饋贈自己什么。</p><p class="ql-block"> 生活總是苦的,人生也總是難的,面對得失成敗,我們很難衡量,也很難判斷, 甚至根本無法做出選擇。</p><p class="ql-block"> 但是,學(xué)會讓自己看淡一點,想開一點,始終要有一種這樣的自信,那就是在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之后,那些失去的東西,一定會以另一種的方式回歸到自己身上。</p><p class="ql-block"> 做人做事,眼里別只盯著一時的得失,而是投向更遠(yuǎn)的未來,立足更高的位置,邂逅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成敗因果</b></p><p class="ql-block"> 生活有得失,人生有成敗。</p><p class="ql-block"> 其實,一個人若總是只想自己成功,拒絕自己失敗的話,一定會過得很累,很苦。</p><p class="ql-block"> 因為一個人對自己的期待越高,生活就會過得越緊繃,給到自己的壓力就越大。</p><p class="ql-block"> 最終,就像彈簧一般,倘若被壓變形了,就沒有彈力,也就淪為了附庸。</p><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成敗在所難免,甚至可以說, 一個人要想失敗特別容易,可是要想收獲成功,確實很難的。</p><p class="ql-block">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一定具備讓自己擁有一種接納失敗的豁達(dá),勇氣和擔(dān)當(dāng)。</p><p class="ql-block"> 就像畫家李可染為了鼓勵自己不要因為擔(dān)心畫得不好而陷入內(nèi)耗,不斷否定自己,于是自己的蓋章刻上了這么四個字:廢畫三千。</p><p class="ql-block"> 意思就是說,就算自己畫的畫,哪怕失敗了3000張,也不要覺得有什么,更不要否定自己, 打擊自己。</p><p class="ql-block"> 因為從這失敗的三千張畫里面,起碼自己能夠得到一些 經(jīng)驗和教訓(xùn),甚至還能夠總結(jié)出一些畫畫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就像他說的那樣:</p><p class="ql-block"><b> “怕畫壞就會墨守成規(guī),不敢突破,老在自己的圈子里轉(zhuǎn),這是懦夫性格?!?lt;/b></p><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誰也不敢保證自己只會成功,不會失敗。</p><p class="ql-block"> 很多時候,真正內(nèi)心強大的人,是從來不會擔(dān)心自己失敗的,也從來不會害怕面對失敗的。</p><p class="ql-block"> 對于他們而言,人生就是一場場的體驗而已, 如果只是惦記著成功,老想著自己一步登天,最終就只會讓自己走得更著急,活得更糟糕。</p><p class="ql-block"> 其實,一個人無論多么強大,無論多么優(yōu)秀,生活也總有一些坎,總有一些難,會時不時地光臨。</p><p class="ql-block"> 人生總會起起伏伏,我們在經(jīng)歷著暗礁和海浪的時候,學(xué)會平心靜氣,讓自己變得足夠淡定從容,勇敢自信。</p><p class="ql-block"> 如此,我們才可以在抵達(dá)終點之前,早已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跌倒和爬起,也讓自己真正變得意志堅韌,內(nèi)心沉穩(wěn),活得坦坦蕩蕩,問心無愧。</p><p class="ql-block"> 如此,不管是生活上的失敗,還是感情里的失敗,總之越是在失敗的時候,我們越是能夠保持一種篤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淡定的靈魂。</p><p class="ql-block"> 這樣,面對人生的一關(guān)一隘,我們會變得更加的淡定從容,甚至是坦然自若。</p><p class="ql-block"> 世間萬物,妙在自己可以做出取舍,做出選擇。</p><p class="ql-block"> 保持一種淡定從容的心態(tài),瀟瀟灑灑地看淡成敗,如此也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有溫度。</p><p class="ql-block"> 如此,甚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福禍因果</b></p><p class="ql-block"> 生活是一道道的修煉場,我們每個人都在其中修行。</p><p class="ql-block"> 只不過是有的人在其中只是在蹉跎歲月,甚至是浪費青春,得過且過。</p><p class="ql-block"> 可有的人,卻能夠時時刻刻保持著一種敬畏之心,無論做什么事,說什么話,都足夠的成熟,慎獨。</p><p class="ql-block"> 正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p><p class="ql-block"> 有句話說的特別好:</p><p class="ql-block"> 胸中山水,妙在位置自如;世間萬物,妙在可以取舍; 做人境界,妙在簡單如一。</p><p class="ql-block">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一定是懂得凡事靠自己,不去做過多的空想,妄想,幻想。</p><p class="ql-block"> 懂得真正回歸到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里,沉淀自己,尋找人生當(dāng)中的大道。</p><p class="ql-block"> 如此,在復(fù)雜的世界當(dāng)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認(rèn)清自己的地位,然后找到人生的出口,停止內(nèi)耗,活在當(dāng)下。</p><p class="ql-block"> 始終要相信,人的福禍,其實都是由自己來決定的。</p><p class="ql-block"> 只要自己心態(tài)足夠樂觀豁達(dá),行動力足夠堅硬強悍,那么自然能夠在現(xiàn)實生活當(dāng)中,靠自己的努力和成長,做成自己想要的事情,完成自己夢寐以求的目標(biāo)。</p><p class="ql-block"> 要有敬畏因果的智慧,始終能夠看淡得失成敗,也更愿意在現(xiàn)實生活當(dāng)中,不斷地成長自己,成就自己。</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然,讓自己活得越來越成熟和通透的同時,也應(yīng)該保持足夠的慎獨,克制,理性。</p><p class="ql-block"> 起碼要做到讓自己保持足夠的清醒,面對生活的一些選擇,我們要慎之又慎,三思而后行。</p><p class="ql-block">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避免陷入無盡的苦痛當(dāng)中, 也能夠及時止損,做到像沈從文說的那樣:</p><p class="ql-block"><b> “凡事都若偶然的湊巧,結(jié)果卻又若宿命的必然?!?lt;/b></p><p class="ql-block"> 如此,看淡得失成敗,了解偶然和必然的因果關(guān)系,也讓自己在現(xiàn)實當(dāng)中,走得越來越踏實,越來越從容。</p><p class="ql-block"> 與此同時,讓自己慢慢變得更加獨立和強大,也不會輕易被消耗,自己也不會掉進(jìn)內(nèi)耗的泥潭里,浪費了人生。</p><p class="ql-block"> 學(xué)會停止內(nèi)耗,打造強者心態(tài)和智慧,真正活在當(dāng)下,也真正每天都可以靠自己, 一點一滴追求上進(jìn),一步一步贏得成就,最終做到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 這樣的人生,或許才能夠讓自己每天都過得更充實,過得更加有價值,甚至是更有意義。</p><p class="ql-block"> 而這樣的自己,才能夠在自己精心打造的世界里,過得更加從容,自在,隨性,美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