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甲辰龍年正月初四,陽光明媚。上虞謝塘鎮(zhèn)晉生村,宋景河畔,一幢明清風格的二層木結(jié)構(gòu)民居靜靜矗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門楣之上,掛著韓美林書寫的“謝晉故居”四個大字。這里就是被中共中央、國務(wù)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wù)碌闹麑а荨x晉的故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23年11月21日,謝晉出生在此。</p><p class="ql-block"> 2008年10月18日,謝晉在浙江上虞下榻的酒店辭世,享年85歲。</p> <p class="ql-block"> 據(jù)說,為了紀念謝晉,他的故居之地,因此而更名為晉生村。</p> <p class="ql-block"> 故鄉(xiāng)人是這樣評價謝晉的:</p><p class="ql-block"> 他是20世紀后半葉中國最偉大的電影導演藝術(shù)家,謝晉的高度,就代表中國電影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 他從上虞出發(fā),在上海扎根,他的作品貫穿起來,囊括了自鴉片戰(zhàn)爭至改革開放的漫長歷史。在半個多世紀的藝術(shù)生命里,他繼承了民族電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用大眾喜聞樂見的表現(xiàn)手法,深刻描繪了20世紀中國的歷史變遷和家國命運。</p> <p class="ql-block"> 他堅持人道主義立場,恪守傳統(tǒng)倫理道德,創(chuàng)造了眾多難忘的銀幕形象,豐富了中國電影的美學形式和視聽語言。</p> <p class="ql-block"> 他那貼近人民生活、訴說百姓悲歡的作品,助推了思想解放、撥亂反正,曾引起億萬觀眾的強烈共鳴,塑造了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p> <p class="ql-block"> 他的影片在諸多國際影展中頻頻獲獎,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形象和民族風貌,是世界華語電影的絢麗瑰寶。</p> <p class="ql-block"> 謝晉導演的電影,我們耳熟能詳?shù)木陀校骸杜@5號》《紅色娘子軍》《大李小李和老李》《舞臺姐妹》《黃寶妹》《秋瑾》《天云山傳奇》《牧馬人》《最后的貴族》《清涼寺鐘聲》《高山下的花環(huán)》《鴉片戰(zhàn)爭》《芙蓉鎮(zhèn)》…等等。</p> <p class="ql-block"> 他和他的作品,將永存于20世紀的中國文化史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