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黃浦江東岸,一座美麗的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設計師是讓.努埃爾。</p> <p class="ql-block">他使得建筑本身就是美術館的藝術品。</p><p class="ql-block">成為了時尚人們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走向浦東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是因為《卡拉瓦喬》的展覽。</p> <p class="ql-block">卡拉瓦喬,如雷貫耳的盛名!</p><p class="ql-block">通過展品,去認識他一一</p> <p class="ql-block">1,《荊棘王冠》1602/03</p> <p class="ql-block">卡拉瓦喬(米開朗基羅·梅里西)</p><p class="ql-block">(米蘭,1571﹣埃爾科萊港,1610)</p><p class="ql-block">《荊棘王冠》 1602-1603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畫,178x125厘米</p><p class="ql-block">普拉托市維琴察人民銀行收藏</p> <p class="ql-block">這幅畫的創(chuàng)作年代在1602至1603年之間(卡拉瓦喬的羅馬時期)。畫中,羅馬士兵為了羞辱耶穌并嘲弄他所謂的"王權",用荊棘編織了一頂王冠戴在他頭上,并讓其穿上紫色斗篷,逼他握住一根蘆葦作權杖。其中一個施刑者緊緊抓著耶穌的身體,手指嵌進肉里;另一個施刑者眉頭緊皺地俯視著他;第三個施刑者背對觀眾,正在收緊他手腕上的繩索,光線打在他的背上,其臉龐則藏在陰影之中。主角的形象并不是孤立的:如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樣,背景中的兩個施刑者創(chuàng)造了一連串的陰影,耶穌從陰影中出現(xiàn),置于場景的中心,從背后照亮施刑者的光線也照亮了他??ɡ邌汤妹靼祵Ρ人茉炝诉@一場景的戲劇性,通過人物的姿態(tài)突出了悲愴感,正如展覽中另一幅作品,來自羅馬國立古代藝術美術館(科西尼宮)的《施洗者圣約翰》。這幅畫所描繪的動作是逼真而粗暴的,如緊繃的繩索和拉扯耶穌頭發(fā)的士兵,他的臉歪向一側,看著左側的人,他張開的嘴唇和凹陷的眼睛暗示著真實的感傷。在這幅畫中我們看出,這是卡拉瓦喬為其贊助人馬西莫·馬西米所作的作品(縱使尚有疑義)。</p> <p class="ql-block">2,《施洗者圣約翰》 1609/10年</p> <p class="ql-block"><b>卡拉瓦喬(</b>米開朗基羅.梅里西)</p><p class="ql-block">(米蘭,1571﹣埃爾科萊港,1610)</p><p class="ql-block"><b>《施洗者圣約翰》 </b>1609-1610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畫,152x125厘米</p><p class="ql-block">羅馬博爾蓋塞美術館</p><p class="ql-block"> Inv .267</p> <p class="ql-block">該作品描繪了伊麗莎白之子、耶穌的表兄﹣﹣施洗者圣約翰。畫中的他在陰影中沉思,旁邊是一只公羊,象征著人類通過基督的犧牲而獲得救贖。圣徒坐在一塊紅色長布上,暗指其殉道時流下的血;左手握著一根細長的蘆葦,意指他在沙漠中過著苦修和祈禱的生活。作為卡拉瓦喬短暫職業(yè)生涯末期的創(chuàng)作,這幅畫是他1610年從那不勒斯經(jīng)海路返回羅馬時隨身攜帶的作品之一,他希望能免于保羅五世在1606年對自己的死刑判決。為獲得教皇的赦免,卡拉瓦喬計劃將這些畫作送給教皇的外甥紅衣主教希皮奧內·博爾蓋塞,后者當時已經(jīng)擁有卡拉瓦喬其他三件作品,包括《捧果籃的男孩》。然而如一些信箋所稱,在羅馬北部海岸的帕洛附近,卡拉瓦喬被不公正地囚禁起來,他未能登上運送他珍貴行李的船只。</p> <p class="ql-block">畫中描繪的是一個非常年輕、有些憂郁的施洗者,背景極為空曠。盡管他身著標志性的紅色斗蓬象征著他的流血和殉難,但伴隨他的其他典型特征要么消失,如碗和帶十字架的手杖;要么被替換,如公羊代替了羔羊。</p><p class="ql-block">其身旁的公羊可能暗指《圣經(jīng)》舊約中以撒險些被獻為增祭的故事,它正平靜地吃著葡萄藤葉,而這正是基督的隱喻。</p><p class="ql-block">圣約翰手里拿看一根細手杖,也許是象征沙漠里的苦行生活,但他執(zhí)杖的方式表明這用于書寫。</p> <p class="ql-block"><i>展品中有兩幅《施洗者圣約翰》</i></p><p class="ql-block"><i>一位真正的藝術家是不甘重復的.</i></p><p class="ql-block"><i>卡拉瓦喬展現(xiàn)他的才華,都是施洗者圣約翰但各有其特色,受到收藏者的珍愛!</i></p> <p class="ql-block">3,《施洗者圣約翰》1604/06</p><p class="ql-block">卡拉瓦喬(米開朗基羅.梅里西)(米蘭,1571﹣埃爾科萊港,1610)</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畫 94x131厘米</p><p class="ql-block">羅馬國立古代藝術館</p> <p class="ql-block">這幅畫目前珍藏在羅馬國立古代藝術美術館(科西尼宮),卡拉瓦喬在職業(yè)生涯中畫了多幅《施洗者圣約翰》,這便是其中之一。目前,學者們一致認為該作品可以追溯到卡拉瓦喬的羅馬時期,確切來說是1604至1606年之間。與博爾蓋塞美術館中一幅同主題的作品(同樣在本次展覽中展出)些許不同的是,卡拉瓦喬在此別出心裁地將畫布進行了對角線切割。這是一張四分之三半身像,畫中的圣約翰正在沙漠中沉思,他的臉轉向一側,觀察著我們看不見的東西。他的眼睛被濃密的頭發(fā)半遮著,但憂郁深沉的眼神仍清晰可辨。從上方打下的強烈光線凸顯了年輕人的肌肉線條,而畫布的其余部分則沉浸在黑色的陰影中,兩者之間的對比營造出一種充滿戲劇性和悲愴的氛圍。圣徒的典型特征有所缺失或被邊緣化了:事實上,這里的他并沒有穿駝皮,上方帶有十字架的手杖被畫布邊緣截斷,就連象征洗禮的碗也被擱置一旁。卡拉瓦喬在表現(xiàn)這位年輕的施洗者時為其賦予了新的意義,使主題更加直接。</p> <p class="ql-block">這幅畫是展覽的海報。</p><p class="ql-block">可見它的重要。</p> <p class="ql-block">4,《捧果籃的男孩》</p> <p class="ql-block">在這幅靜物畫中,一個美麗的籃子里裝滿了秋天的水果:好幾串葡萄,一些無花果、枇杷、一個梨、幾個小野蘋果,甚至還有一個切開的石榴藏在藤葉中間。</p><p class="ql-block">光在這幅畫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光從男孩的肩膀后滲透出來,從水果到年輕人的肌膚,探索著畫中的每一個表面。光影反差創(chuàng)造了明暗對比的效果﹣﹣卡拉瓦喬是這一技法的大師。就像音樂家用更大的音量彈奏樂曲中的某些音符,卡拉瓦喬在這幅畫中利用了明暗對比,使某些物體更為凸顯。</p><p class="ql-block">這幅畫肯定包含某種寓意,也許是象征時光的短暫和易逝的容顏(注意籃子外那泛黃和垂死的葉子)。</p><p class="ql-block">我們仍不知道卡拉瓦喬畫中的年輕人是誰;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認為他是卡拉瓦喬的朋友馬里奧·明尼蒂(也是位畫家),但由于沒有確切的來源,至今我們仍不知道他的身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這幅畫怎樣來到博爾蓋塞的?</p><p class="ql-block">這幅作品可追溯到卡拉瓦喬從米蘭來到羅馬后,受雇于朱塞佩·切薩星工作室的時期,他專職畫水果和花卉。畫中展示了一個年輕男子的四分之三半身像,他手中的籃子裝滿秋葉和水果(如蘋果和葡萄)。這些水果具有一些自然物的典型缺陷,根據(jù)部分學者的說法,這些秋天的果實象征飛逝的時間、衰老的容顏以及死亡。在該作品中,光線無疑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它從男孩身后滲透出來,映照在籃子上,使籃子里的果實呈現(xiàn)出各種不規(guī)則和不完美之處。這幅畫出色地再現(xiàn)了現(xiàn)實:在畫布上,卡拉瓦喬展示了以模仿來研究自然世界的深厚功力,他牢記自身的倫巴第和威尼斯文化根脈,避免對自然物進行審美化的詮釋。1607年,朱富佩·切薩里(又稱阿爾皮諾騎士)被教皇保羅五世的檢察官指控非法擁有武器,他的一系列藏畫因此被沒收,這幅《捧果籃的男孩》便是其中之一。朱塞佩·切薩里被迫將藏品悉數(shù)交給使徒廳,被教皇征用并贈予他的外甥紅衣主教希皮奧內·博爾蓋塞,后者被認為是這一切的幕后主使。</p> <p class="ql-block"> 在這幅靜物畫中,一個美麗的籃子里裝滿了秋天的水果:好幾串葡萄、一些無花果、枇杷、一個梨、幾個小野蘋果,甚至還有一個切開的石榴藏在藤葉中間。</p><p class="ql-block"> 光在這幅畫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光從男孩的肩膀后滲透出來,從水果到年輕人的肌膚,探索著畫中的每一個表面。光影反差創(chuàng)造了明暗對比的效果﹣﹣卡拉瓦喬是這一技法的大師。就像音樂家用更大的音量彈奏樂曲中的某些音符,卡拉瓦喬在這幅畫中利用了明暗對比,使某些物體更為凸顯。</p><p class="ql-block"> 這幅畫肯定包含某種寓意,也許是象征時光的短暫和易逝的容麟(注意籃子外那泛黃和垂死的葉子)</p><p class="ql-block"> 我們仍不知道卡拉瓦喬畫中的年輕人是誰;匿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認為他是卡拉瓦喬的朋友馬里奧.明尼帶(也是位畫家),但由于沒有確切的來源,至今我們仍不知道他的身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對這幅畫的分析</p> <p class="ql-block">5,《宗座總書記官馬菲奧.巴爾貝里尼肖像》 約1595年</p> <p class="ql-block">卡拉瓦喬(米開朗基羅·梅里西)</p><p class="ql-block">(米蘭,1571﹣埃爾科萊港,1610)</p><p class="ql-block"><b>《馬耳他騎士安東尼奧·馬爾泰利肖像》</b></p><p class="ql-block">1608-1609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畫,120x95厘米</p><p class="ql-block">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p><p class="ql-block"> Inv . Oggetti d ' arte Pitti 1911, n .717</p> <p class="ql-block">該作品創(chuàng)作日期尚不確鑿,但應該始于卡拉瓦喬被教皇判處死刑后在馬耳他島上臨時避難的那幾年,約1607至1608年。卡拉瓦喬曾加入馬耳他騎士團并一直為后者效力,直到在一次爭吵中因打傷了一名騎士團成員而入獄。1608年底,卡拉瓦喬逃離馬耳他前往西西里島。這幅畫描繪了一個名叫安東尼奧·馬爾泰利的騎士,他身著騎士團制服(黑色長袍和灰白色十字),手握一把劍和一串念珠。騎士身材魁梧,以到腿部的半身像出現(xiàn)在被點亮的背景前,這是卡拉瓦喬從其他倫巴第藝術家那里學到的技巧??ɡ邌虛碛懈叱男は癞嫾妓?,這使我們能夠探索畫中人物面部的細節(jié)﹣﹣他神情堅定、眺望遠方,透露出定力和遠見。這幅畫中的明暗對比,要比馬菲奧·巴爾貝里尼的肖像(也在同一空間展出)更加強烈,但從他額頭上那又深又長的皺紋可以看出,這并不妨礙五官的清晰度,反而凸顯了它們??ɡ邌套髌分幸回灥淖匀恢髁x視角在這幅畫中得到了延續(xù),融入了對人類靈魂的深刻理解。這幅肖像畫很可能早在十七世紀下半葉就被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收藏。</p> <p class="ql-block">6,《宗座總書記官馬菲奧.巴爾貝里尼肖像》 約1595年</p><p class="ql-block">卡拉瓦喬(米開朗基羅·梅里西)</p><p class="ql-block">(米蘭,1571﹣埃爾科萊港,1610)</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畫,121x95厘米</p><p class="ql-block">佛羅倫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在這幅肖像畫中,卡拉瓦喬描繪了未來的教皇烏爾班八世,從他身上的長袍可以看出,當時他還是宗座總書記官。馬菲奧.巴爾貝里尼是十七世紀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他是藝術的偉大贊助人、博學的詩人和人文主義者,他的城市規(guī)劃徹底改變了羅馬的面貌。這是一幅四分之三半身像,巴爾貝里尼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搭在扶手上,另一只手放在一本打開的書上;除了這本書,桌上還有另一本書和一個漂亮的、插滿鮮花的雙耳細頸瓶。</p><p class="ql-block">這幅肖像畫與卡拉瓦喬在羅馬的早期作品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是光線的分布,右側的明亮背景和花瓶也是卡拉瓦喬式的典型特征。遺憾的是,巴爾貝里尼的白色袖子肯定經(jīng)過了幾次修復,因此清晰度受損,但畫中的巴爾貝里尼直視觀眾(和望向遠方的馬耳他騎士完全不一樣),帶著一點緊迫而微妙的質疑感,畫面營造的心理氛圍無疑出自這位倫巴第畫家。據(jù)傳,十七世紀的巴爾貝里尼收藏曾出現(xiàn)過這幅畫,這一點仍有待考證;此外,卡拉瓦喬還為巴爾貝里尼家族創(chuàng)作了幾幅畫作,其中就包括馬菲奧本人的另一幅肖像。</p> <p class="ql-block"> 馬菲奧·巴爾貝里尼是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于1623年被任命為教皇烏爾班八世。巴爾貝里尼是一位有涵養(yǎng)的知識分子和藝術愛好者,甚至涉足詩歌創(chuàng)作。他在一生中資助過許多偉大的藝術家,如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并和他們成為好友。</p><p class="ql-block"> 畫中的他三十出頭,當時還是宗座總書記官。在卡拉瓦喬的時代只有七位總書記官,負責記錄羅馬教廷頒布的每一項法令。這是一個備受敬仰的職位,包括巴爾貝里尼在內的很多總書記官最后都成為了紅衣主教。</p><p class="ql-block"> 卡拉瓦喬選擇捕捉的是一個安靜的瞬間,正在閱讀的巴爾貝里尼似乎被畫家分散了注意。作為一幅官方肖像,人物周遭卻讓人聯(lián)想到居家風格,尤其是桌上擺放著的美麗花束﹣﹣這是卡拉瓦喬的典型風格特征。</p> <p class="ql-block">請欣賞細節(jié)之美,之卓越?。?!</p> <p class="ql-block"><i>浦東美術館的《卡拉瓦喬與巴洛克奇跡》展是精心打造的,六幅卡拉瓦喬的作品來自不同的收藏,除了美術館,還有銀行與私人收藏,對于卡拉瓦喬,一位只活了39歲的天才畫家,擁有他的作品都是珍藏,可見組辦方的誠意!</i></p> <p class="ql-block">2024/02/06 霜嫗於京西泰康燕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