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方小年的由來</p><p class="ql-block"> 一般來講,小年是相對于大年而言的。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jié)、灶王節(jié)、祭灶。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關(guān)于祭灶,還有一個傳說有關(guān),由于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爐灶,玉皇大帝在每家都派駐一位灶神來監(jiān)督考察這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小年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年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所以每家每戶祭灶時要把關(guān)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shù)淖焐?,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了。祭灶節(jié)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jié)日。有歡送灶神上天,就有接灶王下天的儀式。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p> <p class="ql-block"> 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民俗專家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tǒng),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南方農(nóng)歷廿四過小年的習俗,傳說朱元璋年輕時是一窮光蛋。一年過年,他身無分文,想在肉鋪里賖幾斤肉過年,老板不肯,他說那賖一個豬頭吧(古代豬頭很便宜),老板豬頭也不賒。朱無可奈何,隨手在街道墻壁上寫上一首打游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可憐可憐真可憐!</p><p class="ql-block"> 別人有年我無年,</p><p class="ql-block"> 賒個豬頭要現(xiàn)錢,</p><p class="ql-block"> 有朝一日當皇上,</p><p class="ql-block"> 老子要過二個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想不到朱后來真當上了皇帝。</p> <p class="ql-block"> 這一年快過年了,他想起曾經(jīng)寫在墻上的打游詩,為了自己的金口玉言,他頒旨,從今年起過二個年,一個小年,一個大年。當時已是臘月二十二了,就定在明天臘月二十三是小年。由于交通不便,圣旨傳到南方遲了一天。所以就有了北方人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南方人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