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今天是母親誕辰日。母親生于一九三四年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日,卒于二OO七年農(nóng)歷九月十八日,享年七十四歲。</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生日最憶是母親</b></p><p class="ql-block"> 丁慶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生日啊,是一個人呱呱墜地來到人世間的紀(jì)念日。一年一個輪回,隨光陰運轉(zhuǎn),一生也就那么幾十上百個輪回。因此,生日是人生年復(fù)一年的小節(jié)點。但是,到了六十歲生日,就迎來了人生的一個大的轉(zhuǎn)折。就工作來講是終點,就退休后的生活來講又是個起點。</b></p><p class="ql-block"><b> 我是從不在乎自己過生日的,從來也記不住自己的生日。母親在世時,對子女的生日卻記得一清二楚。她上了年紀(jì)后,生怕記不住,還把每個人的出生日月寫在老家的墻上。</b></p><p class="ql-block"><b> 我自己真正過生日是從四十歲開始的。從這年開始,每到生日的前一天,不管在哪,干什么事情,母親都要給我打來個電話:“明兒是你的生日呀!工作忙,就叫單位的師傅給你做碗面。你要是有空兒,就回家來,娘親手給你搟手搟面!”</b></p><p class="ql-block"><b> 就從那年起,在娘的提醒下,我開始過起了生日。我決定,生日這天,只要時間允許,我就攜愛人和兩個女兒,為老人買上衣服或鞋襪,或買老人喜歡的物品,回家守著父母過個生日,吃-頓母親搟的撈面條。</b></p><p class="ql-block"><b> 常言道,兒女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兒女生日就是母難日?,F(xiàn)在,我們也是做了祖輩的人了。生兒育女,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一個生命的誕生,做母親的要遭受多大的苦難??!</b></p><p class="ql-block"><b> 如今生兒育女,與過去母親一代,包括我們這一代,是今非昔比的。不似當(dāng)下的婦女,一生可能就生一兩個孩子。公職人員可享受半年的產(chǎn)假,無職業(yè)的家庭婦女除雙方母親伺候外,還要顧上個褓姆。有條件的,孩子一出生,就送進了月子中心。吃、喝、住、護、醫(yī),大人小孩護理全天候,全托管。</b></p><p class="ql-block"><b> 我們的母親那里有這樣的福氣呀!她們不僅要生養(yǎng)三個五個甚至七個八個孩子,而且都是自生自養(yǎng)自管,很少有人手幫忙。她們生了孩子一滿月,就要下地去干活。家里照顧小弟弟小妹妹的任務(wù),就靠上輩兒的老人或大姐姐大哥哥了。說是大姐姐大哥哥,實際上年齡也就相差個倆三歲的樣子。</b></p><p class="ql-block"><b> 我出生后,母親不僅要養(yǎng)育幼兒,還要跟爺爺奶奶一起下地干農(nóng)活,顧不上我和哥哥。哥哥長我三歲,他實際上是無能力照看我的。我慶幸有個七十多歲的曾祖父。照看我的任務(wù)就落在曾祖父身上。</b></p><p class="ql-block"><b> 曾祖父很胖,方面大耳,圓圓的肚皮,長了一副如來佛祖一樣的身子,面善慈祥。我幼兒時期,有很多時候,是在他那寬闊的懷抱里度過的。因而,我對曾祖父印象殊深。</b></p><p class="ql-block"><b> 我三四歲時,經(jīng)歷了人民公社的集體大食堂。在此期間,可能因為曾祖父是村里少數(shù)幾位年長者,在伙食上得到了集體的關(guān)照。曾祖父很疼我,常常把他的份飯留一部分給我吃。我從小跟曾祖父吃飯,跟曾祖父睡覺,我離不了他,他也離不開我。他成了我除娘親之外須臾不可分開的最親密的人。</b></p><p class="ql-block"><b> 我七歲那年初春,天下了雨,陰冷陰冷。曾祖父已在獨處的屋子里病了一段時間。為方便照顧,爺爺奶奶便將曾祖父接到他們屋的后墻炕。曾祖父說冷,讓我躺在他的腳頭起,為他暖腳。我也感覺到他的雙腳冰涼,就讓他的雙腳蹬住我的屁股取暖。第二天一早,爺爺就問:小二仔,老爺爺?shù)哪_還冰嗎?我說,還冰。我懵懵懂懂的還不懂事兒,其時,曾祖父已經(jīng)仙逝了。</b></p><p class="ql-block"><b> 我還在哺乳期的時候,母親的乳頭生了乳瘡病。姥姥、姥爺帶著母親四處投醫(yī),找遍了郎中。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吃奶的原因,害得母親患上了乳頭瘡疾。據(jù)說,我小時候營養(yǎng)不良,經(jīng)?;疾?,骨瘦如柴。我也隱約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肚子很餓,可什么東西也不想吃,只想吃煤渣土和鍋灶火口燒焦的土塊。因此,我家鍋臺的火口被燒焦的坯土,都被我零打碎敲地吃了去。生逢當(dāng)時,得下的這種疾病,沒有辦法醫(yī)治,也無處醫(yī)治。后來,好像也沒怎么醫(yī)治,竟然漸漸地好了。</b></p><p class="ql-block"><b> 母親一生,生養(yǎng)了我們兄弟姊妹五人。我們小時候,父親在外工作,家庭里沒有壯勞力。母親在養(yǎng)育子女的同時,還得充當(dāng)生產(chǎn)隊里的壯勞力。犁地、耩地、收割、挑擔(dān)、揚場,各種農(nóng)活,母親樣樣都干過。</b></p><p class="ql-block"><b> 母親性格外柔內(nèi)剛,聽不得別人對她對家庭說三道四。她常說,現(xiàn)在是新社會,男女都一樣。男人能干的活兒,婦女照樣能夠干。她經(jīng)常起早塔黑,累死累活,拼命也要完成生產(chǎn)隊里男勞力才能完成的任務(wù),為的就是不讓別人看笑話、說閑話,爭回這口氣! </b></p><p class="ql-block"><b> 我們步入成年后,都成家立業(yè)了,父母卻步入了老年階段。我們還沒有能關(guān)照老人家的生日,母親卻在操心子女的生日了。母親曾把祖父、祖母的生日、父親的生日以及我們兄弟姊妹的生日一一告訴我們,要我們寫在墻上,記在心里。她說,乘她記性還好,讓我們大家各自記住各自的生辰。</b></p><p class="ql-block"><b> 過個生日,想起這些事兒,就想敘一敘。目的是想說,自己的生日,其實就是母難日,也是我們的感恩日。自己從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生命的每個節(jié)點,都滲透著父母的滴滴心血和養(yǎng)育之恩啊!有些事情可以等,唯獨孝敬父母是等不得的。當(dāng)我們?nèi)照愠墒鞎r,父母卻一天一天地老去。我們不能留下 “子欲孝而親不在” 的遺憾!不論是否過生日,工作有多忙,抽個空閑,?;丶铱纯催€健在的父母親!</b></p><p class="ql-block"> 2015年11月24日(陰歷十月十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