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篇:宏慶/8014484</p> 環(huán)游斯里蘭卡之旅 <p class="ql-block">2023.12.1日,攝于斯里蘭卡馬特勒“丹布勒石佛洞窟”……</p> 行攝蘭卡第3站 <p class="ql-block">丹布勒石窟寺,是斯里蘭卡最著名的石窟佛寺,是斯里蘭卡中部“文化三角區(qū)域”內(nèi)的著名景點,也是斯里蘭卡八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p><p class="ql-block">這座瑰麗的藝術(shù)寶庫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jù)說比中國的敦煌莫高窟歷史還要悠久……</p><p class="ql-block">寺內(nèi)共有五座石窟,覆蓋面積達2100平方米的精美壁畫,至今依然色彩艷麗,保存完好的150余尊佛像形態(tài)各異、雕刻精湛、令人贊嘆……</p> <p class="ql-block">丹布勒,位于斯里蘭卡馬特勒地區(qū)、康提城以北60公里處……</p><p class="ql-block">丹布勒石窟寺,始建于公元一、二世紀,位于丹布勒南部的一座巨石山上……</p><p class="ql-block">丹布勒石窟寺,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以其精美的壁畫和石刻雕像,千百年來吸引了無數(shù)的佛教信徒前來朝拜……</p> <p class="ql-block">公元一世紀末,南印度曾入侵錫蘭古都阿努拉德普勒,當時的國王瓦拉加姆巴,為了躲避南印度的入侵,逃到了丹布勒,得到了當?shù)厣畟H的庇護……</p><p class="ql-block">幾年后,國王奪回了王位,為了感恩,將當年避難的石窟建成了佛寺,捐贈給了當?shù)氐纳畟H……</p> <p class="ql-block">丹布勒,被稱為“緬懷過去之城”,而丹布勒石窟寺,在1991年即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p><p class="ql-block">石窟寺內(nèi),姿態(tài)各異的塑像有佛、菩薩、神、女神、僧侶、佛門弟子以及國王等的造像……</p><p class="ql-block">神殿里的繪畫及壁畫,面積達25000平方公尺,是南亞最大的、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繪畫……</p> <p class="ql-block">走進寺廟大門,最先進入眼簾的是整排乳白色的回廊,依在深灰色的巨巖下,卻不顯得局促,反而以一種圣潔的姿態(tài),展示出擎起佛教圣地的信心與力量……</p> <p class="ql-block">丹布勒石窟寺,作為斯里蘭卡的朝圣之地,擁有2200多年的歷史……,其歷史以波羅密語記載于第一窟的入口處……</p><p class="ql-block">這座佛窟包括五所圣堂,是斯里蘭卡眾多石窟寺中,規(guī)模最為壯觀的、同時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洞穴廟宇……</p><p class="ql-block">覆蓋面積達2100平方米的壁畫及157尊雕像,極具宗教藝術(shù)價值,展現(xiàn)出佛教藝術(sh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第一窟內(nèi),有一尊14米長的巨大臥佛,是由一整塊巨石雕琢而長的……</p><p class="ql-block">佛陀雙目微睜,神態(tài)安詳,那是佛祖涅槃時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佛陀的弟子阿難尊者,站在佛陀的腳邊……</p> <p class="ql-block">佛陀的頭頂,有一尊毗濕奴像……</p><p class="ql-block">相傳,這些洞窟便是這位印度教中的重要天神,以其法力變化而成的……,所以第一窟也稱為“天王窟”……</p> <p class="ql-block">第二窟是五個石窟中體量最大的……,窟內(nèi)除了有16尊站立佛像和40尊佛陀坐像,還有兩尊印度神像,以及兩位供養(yǎng)人即國王的塑像……,因此,第二窟也稱作“大王窟”……</p> <p class="ql-block">兩位國王,分別為一世紀時前來朝圣的什么什么國王,一位是在十二世紀時,,為石窟寺內(nèi)50尊塑像貼金修飾的另一位國王……</p> <p class="ql-block">另人嘖嘖稱奇的是,在這個窟內(nèi),有一口水井,它的水源是從洞窟頂?shù)目p隙從下往上流(是的,是往上流),到了最高點后滴入水井……</p><p class="ql-block">至今人們也無法解釋,這日夜不停的滴水從何而來……,又為什么水往高處流……,佛教徒們姑且稱之為“神水”……</p> <p class="ql-block">第三窟,稱為新偉大寺,通常叫做“大新寺”……</p><p class="ql-block">窟內(nèi)壁畫和石窟頂部的繪畫,是斯里蘭卡十七世紀典型的繪畫風(fēng)格……</p><p class="ql-block">據(jù)說這些壁畫和繪畫,是用天然的樹汁、混合礦物顏料繪制的,雖歷經(jīng)千年,仍色彩鮮艷、栩栩如生,實屬難得……</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為了防止蝙蝠飛進石窟內(nèi),這里還安裝了超聲波的裝置……</p> <p class="ql-block">窟內(nèi)除了五十尊佛像石刻外,還有十七世紀時,振興佛教的一尊國王塑像……</p> <p class="ql-block">石窟寺內(nèi)的彩色壁畫及石窟頂部繪畫,十分令人贊嘆……,從石壁到洞頂都涂上了彩漆,尤其是石洞頂部的幾何圖案,色彩艷麗、線條流暢……,展示出佛教藝術(shù)的完美魅力,是極為難得的斯里蘭卡歷史文化資料,極具宗教藝術(shù)的研究價值……</p> <p class="ql-block">第四窟稱西方洞穴,面積較小,穴內(nèi)只有一尊佛陀坐像……,洞內(nèi)的佛塔曾被小偷洗劫過……</p> <p class="ql-block">第五窟,稱第二新寺,曾作為儲藏室……,主尊為一尊巨形臥佛,其旁邊塑有許多印度神……</p> <p class="ql-block">印度神的出現(xiàn),是因為在12世紀時,印度教開始傳入斯里蘭卡……</p> <p class="ql-block">進入石窟寺,當然是要赤足了,不過,走過一小段沙石路,那腳咯的才疼呢……</p><p class="ql-block">鞋子寄存花了50盧比,相當于人民幣一塊多錢……,人家說,這地方的猴子特多,你隨便把鞋丟在門口,會讓猴子給叼跑了……</p> <p class="ql-block">這是第一窟的“門楣”……</p> <p class="ql-block">從石窟寺的山上下來,會看到一座“獅子大開口”造型的建筑,其上有一尊高為30米的巨大金色佛像……,當?shù)厝朔Q這里為“金寺”……</p><p class="ql-block">金寺,是一座現(xiàn)代風(fēng)格的寺廟,雖然精美,但也顯得很俗氣……</p><p class="ql-block">看著那“血盆大口”,雖然免收門票,但在外面打卡了幾張照片后,徑直走了出去……</p> <p class="ql-block">金寺,是在2000年的時候由日本捐建的……</p><p class="ql-block">從“獅子口”中進入,里面實則是一個類似博物館一樣的場所,可以看到一些介紹石窟寺歷史的文字和照片……</p><p class="ql-block">在金寺的右側(cè)山坡上,有一組僧侶排著長隊化緣的群塑,還是挺壯觀的……</p> 豎屏模式 <p class="ql-block">第一窟的正門……</p> <p class="ql-block">第一窟的石洞門……</p> <p class="ql-block">山腳下“金寺”廣場,與金色佛像對應(yīng)的一座“金塔”……</p> <p class="ql-block">墻邊,擺放著一溜的銅柱子,是一種法器吧……</p> <p class="ql-block">白色的、漂亮的“開窗”回廊……</p> <p class="ql-block">“蓮花池”……</p> <p class="ql-block">“菩提樹”……</p> <p class="ql-block">“菩提之葉”……</p> <p class="ql-block">石窟寺門票……,票價2000盧比,相當于45元人民幣……</p> <p class="ql-block">紀錄,看過的風(fēng)景、走過的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手機拍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