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歷史極具戲劇性,有時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能改變歷史進程。您知道嗎?49年前,一只小小的乒乓球,竟然改寫了中國歷史進程,那么,這又是怎么回事呢?</h3> <h3>照片上這個年輕人叫格倫·科恩,1952年8月25日生于美國紐約??贫髯孕÷斆?,卻生性頑劣,有極高的運動天賦。他11歲時獲得美國鄉(xiāng)間俱樂部游泳冠軍,12歲時科恩接觸乒乓球,從此愛上這項運動。</h3> <h3>1970年,在日本名古屋舉行世界乒乓球比賽??贫鞯襟w育館訓練,此時中國隊也恰好在此。<br>訓練結束后,科恩走出體育館,不巧的是,為美國隊準備的車已經離開了??贫鞑]注意,徑直走向了另一輛車,當他上車后,傻眼了。<br>一車人都在看著這個外國人。還好,中國隊員莊則棟大大方方地和科恩打了招呼并握手、寒暄,率先打破尷尬局面。<br><br>下車時,莊則棟還送了科恩一件禮物:一塊印有黃山風景的杭州織錦??贫骱芟牖囟Y,可全身上下除了乒乓球拍外,沒有一件拿得出手的東西,只得作罷。</h3> <h3>恩下車時,手持中國織錦的場景,被日本記者拍到,從而引爆新聞。當時的兩國關系怎樣,那是人盡皆知,一個美國運動員卻從中國隊車上走下來,還拿著中國隊送的禮物,這是否意味著什么呢?大家議論紛紛。<br>第二天,科恩也特意挑選了一件衣服,守在中國隊必經之路上,送給莊則棟,兩人相擁一笑。這一幕再度被記者跟拍到,這下坐實了兩國將會接觸的傳言。其實呢,當時的兩國確實都有意接觸對方,但誰也沒邁出那一步,而且也不知如何邁出。<br><br>科恩的奇遇,正好為兩國創(chuàng)造了絕佳機會。<br>記者問科恩:“你想去中國嗎?”<br>科恩回:“當然”。<br>于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球轉大球的“乒乓外交”來了。</h3> <h3>行動迅速,世所罕見。<br>名古屋世乒賽剛結束,以科恩為代表的美國乒乓球隊就踏上了中國大地……<br><br>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球打得非常成功??梢哉f,科恩在日本上錯車,間接改寫了中美關系的歷史進程。<br><br><br></h3> <h3><br>科恩也無疑成了受益者。<br>回國后的他,搖身一變成為美國最當紅的明星,家喻戶曉,各種乒乓表演、演講、廣告,讓他接到手軟,名利雙收。<br><br>2004年4月6日,53歲的格倫·科恩病逝。<br>在歷史的大潮中,格倫·科恩是個渺小的存在,但他卻創(chuàng)造并見證了載入史冊的一幕,也算不枉此生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