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平山位于蘇州古城西南,以“紅楓、清泉、怪石”三絕享譽(yù)海內(nèi)外,與北京香山、南京棲霞山、長沙岳麓山,并稱為“中國四大賞楓勝地”。</p><p class="ql-block"> 天平山的“楓香樹”相傳為宋代文學(xué)家范仲淹十七世孫范允臨于明萬歷年間從福建攜歸所植,目前仍存有120余棵樹齡420多年的明代古楓香,為華東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古楓群落,在全國范圍內(nèi)也實(shí)屬罕見。</p><p class="ql-block"> 在南京棲霞山?jīng)]有看到五彩斑斕的秋景,沒有看到大片紅透的楓葉,心有不甘,11月19日晚上從南京到蘇州,抱著碰碰運(yùn)氣的心態(tài),第二天早起,趕在日出前到天平山,當(dāng)天日出時(shí)間是6點(diǎn)51分,早上6點(diǎn)20分天剛蒙蒙亮就到了天平山,就是奔著楓葉而來。</p><p class="ql-block"> 楓葉一般是從10月上、中旬開始由綠變黃,11月上、中旬由黃變橙和紅,11月下旬至12月初,變?yōu)樯罴t色,聽朋友介紹去年的這個(gè)時(shí)候是萬葉飄紅,正于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長沙》中的一句: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隨著天氣的逐漸變冷,楓葉也逐漸飄落,如果運(yùn)氣好,還能看到樹下滿地落葉,如柔軟的紅地毯。</p> 蘇州天平山2023年11月20日的紅葉,蘇州的氣溫和南京的氣溫相差無幾,但蘇州天平山的楓葉比南京棲霞山的紅。 從倒影中也可以看到山上的樹葉開始變色,綠、黃、橙、紅。 靠近水池邊的楓葉比其它地方的楓葉也紅些 今天看到楓香樹上有噴淋裝置,霧化噴灑樹枝和樹葉,由于氣溫下降,楓樹根系吸水能力減弱,從而造成缺水落葉,噴灑樹葉能緩解缺水,延遲落葉,另外聽說濕度大,也是葉子變紅的外因之一,今天看到水池邊的樹,以及樹葉噴灑水的樹,紅葉確實(shí)是多些。 噴灑的水霧在陽光的照耀下產(chǎn)生丁達(dá)爾效應(yīng) 這幾棵樹上能看到楓葉由綠、到黃、再過渡到橙色或橙紅色,最終到紅色的模樣,五顏六色、姹紫嫣紅,不亞于春天的百花爭艷,正于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中所寫: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過了這道門往前走,在兩個(gè)水池中間的觀賞路上,路的兩邊都是古香楓樹,樹齡420多年。 古楓樹林,北臨范文公祠,東靠放生池,西依紫藤長廊,樹齡都有420多年,高約20多米,胸徑近1米,冠幅有的達(dá)10多米, 因?yàn)槭侵芤还珗@里的人不是很多,但來得最早的幾位,都是背著攝影包和三腳架的,遇到了一位臺(tái)灣的攝影師,他也是6點(diǎn)多鐘就到了公園,他說每年的11月中下旬都會(huì)來天平山拍楓葉,去年的這個(gè)時(shí)候楓葉紅透了,還有滿地落葉,他很幸運(yùn)地拍到了楓樹林里小徑上如紅地毯般的落葉。 一陣舒緩、悠揚(yáng)、美妙的小提琴聲,從空中飄來,是我熟悉的旋律《友誼地久天長》,順著琴聲尋找,看到一位先生站在石凳上拉小提琴,有好幾位是被他的琴聲吸引來的,拉完一曲后,他走向?qū)γ嫒_架上的相機(jī),原來他是給自己錄視頻。 楓葉的顏色很美,在陽光的照耀下綠的如翡翠、黃的如金、紅的如火。楓葉上的每一條脈絡(luò)都散發(fā)著流光溢彩、美得絢麗、透著迷人的韻味。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3年的秋季,我從北到南(從北京到南京、蘇州),追尋秋的腳步,看銀杏葉、看楓葉,也許是我追得太緊,也許是秋放慢了腳步,我只是靠近了秋色,沒有看到滿地黃金葉、也沒見到如紅地毯般的厚厚落葉,但我看到了銀杏葉由綠變黃、再到金黃的樣子;也看到了楓葉由綠、到黃、再過渡到橙色或橙紅色,最終到紅色的模樣,看到了楓葉在秋季忍受寒冷,還依然保持其美麗,美了秋色、醉了人心。2023年雖然只是靠近了秋色,但也收獲滿滿。2024年的秋季,我將繼續(xù)追尋秋色,到時(shí)定會(huì)收獲不一樣的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