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漢馬伏波井是位于中國海南省東方市西海岸十所村的漢代水井,被譽為“天南第一泉”和“感恩第一甘泉”。井口直徑約八尺,由后人擴大而成,并已磚砌成。井邊原有的伏波祠已經(jīng)毀廢,但附近仍存有一塊石碑,上刻有“漢馬伏波之井”,并署有“乾隆辛巳”(公元1761年)的字樣。</p><p class="ql-block"> 關于漢馬伏波井的歷史 ,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根據(jù)鄉(xiāng)人的傳說,認為這口井是由馬援將軍(馬伏波)所造,距今已有1950多年的歷史。另一種說法則是在清高宗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由瓊州鎮(zhèn)解遜根據(jù)民間傳說立下石碑,題名為“漢馬伏波之井”。此外,大詩人郭沫若在1961年視察海南時,也曾參觀過這口井,并確認其確實與馬援將軍有關聯(lián)。據(jù)說,即使在干旱之年,漢馬伏波井的水量也不會枯竭,水質清澈甜美,因此,深受當?shù)厝嗣竦南矏酆透屑ぁ?lt;/p><p class="ql-block"> 目前,漢馬伏波井已被東方市人民政府列為重點保護的文物古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枝葉茂盛的酸豆樹</p> <p class="ql-block">攝影、編輯:楓林</p><p class="ql-block">2023年1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