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化祥<br>圖片/王化祥<br>制作/楊紹忠<br>背景音樂/青島尋夢<br>?演唱/張偉進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不知不覺三十年過去了!想當年初來青島時,正是不惑之年,如日中天;而如今已邁過花甲,跨入了古稀之年……<br> 東漢末年一代梟雄曹操曾寫過一首《龜雖壽》曰:“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023年,應(yīng)戰(zhàn)友之邀,草寫了《西域從軍散想》和《新疆禮贊》第二故鄉(xiāng)的兩個拙篇(可搜索百度平臺參閱),激起了眾多戰(zhàn)友朋友美友的共鳴共情;2024年初始,大家紛紛請求再續(xù)一篇,抒情述景以欣賞共勉!故潦潦草草趕寫了以下《青島戀歌》這個拙篇,意以“四觀四品”捉刀代筆,不知可合大家心愿?有朋友勸誡說:青島藏龍臥虎,人才濟濟……爾敢班門弄斧,魯莽造次?因此,恕我一意孤行,一身斗膽……不謙、不恭、不當、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包容海涵…… 全文共分以下十個部分: <b>一、青島基本概況<br> 二、觀海使人壯闊<br> 三、觀山讓人雄健<br> 四、觀古(古老建筑)使人厚重<br> 五、觀新(現(xiàn)代風(fēng)光)讓人豪放<br> 六、品風(fēng)情使人陶醉<br> 七、品美味讓人愉悅<br> 八、品文化使人豐腴<br> 九、品品牌讓人奮進<br> 十、青島軍事戰(zhàn)略地位</b>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一、青島基本概況</b></h1> <p class="ql-block"> 青島,山東省地級市,國家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簡稱青,舊稱“膠澳”,別稱“琴島”、“島城”。青島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新一線城市、經(jīng)濟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際性港口城市、濱海度假旅游城市、幸福宜居城市, 被譽為“東方瑞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青島地理位置</b></p><p class="ql-block"> 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沿海,膠東半島東部,瀕臨黃海,隔海與朝鮮半島相望,地處中日韓自貿(mào)區(qū)的前沿地帶; 東北與煙臺毗鄰,西與濰坊相連,西南與日照接壤; 青島因地理位置優(yōu)越繼而1891年清政府駐兵建置,1897年德國租借建設(shè)港口和鐵路,青島因“一港一路”而興,擁有國際性海港和區(qū)域性樞紐航空港,是實施海上絲綢之路、履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重要的樞紐型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青島行政區(qū)劃</b></p><p class="ql-block"> 青島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中國海濱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也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青島作為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是國務(wù)院批準的山東半島藍色經(jīng)濟區(qū)規(guī)劃核心區(qū)域龍頭城市。截至2022年末,青島總面積11293平方公里,轄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城陽、西海岸新區(qū)、即墨7個區(qū),直管膠州、平度、萊西3個縣級市,總?cè)丝?034.21萬。</p> <p class="ql-block"><b> 青島名景名校</b></p><p class="ql-block"> 青島擁有道教名山嶗山、棧橋、五四廣場、八大關(guān)、青島奧帆中心等著名景點。老舍、聞一多、洪深、沈從文等名人曾在青島講學(xué);駐有山東大學(xué)(青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xué)青島校區(qū)、中國海洋大學(xué)、中國石油大學(xué)等院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青島名稱由來</b></p><p class="ql-block"> 青島市市名以古代漁村青島得名。青島市的專名“青島”本指城區(qū)前海一海灣內(nèi)的一座小島,因島上綠樹成蔭,終年郁郁蔥蔥而得名“青島”,后于明嘉靖年間首度被記載于王士性的《廣志繹》中。明萬歷七年(1579年),即墨縣令許鋌主持修編的《地方事宜議·海防》中,有關(guān)青島之名記述為:“本縣東南濱海,即中國東界,望之了無津涯,惟島嶼羅峙其間。島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這里的“青”,即指青島。青島所在的海灣因島得名青島灣,由此入海的一條小河也被稱為青島河。青島河口于明萬歷年間建港,稱青島口;河兩岸的兩個村落分別得名上青島村和下青島村;河源頭的一座山叫青島山。</p> <p class="ql-block"><b> 青島歷史沿革</b></p><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時代,青島是東夷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區(qū)之一,遺留了豐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p><p class="ql-block"> 商周時期,青島是中國海鹽的發(fā)祥地,位列中國“四大古鹽區(qū)”和“五大古港”。</p><p class="ql-block">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青島建立了山東地區(qū)第二大市鎮(zhèn)—即墨,“即墨故城”(平度市境內(nèi))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古代城池遺址。</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五巡天下,三登瑯琊(青島黃島區(qū)境內(nèi))。據(jù)記載,中國最早的一次涉洋遠航——徐福東渡朝鮮、日本,就是從瑯琊起航的。</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少年時代在不其(城陽區(qū)境內(nèi))做過膠東王,是中國有記載的到青島地域巡游次數(shù)最多的皇帝。</p><p class="ql-block"> 唐宋時期,青島作為銜接南北航運的“中轉(zhuǎn)站”,成為中國北方沿海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貿(mào)易口岸。宋時專門在板橋鎮(zhèn)(膠州市境內(nèi))設(shè)“市舶司”管理對外貿(mào)易。</p><p class="ql-block"> 元朝,為方便海運漕糧,開鑿了中國唯一的海運河——縱貫山東半島的膠萊運河。</p><p class="ql-block"> 明清時期,青島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時稱膠澳。</p><p class="ql-block"> 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膠澳設(shè)防,青島由此建置。</p><p class="ql-block"> 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侵占青島,青島淪為殖民地。</p><p class="ql-block">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日本取代德國占領(lǐng)青島。</p><p class="ql-block"> 1919年,以收回青島主權(quán)為導(dǎo)火索,爆發(fā)了“五四運動”,這是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分水嶺。</p><p class="ql-block"> 1922年12月10日,中國北洋政府收回青島,辟為商埠。</p><p class="ql-block"> 1929年7月,國民政府設(shè)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p><p class="ql-block"> 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島。</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國民政府接管青島,仍為特別市。</p><p class="ql-block"> 1949年6月2日,青島成為華北地區(qū)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屬山東省轄市。</p><p class="ql-block"> 1981年青島被列為中國15個經(jīng)濟中心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 1984年青島被列為中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 1986年青島被列為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p><p class="ql-block"> 1994年青島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 2011年青島被定位為山東半島藍色經(jīng)濟區(qū)核心區(qū)的龍頭城市。</p> <p class="ql-block"><b> 青島地理環(huán)境</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b style=""><font color="#333333">氣候</font></b></p><p class="ql-block"> 青島市地處北溫帶季風(fēng)區(qū)域,屬溫帶季風(fēng)氣候。市區(qū)由于海洋環(huán)境的直接調(diào)節(jié),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fēng)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呈現(xiàn)顯著的海洋氣候特點。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冬暖夏涼,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font color="#333333"><b>山脈</b></font></p><p class="ql-block"> 青島市大體有3個山系。東南是嶗山山脈,山勢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從嶗頂向西、北綿延至青島市區(qū)。北部為大澤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內(nèi)諸山及萊西部分山峰均屬之)。南部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鐵橛山(海拔595.1米)等組成的膠南山群。市區(qū)的山嶺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島山(海拔128.5米)、北嶺山(海拔116.4米)、嘉定山(海拔112米)、信號山(海拔 99 米)、伏龍山(海拔86米)、貯水山( 海拔80.6 米)等。</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167efb"> </font><b style=""><font color="#333333">海洋</font></b></p><p class="ql-block"> 海岸線:青島市海域面積約1.22萬平方千米,其中領(lǐng)海基線以內(nèi)海域面積8405平方千米;海岸線(含所屬海島岸線)總長為816.98千米,其中大陸岸線710.9千米,大陸岸線占山東省岸線的1/4強。海岸線曲折,岬灣相間。</p><p class="ql-block"> <font color="#333333"><b> 海灣</b></font></p><p class="ql-block"> 面積大于0.5平方千米的海灣,自北而南分布著丁字灣、栲栳灣、鹽水灣(又稱橫門灣)、嶗山灣(又稱北灣)、小島灣、王哥莊灣、青山灣、腰島灣、太清宮口、流清河灣、嶗山口、沙子口灣、麥島灣、浮山灣、太平灣、匯泉灣、前海灣(又稱棧橋灣青島灣)、團島灣、膠州灣、唐島灣、靈山灣、利根灣和古鎮(zhèn)口、齋堂灣、董家口灣、沐官島灣等;膠州灣內(nèi)又有海西灣(包括小叉灣、薛家島灣)、黃島前灣、紅島灣、女姑口、滄口灣等49個海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font color="#333333"><b>海島</b></font></p><p class="ql-block"> 原有海島70個。1987年,把齋堂前島和齋堂后島以人工堤連接為齋堂島,千里巖劃歸海陽市;2006年,通過衛(wèi)星遙感圖像分析與實地踏勘,確認3個未正式報告的海島(石島礁、大橋島、小橋島),而黃島和團島已失去海島屬性,不再列為海島。青島市現(xiàn)有海島69個。其中,水島、驢島、小青島、小麥島、團島鼻島、牛島和吉島是人工陸連島,只有62個島四面環(huán)海。69個海島總面積為13.82平方千米,岸線總長度為106.08千米。海島的面積大部分較小,只有田橫島和靈山島的面積大于l平方千米,其余各島面積都在0.6平方千米以下。在69個海島中,只有10個海島有固定居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青島區(qū)域經(jīng)濟</b></p><p class="ql-block"> 青島2022年國民生產(chǎn)總值14920.75億元 ,全國排名第13位,山東省各地市第1名。</p><p class="ql-block"> 近年,青島誕生了海爾、海信、青島啤酒、雙星、中車四方等一批傳統(tǒng)企業(yè)和品牌,還有芯恩、京東方、戈爾等新興產(chǎn)業(yè)龍頭企業(yè)。青島擁有中國質(zhì)量管理獎5個,國家工商總局認定中國馳名商標73個,先后榮獲“中國品牌之都”、“中國十大品牌城市”等稱號。</p> <p class="ql-block"> 當今,青島承擔了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jīng)貿(mào)合作示范區(qū)、山東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青島片區(qū)等國家戰(zhàn)略任務(wù),被賦予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平臺。擁有西海岸新區(qū)、籃谷、高新區(qū)、膠東臨空經(jīng)濟示范區(qū)等多個國家級功能區(qū),是黃河流域的經(jīng)濟出海口和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的橋頭堡。</p><p class="ql-block"><br></p><h5> <b>青島中國之最……</b>(詳見后文中)</h5> <b> 謝謝關(guān)注!第二期再見!</b><div><b><br></b></div> <p class="ql-block"><b>【作者簡介】</b>王化祥,山東臨清市人,1954年出生,1972年11月入伍,先后服役于新疆軍區(qū)陸軍第4師11團、4師司令部、4師高炮團,1994年轉(zhuǎn)業(yè)至青島市嶗山區(qū)政府。曾先后在烏魯木齊陸軍學(xué)院,廊坊導(dǎo)彈學(xué)院,宣化炮兵學(xué)院,山東省委黨校,中國海洋大學(xué)、中國人民大學(xué)學(xué)習(xí)深造。曾先后兩次參加核爆炸效應(yīng)試驗和演習(xí)。</p> <b>【制作人簡介】</b>楊紹忠,四川達州人,1978年3月入伍,先后服役于新疆軍區(qū)陸軍第4師11團、4師司令部、蘭州軍區(qū)特種大隊、青河縣武裝部,2001年轉(zhuǎn)業(yè)至四川省達州市政府。畢業(yè)于解放軍南京高級陸軍學(xué)校,西安政治學(xué)院。曾參加蘭州軍區(qū)第八偵察大隊對越偵察作戰(zhàn),追捕沙雅縣“7.15”反革命暴獄犯等戰(zhàn)斗。 <font color="#ed2308">作者及美篇制作人向各位讀者推薦:《西 域 從 軍 散 想》美篇, 感知“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歷代軍人風(fēng)采! 全文共分五個部分:西域遐想;新疆聯(lián)想;軍旅追想;戰(zhàn)地浮想;百年暢想 。您可在“百度”或“美篇平臺寧靜(美篇編號:82821573)”搜索到。</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