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據(jù)上次的龍斗行已是2年前了,我國著名的隕石坑龍斗峰,何時去都能收獲漂亮的風景美好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前一天的陣雨森林里霧氣氤氳,預(yù)計日出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我們6點才開始上山。走了一個多鐘,天空已經(jīng)朦朦朧朧的泛白,而樹林里枝葉茂密依然是一片灰蒙蒙。大霧彌漫著整座山,霧氣匯聚在樹葉上凝聚成水珠滴落,濕漉漉的道路,連空氣也是濕漉漉的。</p> <p class="ql-block">早春的深山含笑熱情綻放,香氣四溢在行走的路上,霧蒙蒙的看不清晰,頭燈也只能照亮四周5米范圍??磥斫裉斓娜粘霾粏螣o望,云海也無緣了。雖說我來過了很多次但隊友們都是第一次來,看不到靚風景難免還是有點沮喪。</p> <p class="ql-block">霧色中埋頭苦行,也正因為大霧看不清四周山型,只關(guān)注腳下的路,所以也感覺不到山高險峻,或許霧天的好處就在這吧。風也不大,原以為山頂無遮無擋能來幾場大風將霧撥開,露出云海,然而沒有,無風無雨,除了霧啥都看不見。</p> <p class="ql-block">能號稱廣東K2的龍斗,險陡的路段是挺多的。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一路上懸崖峭壁已有綁好繩索可以攀巖,我們這群小伙伴都身經(jīng)百戰(zhàn),這些攀爬自然是難不到了。遠處的山峰偶爾在云霧里探頭,露出點山尖尖,我心里期盼著能刮一場大風將大霧吹開。</p> <p class="ql-block">5個鐘的手腳并用攀爬,到達龍尾山頂時是中午11點多,氣溫也有所回升,霧氣漸漸散開,山巔漸漸的在云海中顯現(xiàn),哇,云海露出來了,陽光也透過厚厚的云層傾泄而下。大家的情緒頓時高漲。云海但也只持續(xù)了十幾分鐘便又被云霧籠罩著。老天爺見我們爬山辛苦,給我們的一點小獎勵,我們說著笑吃點補給又繼續(xù)向龍中前進。</p> <p class="ql-block">一直在刀峰般的山脊上行走攀巖,行至正午時,隨著氣溫回升,云海漸漸形成規(guī)模,牛奶般的奶白色云海就在四周,可以360度無死角的觀賞。很慶幸我們的爬行龜速剛好遇見。很多人爬山一味地講究速度急匆匆的速攀,有一種比快的心理。其時如果無需趕時間的話,不妨慢下腳步,聽風看雨,便會有意外的收獲。淡定驢友說,我享受的是生活的過程。</p><p class="ql-block">仙境也就如此吧。坐在山巔看著云海時隱時現(xiàn),忘掉生活中雞零狗碎之事,抖落紅塵中的牽拌,天地廣袤,時間靜止,只有風與自己,真愿意就這么安靜的坐著看著美景,享受著與自己獨處的高光時刻。</p> <p class="ql-block">海深岸無邊,山高我為峰,一股豪情由然而升。</p> <p class="ql-block">接著的行走,是一條又陡又險的山脊線,不斷的有巖石攀爬,向前向后往左往右望,看不到前后方也望不見深淵,大霧天的行走好處在此,看不見也就造不成心理壓力了。其時1米多寬的山脊兩旁便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只有從隱隱約約山體輪廓中才能窺視到它的險峻。</p> <p class="ql-block">少年強則中國強。小驢第一次爬山,就被媽媽拉來爬龍斗,果然是狠媽手下無弱子。還是一枚小暖男,邊走邊擔心著媽媽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附上兩張2020年我們攀爬時的風景。這是從龍中山頂下撤的峽谷,大約二三百米長坡,七八十米陡度。</p> <p class="ql-block">龍斗峰位于廣東省韶關(guān)市始興縣隘子鎮(zhèn),屬于南嶺五大山脈之一的五嶺之一的大庾嶺南端。它是廣東三大險峰之一,因其形似一條騰空而起的巨龍而得名。龍斗峰由三個獨立的山峰組成:龍尾、龍中和龍頭,每個山峰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挑戰(zhàn)。1982年冬,我國科研人員在處理一幅彩色衛(wèi)星照片時,發(fā)現(xiàn)龍斗峰位置有明顯的“綠豆點”。1983年1月,國家地質(zhì)科研人員會同廣東省706地質(zhì)大隊人員,趕到這顆“綠豆”的所在地進行實地考察??疾旖Y(jié)果令人無比興奮:該地直徑3公里,深度250米,坑呈典型圓形,坑底具放射狀擦槽,坑中心向外呈完整的輻射狀,坑南北緣均具弧形堤埂地形,頂端成弧形展布,寬5~8米,延伸3公里以上。尤其是堤埂中的倒轉(zhuǎn)層、沖擊角礫巖、沖擊玻璃和石英的明顯微頁理,以及坑底花崗巖多呈碎塊狀、長石錯裂呈雙晶彎曲狀、云母有扭結(jié)帶等種種跡象,無不表明這是一處隕石爆炸坑。</p><p class="ql-block">經(jīng)同位素科學(xué)測定,隕石坑形成于約七千萬年前的新生代,與恐龍滅絕的時間幾乎一致。它是一些質(zhì)量大的流星體沒能在大氣中摩擦燃燒殆盡,直落到地表面而形成。因為一顆流星體進入地球大氣圈后與空氣劇烈摩擦而被燃燒成了一個高溫火球,高速直撞地球必然引起大爆炸,其爆炸能量與隕石坑直徑成正比,龍斗峰隕石的爆炸能量據(jù)說相當于幾個原子彈的爆炸能量。</p><p class="ql-block">1983年9月26日,參與考察的國家地質(zhì)礦產(chǎn)礦藏研究所吳思本先生在《中國地質(zhì)報》發(fā)表了研究報告《龍斗峰隕石坑的發(fā)現(xiàn)及其沖擊變質(zhì)特征》,正式向世人公布了始興縣龍斗峰為我國首次發(fā)現(xiàn)的隕石坑的訊息。</p><p class="ql-block">龍斗峰隕石坑的發(fā)現(xiàn),為我國地質(zhì)學(xué)界開展天體地質(zhì)學(xué)這一新領(lǐng)域的研究找到了第一個完整的地質(zhì)體。它也先后被全國性高等學(xué)校教材《構(gòu)造地質(zhì)學(xué)》和《廣東省區(qū)域地質(zhì)志》收錄記載,成為了我國隕石坑的典型范本之一。根據(jù)衛(wèi)星照片及航空照片研究初步判斷以龍斗輋林場場部為中心,龍斗峰大埂為邊界的區(qū)域是隕石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