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冷谷寺</p> <p class="ql-block">四川甘孜州格聶南線自駕游熱,從橫空跳出個“甜野男孩-丁真”到現在已有三年多時間了,整個格聶南線風光無限,有雪山有河流有海子,當然還有丁真的家鄉(xiāng)和數不清的寺廟。雪山中當數四川的第三高峰“格聶神山”(海拔6204米)最為壯觀出名,海子首推聞名遐邇的“格聶之眼”。而我想說的卻是藏在格聶神山峽谷中的老冷谷寺。</p> <p class="ql-block">格聶主峰</p> <p class="ql-block">清晨拍攝格聶</p> <p class="ql-block">老冷谷寺所處地海拔有4266米,傳說是藏傳佛教分支黃教的發(fā)祥之地(類似于道教中青城山的角色),鼎盛時達到了二千僧人。由于它離公路還有近20來里地,加之坐落在群山懷抱的高山中,地勢高低不平,要想擴建難度太大已無可能。5年前,在山谷外距離公路不遠、地勢平坦之地修建了新冷谷寺,落成后老冷谷寺全部人馬下山搬遷至此。</p> <p class="ql-block">格聶之眼</p> <p class="ql-block">鳥瞰格聶之眼</p> <p class="ql-block">原廟宇就稱為老冷谷寺了,平日安排2名喇嘛看守,新冷谷寺喇嘛輪流上山替換。我對嶄新的東西歷來興趣不大,對有歷史沉淀的東西尤其喜愛,因此從成都出發(fā)前我就作了訪老冷谷寺的計劃。</p> <p class="ql-block">美麗山谷</p> <p class="ql-block">負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16日,當我們開車抵達新冷谷寺時已是中午,抓緊吃了自熱米飯,我便去尋找可以上老冷谷寺的摩托車(100元/人),可能是運氣不好吧,問了一圈下來當地藏人沒有愿意去老冷谷寺的。我與搭檔商量,決定這5公里路自己徒步上去。收拾完攝影包和無人機包,兩人就大踏步的邁上了崎嶇不平的山道。</p> <p class="ql-block">上山的小道</p> <p class="ql-block">路雖爛但有野趣</p> <p class="ql-block">剛開始還“雄赳赳”地挺進,但是隨著海拔的不斷升高,鋪滿亂石的道路,體力的消耗慢慢增大,步行的速度開始減了下來。好在谷地植被豐富,正直秋季樹葉與灌木五顏六色,陽光下眨巴眨巴地晃動著小眼。兩側陡峭巖石以藍天作背景,時不時拋出清泉飛流。碧綠的河流從天邊蜿蜒翻滾而來,瀟灑悠然而去。沿途真是太美了,可看可拍可摸的東西不少,慢慢地我們望見了遠處的老冷谷寺。</p> <p class="ql-block">山澗</p> <p class="ql-block">路旁景觀</p> <p class="ql-block">老冷谷寺坐落在距谷底約50米高的山腳,面對格聶神山,建筑靠近背后的巖石,規(guī)模比我想像的小許多,四周都是殘垣斷壁,想必是過去喇嘛的居所。當我們“千辛萬苦”到達時,映入眼簾的全部圖景都滿足了我對文化、宗教、古跡的盼想,在亙古巖石的襯托下,廟宇看起來十分滄桑古樸,處處彰顯時光包漿的痕跡。難得看到人的寂寞喇嘛也到門前迎接了。</p> <p class="ql-block">遙望老冷谷寺</p> <p class="ql-block">兩位喇嘛漢語說不好,彼此交流障礙較大,大家只好連說帶比劃的勉強進行溝通。但是喇嘛非常的熱情,主動帶我們進入寺廟大殿參觀拍照。殿堂正中間供奉著釋迦牟尼的巨大塑像,四周懸掛著數不清的唐卡和尊敬活佛的畫像,木柱等建筑構件都涂抹成紅色,喇嘛絳紅色的袈裟非常自然和諧地融入到其中,仿佛也是唐卡是頂梁柱,一切都給人肅穆、莊嚴和神秘之感,三百多年的“歷史”就濃縮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老冷谷寺喇嘛</p> <p class="ql-block">寺廟大殿</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畢走出大殿后,喇嘛和我搭檔都看到了對面山崖上的巖羊,我自鳴得意、頗為好使的眼睛就是鎖定不了,喇嘛不厭其煩的給我指,我不厭其煩的搜,遺憾呀就是看不到在哪。忽然其中一個喇嘛示意讓我跟他走,我本來就小膽大,走就走唄。</p> <p class="ql-block">巖羊</p> <p class="ql-block">跟著喇嘛繞來繞去,走到了寺廟的背后,也是一片殘垣斷壁,荒草叢生。喇嘛停住腳用手一指,哇噻!巖羊就在眼前,好幾只。我緊張得端起相機就是一陣“咔嚓、咔嚓”。原來喇嘛和巖羊是共同生活在這片群山之中的,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相互為伴,這簡直就是小說或電影里的情景。那么近的距離呀,我興奮得不知所措。不一會,巖羊就紛紛的跑走了。我對著喇嘛樹了大拇指,連聲“謝謝!”</p> <p class="ql-block">巖羊</p> <p class="ql-block">返回寺廟,天下大雨,我們只好暫時逗留在此。喇嘛看我們無事,端出裝有各種佛珠的盤子,我問了價,完全不貴,于是挑選了一串白色的佛珠,50元,也算是對他們的感謝之情吧。此后,我凡到藏地旅行都佩戴著這串白色佛珠,祈求佛祖保佑!</p> <p class="ql-block">在老冷谷寺看出去</p> <p class="ql-block">等雨停</p> <p class="ql-block">雨終于停了,我們也要對喇嘛說再見了,于是請搭檔為我們拍了張合影作留念。下山的路怎么來怎么返,由于道上石頭與水坑太多,高一腳低一腳,硬生生地把我的旅行鞋走得張開了“嘴”。此200元的鞋在藏地陪我走了不知道多少路,爬了多少山,到丟它時還舍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開口的旅行鞋</p> <p class="ql-block">走到山谷口的大路旁,我實在走不動了,卸下沉重的攝影背包和無人機包,對搭檔說:你在這里等,看著包,我去停車處開車來接。當我一屁股坐上車時,精疲力竭的我終于舒坦地踹了一口粗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