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玄武近來好像并未活躍在文壇,不過他的文字我喜歡。這讀的也是以前的舊文。他的文字既喜歡又怕讀,喜歡是因為他的文字,怕是因為他的思想。他是個喜歡說實話、眼中揉不得沙子的山西漢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篇《椿芽長》來自其《自然觀察:一個人文主義者的筆記》第130章。我準備了幾天,可是未開讀,為什么呢?因為之前讀過一篇文河寫椿和椿芽的文章,擔心這篇讀不出新意??墒墙裉煳矣仓^皮又拿起來,我想他們兩人的行文一定是有區(qū)別的。我就要從“雷同”里讀出不同,才是本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開篇是個總起,并未講椿芽,而講所有的芽、一般的芽。第一句就顯出了玄武語言的風格,“草木在寒風、冰雪中蟄伏一冬,春風一吹,嫩芽紛紛探頭?!卑自捴恤酆狭宋难缘牡溲排c凝煉。第二句“光中望其剪影”這個“其”以及這種表達(或行文方式)更顯。此句,喻初春草木嫩芽為“一只只小獸初生的絨毛”且“惹人憐愛”,喜愛之情溢于言表。這些芽具有怎樣的性質呢?“這些芽在漫長冬天積累養(yǎng)份,在春天爆發(fā),其力無窮,一日之內晨昏之變都令人吃驚。”作文的基調是要贊美這大地上草木中盎然勃發(fā)、桀桀不屈的生命之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段,過渡到椿芽,“有些芽可吃,且是人間美味,比如香椿?!边@里有對比,以突出椿芽之特別與美味:“南飲明前茶,北食香椿芽。”其實,南到彩云之南的南高原也仍是有春天采食椿芽的習慣的——因為據(jù)說椿芽(我們叫“椿尖”)易發(fā)(發(fā)?。越陙砦也怀粤?;但仍愛吃一種叫“刺腦包”的野蔌。這一段里還有一個無主句,“掰了樹枝,采那些從深褐到淺綠漸變的芽頭,汁液沾上手指,眼前樹枝晃動,同時晃動錯置的,是午餐或晚餐做好的香椿炒雞蛋?!睂懙氖遣烧谎康那榫啊_@一段很生動,仿佛那樹枝就晃動在我們的眼前,隨著搖晃暗香浮動的是香椿炒雞蛋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段是議論,分析“椿”字,析出了春天的味道。對北人而言,椿是“可以食用的春天”,“椿”之右偏旁的“春”字,“既是發(fā)音,更有人對它的食欲期盼和充分尊重”。玄武有才,草木有情,一種普普通通的嫩芽被他品出了味道、一個簡簡單單的漢字被他析出了詩意。對于春天的味道,我不是十分向往,大概我的感官較遲鈍(與滯后)一些;但是我很神往秋天的味道,每當秋風起,我的鄉(xiāng)愁便被想象中的鱸魚莼菜引起。我喜歡小城舊時挑水巷、電影院以及老車站前的燒洋芋、燒包谷和糖炒栗子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段是一個今昔的對比,現(xiàn)代人很少有機會親自去掰椿芽了,是的,大部分是從市場上稱斤論兩買回家去。這些小攤販又是去鄉(xiāng)街上或跟山里人囤來的。我不知道,椿芽竟還有大棚里的!玄武以為“大棚椿芽味道寡淡且不說,椿芽在現(xiàn)代城市生活中,以一把多少錢來象征,總讓人覺出沮喪。”也許玄武是有時間帶著兒子親自去采摘的,我也想去,可是不知道哪棵椿樹是有主的、哪棵是無主的?想象抬頭仰望樹上的椿芽,不論漏下的是金屑一般的陽光還是冷冽如碎冰的風,那淡藍、灰白的天空與深褐、淺綠的椿芽相襯,也是一種無可言狀的萌動與惆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椿芽之美,椿芽所代表的春天之味美,更在于摘取的過程?!惫唬獛С龅氖谴谎勘旧砀街臇|西(或事物,這事物上又附著了情感)。羨慕玄武有純粹的鄉(xiāng)村體驗與記憶。這幕摘椿芽的場景描寫簡潔純粹,似白描又生動,“坐在樹上摘完椿芽,意猶未盡,每每站起身來,在與房頂平行的樹枝上蕩動枝條,借彈力忽然一躍,就飛到了房頂,下面驚呼,是拾椿芽的奶奶和弟弟?!边@殘留的少年記憶蕩出的弧線,不差于任何鳥類在天空劃出的影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采椿芽帶來與之相關的記憶。興起時從椿樹上跳到房頂上,可是從房頂返回椿樹卻是一個更難的過程。如果掂量不好,“就相當于自殺”;一次黃昏心怯,想直接由房頂跳到地面,可終是沒有跳,“昏黃的光線中,站在院里的弟弟傻傻地抬頭望我,五六米的高度,使他身體變得那么矮小”;聽玄武說起來極其危險,少年時的游戲有時竟伴隨著死亡的氣息。那些無由的歲月啊,獨自成長的光陰中,死神的翅翼原來竟曾拂過我們的腦際。這是由椿芽帶來的獨特童年體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沒想,吃過椿芽之后,還可以吃椿枝。這卻是第一次聽說、第一次讀到;椿芽之后,椿枝已硬,可是能像剝香蕉一樣剝去它的嫩皮,吃那椿枝,“微甜,異香,脆嫩”。直到不能吃,時光飛快,椿樹枝再長半月內質就變得堅硬,“它們呼呼地長著,仿佛風一吹便伸出一截手臂來捕捉雨露,也打撈日光和月光?!弊詈筮@里是個詩意的收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慢慢回憶起文河的那篇《香椿樹》,兩文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文河的文字稍顯低沉委婉,而玄武的趨向鏗鏘斬截。玄武更多童年回憶,融入生命體驗;而文河更多眼前實景,交匯著更多當下的思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椿芽長》(玄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草木在寒風、冰雪中蟄伏一冬,春風一吹,嫩芽紛紛探頭。光中望其剪影,像一只只小獸初生的絨毛一般惹人憐愛。這些芽在漫長冬天積累養(yǎng)份,在春天爆發(fā),其力無窮,一日之內晨昏之變都令人吃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些芽可吃,且是人間美味,比如香椿。南飲明前茶,北食香椿芽。掰了樹枝,采那些從深褐到淺綠漸變的芽頭,汁液沾上手指,眼前樹枝晃動,同時晃動錯置的,是午餐或晚餐做好的香椿炒雞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謂春天,在人,目之遇,膚之感,心之觸,鼻之嗅,還要包括味蕾之品,對北人而言,椿是可以食用的春天,它實在太配自己稱謂了,“椿”之右偏旁的“春”字,既是發(fā)音,更有人對它的食欲期盼和充分尊重。它便是春天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猜現(xiàn)代人很少有機會去掰椿芽了,只在市場上買現(xiàn)成的大棚椿芽,一把多少錢。大棚椿芽味道寡淡且不說,椿芽在現(xiàn)代城市生活中,以一把多少錢來象征,總讓人覺出沮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椿芽之美,椿芽所代表的春天之味美,更在于摘取的過程。我還殘留著少年記憶:院落之后有一棵椿樹,枝丫離房頂有一截距離。它保存了我少年時代每個春天的成就感。爬樹摘椿是我的事。椿樹枝干光滑細膩,有熟練爬樹技藝的少年方能勝任。坐在樹上摘完椿芽,意猶未盡,每每站起身來,在與房頂平行的樹枝上蕩動枝條,借彈力忽然一躍,就飛到了房頂,下面驚呼,是拾椿芽的奶奶和弟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房頂返回椿樹更難。樹干距離房頂一米多,需要看準,伸雙臂,在房頂邊緣身體向椿樹垂直倒下,過去時手正好抓住樹干。那時我就只有一米多點個頭。倒下抓住樹干時,人就像一根橫在房頂與樹干之間的小橋。這樣做必須萬無一失,若失手就相當于自殺。多少次我在反復惦量樹下的尖石和地面的軟硬。有一次黃昏心怯,無法在房頂返回椿樹,忽生冒險之心,打算從房頂直接躍下院落?;椟S的光線中,站在院里的弟弟傻傻地抬頭望我,五六米的高度,使他身體變得那么矮小。我沒敢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椿樹于我還代表春天的危險,而我安然躍過許多個春天。有時感念造物,敬畏之心油然而起。在我少年,一些玩伴要么被造物收去,要么傷痛伴隨一生。比如有小伴在我們常玩的水庫淹死,有小伴玩跳井游戲時跌落井中。我記得重的驚恐:暴雨之后放學回家,獨自一人從井上躍過,腳底一滑,在井上面摔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閃念之間我的手死死摳住了對面井沿,身體橫在井面上。這是旱井,濁流仍在匯入,翻滾。井水已滿溢,我的紅領巾浸在水中。許久我不敢動,聽著自己爆裂一般的心跳。我等四肢和井沿牢固的接觸,又擔心時間過久,手腳力不能支。它成為我持續(xù)一生的噩夢,每在情緒極度緊張時,我夢見這一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當我少年,坐在椿樹高處望遠處春光時,也多次想到這次切近的死亡威脅。我不停地蕩樹枝,以確定要爬過去的樹枝能承受的分量。椿樹長得飛快,椿芽之后,椿樹會長出稍硬的枝條,已不能做菜吃。掰下椿枝,像剝香蕉一樣剝它的嫩皮,吃那椿枝。微甜,異香,脆嫩。吃得太多,有時生懼意,想自己頭頂會長出椿芽。說像剝香焦一樣剝椿枝皮,是后來的比喻,少年時我沒有吃過香蕉,也沒有見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時光飛快,椿樹枝再長半月內質就變得堅硬,不能吃。它們呼呼地長著,仿佛風一吹便伸出一截手臂來捕捉雨露,也打撈日光和月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然觀察:一個人文主義者的筆記》(第130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圖片來自網(wǎng)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