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月14日的研修講座是圍繞“核心素養(yǎng)與課堂教學”所展開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核心素養(yǎng)與課堂教學目標關系密切。一方面,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課堂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yǎng),還包括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如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的塑造、價值觀的引導等。另一方面,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又是課堂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的講座是由沈陽大學教育學院趙海濤院長帶來的《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趙海濤:沈陽大學教育學院(兩鄰學院)院長,三級教授,研究生導師,華東師大教育學博士。沈陽市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國家級校長培訓專家。多年從事基礎教育校長和教師的培訓、研究及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學校教育、比較教育、教師教育、教育管理等,著有《基于問題的校長培訓模式研究》、《校長管理能力研究》、《走向課程建設的專業(yè)化》等著作;主持“中小學校長培訓專業(yè)化研究”“基于標準的學校發(fā)展研究”“合作學習實踐研究”等課題。近年來關注“校長專業(yè)發(fā)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合作學習”等專題研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趙海濤院長從培養(yǎng)成什么樣?(核心素養(yǎng))——用什么培養(yǎng)?(課程建設)——這樣培養(yǎng)?(課堂教學)三個方面開展講座。</p> 核心素養(yǎng)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趙院長用了大量的思維導圖言簡意賅的給參培教師們灌輸了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關聯(lián)概念連續(x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教育目的,到教育方針,到培養(yǎng)目標,到核心素養(yǎng),再到課程目標,乃至更為下位和具體的教學目標、學習目標,是一個從思想到行動的關聯(lián)概念連續(xù)體,需要想清楚、說明白、寫準確、做實在,這對于完成把握教學內(nèi)容乃至整個教育教學行動,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p> <p class="ql-block">核心素養(yǎng)與教學概念關系圖</p> 課程建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課程是學校教育系統(tǒng)的核心要素,是社會主導教育價值觀念的具體表現(xiàn)和集中反!映。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沒有課程就沒有學校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nèi)容及其進程的總和,它包括學校教師所教授的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的各種教育活動。</p> <p class="ql-block">課程方案的思維導圖</p> 課堂教學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核心素養(yǎng)?趙院長分享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崔允漷教授的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從課程標準到課堂目標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促進深度學習的發(fā)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采用大單元備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教材的教學化處理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學習方式與目標的匹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實施教-學-評一致的教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何進行深度學習?傳統(tǒng)教育知識過于碎片化。理解依賴個人的經(jīng)驗,知識是個體與外部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結果,人們對事物的理解與個體的先前經(jīng)驗有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 ,而是學習者在與情景的交互作用中自我構建。只有高投入,提供真實教學情景,提供反思的機會,才是有效的深度學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材進行教學化處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吃透課標要求,“用對”教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對標,認清課程形式堅守課程理念;從課程思維出發(fā),厘清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目標一族”(課程目標、內(nèi)容要求與學業(yè)質(zhì)量標準),用教材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堅持學為中心,“用活”教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明確至少三分之二的學生能達成的目標;二依據(jù)學習目標,實現(xiàn)從“教材內(nèi)容”到“教學內(nèi)容”或“助學方案”的轉(zhuǎn)換;三實施“不是面對全班,二是面對個體或小組”的教學策略;四達標性作業(yè)+挑戰(zhàn)性作業(yè)任務+個別化輔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踐行系統(tǒng)反思,“用深”教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材使用是一個個由“理解-表達-實施-反思”組成的螺旋循環(huán)。是一種持續(xù)性的、反復性的且需要不斷改進的專業(yè)實踐。</p><p class="ql-block"> 將教材,用對,用活,用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結束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應進一步專業(yè)化,讓教師作為知識的生產(chǎn)者與促進教育、社會轉(zhuǎn)型的關鍵人物而獲得社會認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協(xié)作和團隊合作應成為教師職業(yè)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反思、研究和創(chuàng)造知識以及新的教學實踐應成為教學的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時,必須支持教師的自主性和學術自由,保證他們充分參與關于教育未來的公開探討和對話。</p> .? ?.? ? ? .? ? ? ? .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的專題講座是由海口市二十五小學黃倩蝶老師帶來的《核心素養(yǎng)本位的“勞動+科學”學科課程融合案例分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黃倩蝶:??谑械诙逍W科學、勞動教研組長,??谑悬S倩蝶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省級骨干教師、教學能手,海南省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改革公關團隊成員,海南省教育學會勞動教育分會第一屆理事,海口市教育學會小學科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理事會秘書長,海南省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獲得者,“國培計劃”海南省教師培訓項目授課專家,常為我省新課標新教材培訓及教研活動做專題講座和上展示課,主持參與7次省市級課題。開發(fā)勞動教育校本課程并組織實施,曾受邀給國培項目、??谑屑褒埲A區(qū)做“勞動+科學”跨學科校本課程開發(fā)專題講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黃老師從課程背景,案例分析,課程建議三個方面開展講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黃老師表示, 2021年9月以來,??谑卸逍@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根本目的,積極探索“減負增效提質(zhì)”的教育效果,歷經(jīng)了3次勞動教育與科學融合的實踐探索,以跨學科融合構建了五育并舉的“勞動+”課程。該課程基于STEM教育理念和PBL學習方法,對標課程標準,不斷規(guī)范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構建“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育美”的勞動教育校本課程,打破學科邊界,體現(xiàn)學科特點,發(fā)揮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功能,從學科融合方面把科學和勞動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p> 課程背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黃老師與參培教師,先講述了二十五小在勞動教育實踐探索歷程。再解讀《“勞動教育”“雙減”政策》、《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最后介紹了??谑卸逍W“小飛鴿”課程體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黃老師表示科學課程與勞動教育課程新課標中的具體內(nèi)容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兩者進行融合授課可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案例分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勞動+科學”融合的課程要怎么設計與實施呢?黃倩蝶老師從課程準程、課程目標、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總結反思、活動建議等方面進行分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享《植物的一生》課程案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享STEAM課程設計思路</p><p class="ql-block"><br></p> 教學建議 <p class="ql-block">活動建議:</p><p class="ql-block">1.種植勞動工具的使用,做好安全預案。</p><p class="ql-block">2.開發(fā)勞動基地,因地制宜。</p><p class="ql-block">3.“勞動+科學”課程的其他內(nèi)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過一天的講座學習,使我們了解到,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課堂教學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和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