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發(fā)了幾篇“踩扁美帝”拙文后,一些美友疑惑不解:為何是“踩扁美帝”?故將本系列美篇《開篇——初識(shí)美利堅(jiān)》中的一段文字列出,以解惑。</p> <p class="ql-block"> 為了一睹尼亞加拉大瀑布的芳容,從華盛頓出發(fā)整整坐了8小時(shí)的車,當(dāng)?shù)诌_(dá)大瀑布的剎那間,一切的乏和累都值了。</p> <p class="ql-block"> 北美的尼亞加拉大瀑布是享譽(yù)世界的三大瀑布之一<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另兩處是非洲伊瓜蘇瀑布和南美維多利亞瀑布)</span>它以宏偉的氣勢(shì),浩瀚的水幕,震撼了所有見過它的人。</p> <p class="ql-block"> 形成于億萬年前的這條大瀑布,直到1615年才被一個(gè)名布魯勒的歐洲探險(xiǎn)者“發(fā)現(xiàn)”。10年后,又一個(gè)歐洲探險(xiǎn)家雷勒門特也來到這里,當(dāng)?shù)赜〉诎踩烁嬖V他這是雷神之水,那巨大的轟鳴聲就是雷神發(fā)出的聲音,雷勒門特這才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寫下了“尼亞加拉”這幾個(gè)字<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尼亞加拉”在印第安語中為“雷神之水”的意思)</span>。</p> <p class="ql-block"> 為了爭(zhēng)奪這塊地理位置特殊的寶地,兩百年前的美、加<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當(dāng)時(shí)屬英國(guó))</span>兩國(guó)曾進(jìn)行過激烈的戰(zhàn)爭(zhēng)。戰(zhàn)停后兩國(guó)簽訂的“根特協(xié)定”,規(guī)定尼亞加拉河為兩國(guó)共有,主航道中心線為兩國(guó)邊界,河上則架起了一座彩虹橋。</p> <p class="ql-block"> 于是,尼亞加拉河兩側(cè)就各有了一座叫做“尼亞加拉”的姐妹城,星條旗在南,楓葉旗在北,兩岸人民自由往來,無需辦理過境手續(xù)。</p> <p class="ql-block"> 從伊利湖滾滾而來的尼亞加拉河水流過彩虹橋不久,突然垂直跌落,巨大的水流沖下斷崖,形成了氣勢(shì)磅礴的大瀑布,借一壁萬仞在懸崖處涅槃。</p> <p class="ql-block"> 時(shí)而野性粗獷、洶涌澎湃,時(shí)而水珠飛濺、翻瓊吐玉的瀑布,在陽光映射下,還常常會(huì)呈現(xiàn)出一道美麗的彩虹,這種交織在一起的美艷景色,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 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勢(shì),轟鳴著,自天而降,粉身碎骨的生,視死如歸的亡,無比震撼地展現(xiàn)著它的壯觀。</p> <p class="ql-block"> 水流在沖下懸崖后,繼續(xù)在峽谷里翻滾騰躍,形成了世界上最狂野、最恐怖的漩渦急流。</p> <p class="ql-block"> 雷神的命運(yùn)與山河大地共存:懸崖是雷神短暫的溫床,彩虹是雷神呼吸的靈魂,瀑水是雷神張開的心臟,轟鳴是雷神顫栗的心聲。</p> <p class="ql-block"> 除了詩仙李白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其他所有形容尼亞加拉大瀑布的詞匯都是多余的。</p> <p class="ql-block"> 在岸邊領(lǐng)略了大瀑布的壯觀后,必須與之零距離接觸一下才過癮。于是,花巨資壯著膽坐上了“少女號(hào)”游輪。</p> <p class="ql-block"> 剛跨上游船時(shí),耳畔響著大瀑布從遠(yuǎn)方傳來低沉的隆隆聲,隨著船行,漸漸被萬馬奔騰似的呼嘯聲所代替,那大概就是印第安人口中的雷神所發(fā)出的嘶吼聲了。</p> <p class="ql-block"> 從船上360度欣賞瀑布的各種激流姿態(tài)是一種更為刺激的體驗(yàn):穿梭于飛流直下的瀑布間,水花迎面撲來,很快就被水霧包裹,直接感受到了大瀑布的震撼力。</p> <p class="ql-block"> 落差近百米的巨量水流,像巨大的幕布一樣,帶著大自然的威嚴(yán)和神圣,從天而降,迎面而來,直瀉船頭。</p> <p class="ql-block"> 在巨大的瀑布簾里繞行一圈,感受尼亞加拉大瀑布真正的魅力,敝人以花甲之軀終于完成了一次不會(huì)后悔的美妙體驗(yà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