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亞歷山大圖書館始建于托勒密一世(約公元前367-前283年),盛于托勒密二世、托勒密三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館內(nèi)收藏了貫穿公元前400-300年時期的手稿,擁有最豐富的古籍收藏,曾經(jīng)同亞歷山大燈塔一樣馳名于世??上У氖?,這座舉世聞名的古代文化中心,卻于3世紀末被戰(zhàn)火全部吞沒,它到底是什么模樣卻無人知曉。今人只能從歷史文獻的零星記載中了解,因為它甚至連一個石塊實物也沒有留下;而大量考古發(fā)掘似乎也無確鑿線索。</p> <p class="ql-block">古代亞歷山大圖書館徹底被毀后,埃及的亞歷山大大學早在1974年就提出重建圖書館問題,并希望盡可能在原址原樣恢復。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社會許多國家和埃及共同合作努力克服重重困難,新館建在亞歷山大海濱區(qū),在海濱大道上緊傍“地中海新娘”雕像處。它包括3座建筑,其中最主要的當然是造型奇特的圖書館,另有一個球型天文館,第三座建筑是服務大樓。它們面對地中海,背靠亞歷山大大學各理科學院,風光綺麗、景色迷人。根據(jù)埃及1993年的考古發(fā)掘,此地曾是古羅馬文明時期的皇家專屬區(qū)。</p> <p class="ql-block">圖書館對面的亞歷山大大學</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亞歷山大圖書館矗立在托勒密王朝時期圖書館的舊址上,俯瞰地中海的海斯爾賽灣。</p><p class="ql-block">今天的亞歷山大圖書館的主體建筑為圓柱體,頂部是半圓形穹頂,會議廳是金字塔形。圓柱、金字塔和穹頂?shù)那擅罱Y(jié)合渾然天成,多姿多彩的幾何形狀勾勒出該館的悠久歷史。令人稱奇的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亞圖主體建筑都像是一輪斜陽,象征著普照世界的文化之光。在外圍的花崗巖質(zhì)地的文化墻上,鐫刻著包括漢字在內(nèi)的世界上50種最古老語言的文字、字母和符號,凸顯了文明蘊藏與文化氛圍的構(gòu)思和創(chuàng)意。</p> <p class="ql-block">亞歷山大圖書館這座充滿了未來氣息的碟片式建筑是全球知名的閱讀場所,為讀者們準備了2000多張座椅。整座建筑外面都寫滿了全球各種文字以反映圖書館的多文化傳統(tǒng)與精神。這里收藏了800萬冊圖書。</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圖書館達到了既現(xiàn)代又有厚重歷史感的目的。它向地中海傾斜的外部圓形建筑據(jù)稱是既懷念古時的圓形港口,又聯(lián)想到宇宙的模樣。鋼架玻璃的屋頂,和柱頂?shù)乃睦馔哥R使透入的光線彌散,且隨日光的移動而不斷變化。圖書館的墻體由2米寬1米高的巨石建成,6300平方米的石頭墻上刻滿了阿拉伯文字、圖案、符號,此外還有音樂和數(shù)學符號,以及世界各種文化的文字符號;這些圖案均系手工鑿刻而成。館內(nèi)寬敞明亮,確有傳統(tǒng)圖書館的風范。</p> <p class="ql-block">走出圖書館,朝向地中海</p> <p class="ql-block">離開圖書館,大巴在導游的帶領下來到夏宮</p> <p class="ql-block">蒙塔扎宮位于海濱大道東端,是以前的國王及王室成員避暑的行宮,所以也稱為夏宮。 宮殿俯瞰著幽靜的海灘,周圍被椰棗樹、椰樹林和花園環(huán)繞,建筑融合了佛羅倫薩與土耳其風格。最重要也是視野最好的建筑是建立在一塊高地上的哈拉姆利克宮,已經(jīng)改建為一座奢華的酒店。蒙塔扎宮更像一個公園,包括一座博物館、幾段海灘浴場以及餐廳和設備齊全的旅游中心。</p> <p class="ql-block">在海邊,吹著海風,看著落日慢慢西墜,愜意極了</p> <p class="ql-block">返回開羅途中的休息</p> <p class="ql-block">晚餐是在當?shù)氐闹胁蛷d</p> <p class="ql-block">餐廳對面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附近的美發(fā)店一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