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廟那沖那些事兒</p><p class="ql-block"> 天臺山曾經(jīng)有座南岳廟,大多數(shù)年輕人都不知道有這么一座廟,更不知道廟后的那個小山?jīng)_叫廟背沖。南岳廟座落在天臺山塅里的水口上,河水在廟的左側(cè)日夜流淌。廟不大,除去正廟,右邊有兩間偏房與正廟相連,左邊立有寶塔。廟的正門朝著對面的觀音山,站在廟門口,天臺山塅里一覽無余。廟兩旁有四棵大樹,左邊一棵楓樹一棵栗樹,楓樹與栗樹隔河相對,栗樹與寶塔相依,栗樹與寶塔之間有一條沿溪小道通過。右邊一棵檀樹一棵松樹,檀樹與兩間偏房相伴。沖也不長,大約300來米的樣子。當(dāng)時,這廟前廟后兩重天,廟前開闊明亮,道路平坦,阡陌縱橫,炊煙繚繞,人來人往。廟后則陰暗逼仄,道路崎嶇,溪流奔泄,不冒炊煙,行人稀少。</p><p class="ql-block"> 相傳,解放前這南岳廟香火很旺,有主持香火的廟祝,還有一個與廟祝作伴的瞎老頭。這瞎老頭特會講故事,每天架一面小鼓,坐在廟旁那棵大栗樹下,只要有人在他那面小鼓上敲一下,他就會根據(jù)你的要求,給你講故事,講完后,聽者把賞錢也放在小鼓上。他講的故事總是南京的廟王,北京的土地,天南海北,無所不包,也無所不講,但講得最多的是他身后那棵大栗樹。</p><p class="ql-block"> 他說:“我身后這棵空心大栗樹是一棵得道成仙的大樹。這栗樹,本是一棵鐵栗樹,屬于灌木,只能長到手指大一棵。不過這樹下住著一條修行的黃鱔,鐵栗樹見黃鱔修行,也跟著修行。修煉千年之后,黃鱔修成了人形,成為黃仙姑,鐵栗樹也修成了參天大樹,成為栗仙童。仙姑仙童潛心修行,偶爾也沿溪而上去觀音山佛殿,聆聽觀世音菩薩的法旨和得道高僧的開示。后來,他們還開通了一條地下暗道,可直通觀音山佛殿之下。也不知道又過了多少年,適逢朱洪武血洗湖南。這時,天臺山上空飄來一朵五色祥云,觀世音菩薩站立云端,傳喚仙姑仙童遵聽法旨:‘現(xiàn)朱洪武血洗湖南,令你倆拯救黎民免受劫難。’后又附耳仙童,囑他如此這般。仙童謹(jǐn)遵法旨,只見大栗樹渾身顫栗,離地兩丈高的樹干上突然開了一道門,從這道門進(jìn)入樹的中心,有一個籃盤大的空洞,空洞與暗道相連接,直通觀音山佛殿。這時,仙姑也化成一個美麗的姑娘,她口一張,一條軟梯從樹洞門口拋下與地面相接。那些被朱洪武兵馬追殺的民眾四散躲避,好多人來到天臺山避禍。仙姑仙童來到避禍的民眾中,邀請他們躲進(jìn)樹洞。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好多人都來到天臺山,躲進(jìn)樹洞,逃過了一劫。朱洪武平定湖南建都南京后,開始大赦天下。湖南經(jīng)過血洗,地廣人稀,朱洪武發(fā)布御旨,從外省移民湖南,本省民眾特赦無罪。消息傳來,躲藏在地下暗道的黎民百姓紛紛從觀音山佛殿下涌出來,這人如潮水,計有三萬六千之眾。后來,這個出口就叫做大滸坑,自此仙姑仙童也跟從觀世音菩薩,為天下蒼生救苦救難。”</p><p class="ql-block"> 一天,瞎老頭又在講這個故事,這故事講得確實也多,好多人也聽膩了。其中有一個人聽得最多,這人叫羊石先。只見他飛起一腳,踢飛小鼓:“土改運(yùn)動不參加,專門宣傳封建迷信!”接著,他又揮起拳頭朝瞎老頭打去,好在有個聽故事的中年男子出來打抱不平,擋住拳頭:“羊石先呀!咯就是你不對呢,你干部當(dāng)起,欺負(fù)一個老人家,這不是本事呢,有本事同我來試試看。你聽不得,走開些!”</p><p class="ql-block"> 其實,這羊石先發(fā)脾氣也事出有因。那時正是1950年,天臺山同全國各地一樣,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yùn)動。在這場運(yùn)動中,天臺山擁現(xiàn)了一批土改積極分子,羊石先就是其中的一個。那時他只有十八九歲的樣子,用當(dāng)今的話來說,是個典型的奶油后生。解放前,他家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是響當(dāng)當(dāng)?shù)呢氼欈r(nóng),當(dāng)然是運(yùn)動的依靠對象,自然也就成了積極分子。同時,他上無父母,又無兄弟姐妹,單身一人,人又靈活。尤其是斗地主,分田地,打地主,分浮財,十分賣力。況且,斗爭地主,他下得狠手,出得猛力,地主們看到他就腿發(fā)軟,身發(fā)抖。土改工作隊看他工作積極,斗爭性強(qiáng),把他留在土改工作隊,做一些勤雜性工作,讓他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那時,只要是大眾,大家都稱之為干部。這羊石先也自以高人一等,在鄉(xiāng)鄰面前人模狗樣,趾高氣揚(yáng),不可一世。</p><p class="ql-block"> 不過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就在他聽故事的前一天晚上,他用燒紅的烙鐵,烙在一個正在哺乳期間且長相漂亮的地主婆娘的乳房上,頓時,地主婆娘慘叫一聲,暈絕于地。由于過于殘忍,群眾也看不順眼,受到了土改工作隊的批評,心里一肚子火氣。如今又聽這這老掉牙的故事,一股無名火油然而生。其實那個為瞎老頭打抱不平的人也知道羊石先挨了工作隊的批評,有意嘲諷他說:“你昨天受了工作隊氣,今天把氣撒在一個說書人的頭上,這也太不應(yīng)該了吧,你有本事,應(yīng)該撒在工作隊頭上才對?!毕估项^聽這么一說,氣得直喘:“羊石先伢子!你打地主打出癮來打吧,我也是貧顧農(nóng)呢,我比你阿公還大呢,你打老人家,打殘廢人,喪盡天良,討不得好死!”不幸的是這瞎老頭受了這無名之氣,竟一病不起,撒手人寰。</p><p class="ql-block"> 經(jīng)歷這件事,土改工作隊的領(lǐng)導(dǎo)嚴(yán)厲地批評了羊石先。他表示接受批評,表面上也若無其事,內(nèi)心卻五味雜陳,腦子也嗡嗡作響。但每天還是早出晚歸,有時要到深夜才能回家。他工作的地方在天臺山塅里,而他家住富口灣,所以每天回家,都須途經(jīng)南岳廟和廟背沖。這天他好晚才回家,途經(jīng)南岳廟時,他隱約覺得瞎老頭站在大栗樹下,睜著一雙深不見底的眼睛,狠狠地瞪他,心中一驚,快速通過南岳廟。剛進(jìn)入廟背沖,一團(tuán)黑影從大栗樹上的洞口直撲過來,重重砸在他背上。他不由一回頭,一只毛絨絨的東西伏在背上,目露兇光,只聽這家伙凄厲一聲怪叫,越過他的頭頂,“撲通”一聲扎進(jìn)小溪的水壩中。他旱已魂飛魄散,身輕腳軟,踉踉蹌蹌,一下跌進(jìn)了小溪中,摔在一塊大石上。一嚇一摔,人早已暈死過去,幸遇一夜行人,把他救起,撿得了一條命。不過,他已風(fēng)光不再,直接由奶油后生變成了石跛子。人們當(dāng)面還是叫他羊主席,但背地里都叫他石跛子。成了跛子,他人也萎蔫了,開會坐在角落里默不作聲,喊他講話,三言兩語,提不起精神。</p><p class="ql-block"> 土改后,由于身體等原因,羊石先沒有繼續(xù)工作,但多分了一份田,也分得了上好的房子。他無所事事,每天都要拄著拐杖到天臺山塅里的茶亭里,在那固定的長板凳上坐一坐,然后到茶亭里的代銷店打一瓶米酒,返回家里時,總要先到南岳廟坐一坐。那時,求神拜佛的人少了,廟祝也走了,很冷清。好在還有一張供桌,時常也有供品留在供桌上。他拿出酒,倒一點到地上,口中念念有詞,然后就著供品,慢慢地喝酒,醉醺醺地出門。1958年大躍進(jìn),農(nóng)村成立人民公社,建立公共食堂,沒有人再去南岳廟了,廟旁的偏房也倒了,廟堂成了生產(chǎn)隊堆放石灰的地方,羊石先也沒有錢去打酒去廟里喝了。不過他還是常到天臺山塅里來,在茶亭里呆呆地坐上大半天,吃了飯,再在廟堂里睡一晚。到了冬天,他從家里頂床被子來到廟堂,一睡就是好幾天。到了上世紀(jì)60年代初,他成天蓬頭垢面,瘋瘋顛顛,那床常頂著的被子已經(jīng)看不到棉布的本色,油黑發(fā)亮,臭氣熏人。</p><p class="ql-block"> 有人對他說:“羊石先呀!你真的發(fā)顛吧,家里不住,為什么硬要河里洗澡廟里歇哪?”他神秘而狡黠地說:“我有相好的呢!”“哪一個呀!”這人笑問。他不作答,搖搖頭。這事很快就在天臺山傳開了,很多人都說羊石先被精邪纏身。冬天來了,他的那床被子難以御寒,就在附近的草垛上拖來些稻草鋪在地上,卷縮著身子對付一晚。有天晚上,實在凍得不行,他順著生產(chǎn)隊堆放的生石灰垛爬上神臺。神臺上堆放著很多神位和菩薩,那時郭氏宗祠改建為學(xué)校,祠堂神臺上的神位和菩薩也都堆放在這南岳廟的神臺上。他順手丟下一堆神位和菩薩,就用這些神位和菩薩生起了熊熊大火,把廟堂烤得滾熱。第二天,有人看到南岳廟煙霧繚繞,來看究竟??吹綇R堂還很熱 ,那些神位和菩薩尚未燃盡,羊石先則在稻草窩里呼呼大睡。來人叫醒羊石先,問他哪來的火種。他沒說什么,撒泡尿在生石灰堆上,然后蓋上一團(tuán)干草,不一會兒,干草就燃了起來。來人問他這辦法是誰告訴他的,他說是李小姐看他冷,讓他這樣做的。他又說,李小姐還說,這些神位和菩薩終有一劫,她叫我渡化它們。這李小姐是何許人,不得而之。不久,這羊石先就死在這南岳廟里,是凍死的,還是一些人說的是被精邪尋去的,也無人去考究。</p><p class="ql-block"> 羊石先去世后,這廟背沖成了鬼怪沖,時不時有人在那里被嚇,何七叔就是其中的一個。那是1971年夏天的一個晚上,下屋場的何七叔從廟背沖回家,途徑一座小橋時,看見一團(tuán)黑影在河中小水潭里滾動。他驚出了一身冷汗,跌跌撞撞趕回家里。只見他臉色臘黃,癱坐在椅子上,好半天說不出話來。家里人急忙請醫(yī)生,給他打了針。他這才緩過神來,說起在廟背沖碰到“落水鬼”的事。</p><p class="ql-block"> 何七叔象變了一個人,整天悶悶不樂,時常說胡說,砸東西。家里人很急,請了個師公子(巫師),為他驅(qū)邪趕鬼。晚上,生產(chǎn)隊里的大男細(xì)女都來到何七叔家里,看師公子怎樣趕鬼。首先,師公子做了許多法事,大家也都看得饒有興趣。到了來猖這個環(huán)節(jié),師公子不住地打冷顫,上下牙齒也咬不住牙關(guān),咯咯作響,接著就狂躁起來,近乎瘋狂。奇怪的是在場的一些人也跟著打起了冷顫,也狂躁不安,其中何七叔最為明顯。這時師公子手持木劍,口噴焰火,來到何七叔的房間趕鬼。誰知這何七叔象瘋子一樣向師公子撲去,一口咬住師公子的耳朵。師公子殺豬般嚎叫:“惡鬼來噠,快來幫忙!”只見血從何七叔嘴里流出來,仍死死地咬著師公子的耳朵不放。眾人也如夢初醒,紛紛圍了上來幫忙解救。有的捉何七叔的手,有的捉腳。我也麻起膽子,急步上前捏住何七叔的鼻子,這才松口。大家合力,這才把師公子解救出來。</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如此折騰,廟背沖的“鬼”越傳神。何七叔的病也時好時壞,要瘋不瘋,雖求神問卦,吃藥打針,也沒多大效果。一時間,天一黑,就沒人敢過廟背沖。不過,我晚上出入廟背沖,卻從來沒碰到過什么。因為小時候,常聽父親講《干魚廟》的故事:舊時,一個書生進(jìn)京趕考,晚上途經(jīng)一地,聽到有動物的哀鳴聲,他巡聲走去,看到一只麂子被獵人的捕獵工具逮住。書生心善,放走了麂子,并叫書童在行箱中拿出一只干魚,裝在捕獵工具上。后書生進(jìn)京高中進(jìn)士,為官后返鄉(xiāng)省親,經(jīng)過放生麂子的地方,看到一座高聳的干魚廟。走進(jìn)干魚廟,當(dāng)年裝在捕獵工具上的干魚被精心安放在神龕里,高放在神臺上。進(jìn)士啞然一笑,提筆寫下“去時麂子叫,回來干魚廟,世上無神鬼,都是人做起”。這個故事在我腦海中扎根,且我20歲剛出頭,血氣方剛,不信什么鬼神邪氣。</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