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瑪雅人是天外來客?直到目前為止,幾乎整個瑪雅文明都籠罩著一層迷。有關(guān)九世紀時瑪雅滅亡的假設(shè)層出不窮,比如洪水、地震、颶風等等的天災(zāi)說。瘟疫、集體中毒等等傳染病說。人口膨脹,反復(fù)從事焚林耕作,導(dǎo)致土壤貧瘠等經(jīng)濟問題說。外敵入侵,都市間的戰(zhàn)爭,農(nóng)民叛亂等等社會問題以及集體自殺說等等,不勝枚舉。但是,盡管種種假設(shè)眾說紛紜,卻沒有一種假說能有足夠的證據(jù),讓人采信。</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一個擁有“咖啡花園”美稱的國家,因種植高質(zhì)量的咖啡豆而文明,它是種植世界上最好咖啡之一的國家。</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Guatemala),位于中美洲西北部。面積108,889平方公里。西部和北部與墨西哥、東北與伯利茲、東南與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接壤,東臨加勒比海的洪都拉斯灣,南瀕太平洋。海岸線長約500公里。</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北部的低地平原佩滕是熱帶雨林,中部的高地上的火山可達4200米,太平洋畔狹窄富饒的平地屬于熱帶氣候。危地馬拉素有“永春之國”的美譽,一年四季都適合游覽。除了火山、湖泊、河流和山脈這些自然生態(tài)景觀之外,能讓人們銘刻在心的是這里根深蒂固的古老傳統(tǒng)和瑪雅文明所散發(fā)的無窮魅力。</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國旗為一面由天藍-白-天藍三條直條組成的旗幟,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8∶5。象征危地馬拉位于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白色代表純潔。中間為國徽。藍-白-藍的條狀旗幟歷史上也是中美洲聯(lián)合省旗幟的顏色。旗幟采用于1817年8月17日。國旗的顏色來自原中美洲聯(lián)邦國旗之顏色。藍色分別象征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白色象征對和平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交通以公路為主,沒有鐵路,沒有地鐵,唯一的一條鐵路已經(jīng)完全荒廢,很多鐵軌被當?shù)卮迕癫鸪u掉。</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chǎn),其地理特點多樣,包括高山、火山、湖泊、森林和海濱等。該國高山眾多,其中最高峰為圣佩德羅火山,海拔3,976米。危地馬拉火山區(qū)域活躍,火山活動頻繁,有多座活火山,如弗朗西斯科火山、阿特特拉火山等。其湖泊中最著名的是阿蒂特蘭湖,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湖泊之一。</p><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位處熱帶,一年有兩個季節(jié),分別是干季和濕季,</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瑪雅文明時期。在1523年到1821年期間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獨立運動在19世紀早期開始,1821年,危地馬拉成為中美洲聯(lián)邦共和國的一部分。 1839年,聯(lián)邦解體,危地馬拉成為獨立國家。</p><p class="ql-block">20世紀初,危地馬拉經(jīng)歷了大規(guī)模土地革命,但政治不穩(wěn)定仍然存在。1950年代初,在胡安·何塞·阿雷瓦的領(lǐng)導(dǎo)下,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和經(jīng)濟改革。然而,阿雷瓦政府的改革措施引起美國政府的不滿,美國政府支持了以反對派1954年的政變,推翻了阿雷瓦政府。</p><p class="ql-block">此后,危地馬拉經(jīng)歷了長期的內(nèi)戰(zhàn)和政治動蕩,導(dǎo)致大量人員傷亡和人權(quán)被侵犯。內(nèi)戰(zhàn)在1996年結(jié)束,此后危地馬拉逐漸實現(xiàn)了和平和民主。當前,危地馬拉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是貧困、不平等和犯罪等問題。</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的文化遺產(chǎn)豐富多樣,許多古代瑪雅文明的遺址分布在它的境內(nèi)。其中最著名的是蒂卡爾遺址、科帕爾遺址和圣地亞哥階梯化遺跡等。這些遺址是瑪雅文化的寶貴瑰寶。</p> <p class="ql-block">由于危地馬拉國內(nèi)經(jīng)濟不景氣,再加上女多男少,大部分女性選擇去美國等西方國家。</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雖然醫(yī)療水平不是很高,但國內(nèi)人均壽命居拉丁美洲之首,男性73歲,女性69歲。但大多數(shù)人營養(yǎng)不良。實行小學義務(wù)教育,全國68%的人擁有小學學歷。</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食品物價普遍較低,尤其是水果,但生活用品,電子產(chǎn)品價格高昂,很多人還在用功能機,智能手機普及率不高</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的工業(yè)大都由外國資本控制,工業(yè)相對薄弱,國內(nèi)金屬資源豐富,生活用品全靠進口,而且75%來自中國。</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的香蕉,咖啡出口世界56個國家,是農(nóng)業(yè)的經(jīng)濟支柱,國內(nèi)有一半的人從事農(nóng)業(yè)</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的山里干人,是時代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族群,以打魚狩獵為生,尤其是擅長打造弓箭,射擊距離遠,而且準確度非常高,現(xiàn)在奧運會射擊用的弓箭箭頭制作靈感,來自于此。</p> <p class="ql-block">最早把玉米改造成農(nóng)作物的是中美洲的瑪雅人,瑪雅人把指頭肚大小的玉米棒馴化成胳膊粗的玉米棒。玉米的馴化成功,給瑪雅人帶來了豐富的食物,養(yǎng)活了眾多的人口,最終成就了瑪雅文明,因此,瑪雅文明又被稱作“玉米文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只有瑪雅人知道如何種植玉米。15世紀末,哥倫布把玉米帶到歐洲;16世紀初,葡萄牙人從海路把玉米傳入印度和中國;瑪雅人馴化的玉米造福了半個地球的人民。時至今日,危地馬拉仍然對玉米情有獨鐘,玉米一直是當?shù)厝说闹魇?,玉米面被用來制作玉米餅、玉米羹、玉米粽?lt;/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是世界上黑鱸魚產(chǎn)地最高的國家,大部分位于危地馬拉第一大湖阿蒂特蘭湖中,這種黑鱸魚攻擊性特別強,湖中原本沒有,1958年黑鱸魚被引入湖中,自那以后,湖中其它生物絕大部分滅絕,成了黑鱸魚的天下。</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的國寶是桃花心木,這種樹高達25米以上,徑可達4米,是制作高級家具的優(yōu)質(zhì)原料,英國皇家宮廷里的家具大部分是用此木制作的。桃花心木是世界名貴木材之一。</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和美國一樣,可以合法擁有槍支,幾乎家家都有,最多的就是ak47,甚至有的家里還有手雷。</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幫派眾多,國內(nèi)大大小小幫派有7萬多個,人數(shù)多的幫派有幾千人,小的有十幾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雖然危地馬拉治安不算太好,首都危地馬拉城更是新聞上的罪惡之城。經(jīng)常有搶劫,綁架發(fā)生,但</span>危地馬拉的旅游業(yè)卻如此發(fā)達,它是我走過的歷史,人文,自然風景性價比最高的國家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首都是危地馬拉城,源于印第安族阿茲蒂克語 quauhtemellan,意為“鷹族人的土地”,位于地震帶上,歷史上曾遭多次地震破壞,現(xiàn)在市內(nèi)多低矮建筑物,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終年鮮花盛開,綠草如茵,季節(jié)變化小,故有“常青之城”的美稱。</p><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城(Ciudad de Guatemala),面積996平方公里,海拔1480米。</p> <p class="ql-block">旅行的第一天,我們到達危地馬拉首都機場后就驅(qū)車1個小時前往安提瓜</p> <p class="ql-block">安提瓜(Antigua),全稱Antigua Guatemala(舊危地馬拉),是危地馬拉的一個著名古城,建于1543年,曾作為西班牙危地馬拉殖民地,包含如今大部分中美洲地區(qū)域的首府,以保存完好的大量巴洛克式建筑而聞名,1979年該城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安提瓜還是一座被活火山環(huán)抱著的城市。城市坐落在四座火山附近的活躍構(gòu)造帶上:阿瓜,火地島,阿卡特南戈和帕卡亞。</p> <p class="ql-block">安提瓜在1717年,經(jīng)歷了一次里氏7.4級的大地震,當時造成近3,000戶房屋倒塌,許多建筑物從此成為廢墟。此次地震后使政府開始有遷都的想法。隨后于1773年,危地馬拉地震再次震撼了安提瓜,因此政府決定于1776年正式遷都至較安全的“新危地馬拉”(La Nueva Guatemala),即危地馬拉市。而安提瓜也因為是“舊危地馬拉”(La Antigua Guatemala),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受災(zāi)最嚴重的建筑之一是宏偉的前大教堂。它建于1545年,在被地震推翻之前屹立了200多年。今天,它的屋頂向元素開放,倒塌的柱子和雕刻遺跡堆積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小教堂中,鴿子在壁龕中筑巢。城里還有多處殘留的巴洛克式建筑,從這些被毀壞的建筑中可以看到200多年前的那場地震留給這座城市的印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安提瓜的大街小巷里也都能有機會眺望到Volcán Fuego 噴薄而出的熔巖。這座3768米高的火地火山(火火山)這是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之一。自2002年以來,它一直在不斷噴發(fā),大約每15-30分鐘向空中發(fā)射一次白熾熔巖炸彈和灰燼云。熾熱的巖漿在夜空中炸開。</p> <p class="ql-block">安提瓜城的人口早在1770年時達到高峰的6萬人左右。其后在18世紀晚期開始減少,20世紀初期雖略有增長,但在2005年,僅有高峰期一半的30000人左右。</p> <p class="ql-block">色彩斑斕是安提瓜的特點。五彩繽紛的大巴穿梭在大街小巷。這些車都是用美國淘汰的校車(School Bus)改裝的,外面涂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線路。</p> <p class="ql-block">因為允許老百姓帶著雞一類的小動物上車,又被稱為chicken bus。</p> <p class="ql-block">安提瓜的中央公園是這座城市跳動的心臟。四面環(huán)繞著優(yōu)雅的柱廊和18世紀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安提瓜的地標:Arco de Santa Catalina, 照片來自同團的John。金絲雀黃色的圣卡塔利娜拱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694年。它的建造是為了使圣卡塔利娜封閉秩序的修女能夠從修道院穿過街道另一邊的學校,而不會在公共場合露面。</p> <p class="ql-block">Cathedral de Santiago</p> <p class="ql-block">Iglesia de La Merced</p> <p class="ql-block">安提瓜主要產(chǎn)業(yè)為旅游業(yè),擁有中美洲數(shù)量最多的各類飯店、青年旅館和西班牙語言學校,以及各式餐廳、酒吧、咖啡廳、紀念品店、玉店、銀行等。安提瓜同時也是咖啡盛產(chǎn)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傍晚中心廣場上的集市。傍晚的燈光給古城又增加了一層神秘之感</p> <p class="ql-block">行程第二天,我們訂了day tour 去危地馬拉最美的火山湖亞特蘭湖(Lake Atitlan)和中美洲最有名的瑪雅集市是Chichicastenango,那天正逢周四趕集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中途??恳患也宛^。餐館現(xiàn)做現(xiàn)賣的tortilla。</p> <p class="ql-block">近二個多小時后我們到了奇奇卡斯特南戈(Chichicastenango),小鎮(zhèn)的海拔高度為1,965米,最出名的是周四和周日舉辦的大型集市。集市五彩繽紛、人流穿梭其中。</p><p class="ql-block">危地馬拉高地交通不便,所以成了世界上瑪雅民俗保存得最好的地區(qū)。在這里的一些小鎮(zhèn)上,女人基本都穿色彩鮮艷的瑪雅民族服裝。</p><p class="ql-block">據(jù)說瑪雅女人從小就要學習織布和繡花。家里所有穿的衣服都是自制,從織布,圖案設(shè)計到繡花都是自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集市主要是賣當?shù)氐耐撂禺a(chǎn)品,當?shù)啬腥朔N咖啡,女人在家織布帶孩子。</p> <p class="ql-block">市集旁有座白色教堂(Santo Tomas Church),建于1540年,在十八世紀時重建過,這個天主教堂與世界其它教堂地方不同的是,它的天主教是融入了瑪雅文化的天主教,從教堂里所有的擺設(shè)和布置,或說氣氛上,都和歐洲的天主教大為不同。這里在教堂祈禱的人是跪在地上往前行,而且是一次次的跪下前行幾步再跪下再走,反復(fù)很多次。院外有很多人手里都有個塑料的杯子,喝著一種水,估計他們認為是圣水吧</p> <p class="ql-block">接受洗禮的Baby</p> <p class="ql-block">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墓地都是占據(jù)了當?shù)刈罴训乩砦恢?,而且也是最豪華的“社區(qū)”。這次在Chichicastenango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我們在Chichicastenango逛完集市后,導(dǎo)游又帶大家去參觀了當?shù)噩斞派鐓^(qū)的墓地。</p> <p class="ql-block">瑪雅人也燒香燒紙奠基亡靈</p> <p class="ql-block">我們隨車來到Panajachel。在亞特蘭湖畔11個瑪雅村落中,Panajachel是規(guī)模最大,最熱鬧的村落。始建于十六世紀中葉。</p> <p class="ql-block">阿蒂特蘭湖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美麗的火山湖”</p><p class="ql-block">阿蒂特蘭湖(Lago de Atitlán)是危地馬拉高地上的一個大內(nèi)流湖。是中美洲最深的湖泊,阿蒂特蘭的湖底部還沒有被全部測量過,最深處的深度據(jù)估計達到340米。湖的邊緣由斷崖環(huán)繞,南側(cè)坐落著三座火山。</p> <p class="ql-block">三座火山Toliman, Atitlan 和 San Pedro 環(huán)繞著</p><p class="ql-block">Lake Atitlan。湖畔坐落著11個傳統(tǒng)的瑪雅村莊。</p> <p class="ql-block">行程第三天從安提瓜出發(fā)去Rio Dulce National Park。一路上風景如畫,途經(jīng)危地馬拉城,多個火山,玉石山,Techtonic Plate, Montagua River 。我們還游覽了基里瓜考古公園。</p><p class="ql-block">中美洲,日本和緬甸的玉石叫做Jadeite,成分為Sodium and Aluminum Silicate。這種玉石堅硬度高,比較罕見。中國和新西蘭的玉石是Nephrite,其成分為Iron,Magnesium and Calcium Silicate。這種玉石相對堅硬度低,更加常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安提瓜位于Guatemala的西岸,太平洋一側(cè),Rio Dulce位于東岸,加勒比海一側(cè)。Rio Dulce (aka Sweet River)那里居集著許多Garifuna人,了解和體驗Garifuna文化的也有助我們探索瑪雅文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基里瓜考古公園位于危地馬拉東北部的伊薩巴爾省,距首都危地馬拉東北約160公里,是古典時期早期的前瑪雅人首都,這一遺址的價值在于其精湛的雕刻藝術(shù),堪稱中美洲遠古時期的極品?;锕峡脊殴珗@和瑪雅文化遺址擁有8世紀的許多建筑杰作,以及使人印象深刻的刻有花紋的石柱和石刻的歷法。這些為研究瑪雅文明提供了精粹的原始資料。</p> <p class="ql-block">行程第四天,我們坐船游覽Rio Dulce National Park(甜河)及Livingston 小島。沿途經(jīng)過Castillo De San Felipe de Lara 城堡,鳥島,紅色,白色 water lily, 探訪Garifuna社區(qū)項目,瀑布、在海灘邊上的餐館Buga Mama 自己動手烤黑魚,游覽Livingston 小島等等。河流兩岸的小樹上常??梢钥吹阶兩垺?lt;/p> <p class="ql-block">里奧杜爾塞的古老西班牙殖民堡壘位于 Rio Dulce 國家公園內(nèi),Castillo De San Felipe de Lara 是一座非常震憾的堡壘,建于1644 年,是當?shù)鼐用駷楸Wo城市免受海盜襲擊時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Ak'Tenamit是危地馬拉東部杜爾塞河上的一個社區(qū)項目,在Q'eqchi語中意為“新村莊”。有學校,保健診所,餐館。它是由美國危地馬拉明天基金公司援助的。1991年 Steve Dudenhoefer創(chuàng)建并繼續(xù)擔任技術(shù)顧問。</p> <p class="ql-block">甜河(Río Dulce),甜河周圍都是原始雨林,住在河上的小屋很有在亞馬遜的感覺,而它又不像亞馬遜那么偏遠,生活方面舒適很多。</p> <p class="ql-block">烤魚</p> <p class="ql-block">回酒店途中遇到大暴雨</p> <p class="ql-block">雨中彩虹</p> <p class="ql-block">行程第五天,我們驅(qū)車4個小時從Rio Dulce到達了Flores。</p> <p class="ql-block">Belize邊界</p> <p class="ql-block">機場</p> <p class="ql-block">農(nóng)業(yè)檢查站</p> <p class="ql-block"> Flores ,這座位于危地馬拉東北方的一座城市。如對瑪雅遺址有興趣的游客,相信對這座城市不會陌生,不論是前往伯利茲,甚至著名的馬雅遺跡Yaxha、Tikal都必須從這個小鎮(zhèn)出發(fā),F(xiàn)lores也是危地馬拉北方人口最多的城市了,再往北的部分都是一些開發(fā)較為遲緩的部落.</p> <p class="ql-block">Flores,瓜地馬拉(Guatemala)是一個個很小的湖中島,小島四面被瓜地馬拉第三大湖泊Lake Peten Itza環(huán)繞,地理形勢非常獨特。 我們先是坐小船游覽一個小時。接著爬上小山坡到教堂。游覽完小鎮(zhèn)又坐突突車到了酒店</p> <p class="ql-block">教堂</p> <p class="ql-block">行程第六天,我們驅(qū)車1個半小時到達Tikal 國家公園</p> <p class="ql-block">瑪雅文明分布于中部美洲大部地區(qū),包括今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從4世紀到10世紀,今危地馬拉佩滕叢林地區(qū)成為最早的瑪雅文明中心,蒂卡爾城邦在瑪雅古典時期(約200-850年)達到頂峰,人口最多時估計超過10萬。360年左右,美洲虎之爪一世(Jaguar Paw I)統(tǒng)治時期,蒂卡爾空前強大,蒂卡爾城邦從政治、經(jīng)濟、軍事上控制了瑪雅地區(qū)。800-900年,以蒂卡爾為中心的瑪雅文明開始衰落,瑪雅文明中心轉(zhuǎn)移至今尤卡坦半島。蒂卡爾被視為瑪雅文明的搖籃,包括蒂卡爾瑪雅遺址在內(nèi)的蒂卡爾國家公園,于1979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提卡爾是瑪雅文明最大的遺棄都市,坐落于瓜地馬拉Peten的叢林中,約在1696年被發(fā)現(xiàn),1848年被發(fā)掘,1955年起對外開放。 建在沼澤環(huán)繞的丘陵上,由九組建筑群和大廣場組成,以橋梁和堤道相連。遺跡中最大的杰作是六個巨大的金字塔神殿。這座巨大的瑪雅城市在公元900年謎一般的崩潰了,至今不知原因。</p><p class="ql-block">提卡爾里面的金字塔按數(shù)字編號,最出名的四號,這是現(xiàn)存的瑪雅建筑里最高的,有七十米。爬上四號金字塔瞭望周圍一望無際的廣袤叢林以及叢林中冒出的幾座金字塔是提卡爾的點睛之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Tikal這個曾經(jīng)輝煌的瑪雅城市,面積有大約6 square miles,發(fā)掘出3000多structures, 包括tempo,pyramid,墓穴,宮殿,球場等等。</p><p class="ql-block">據(jù)說這些高高的temple里面是實心的。和埃及金字塔的大塊石頭不同,這里的pyramid石塊比較小。據(jù)說這是因為瑪雅發(fā)明了水泥,可以把石塊粘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蒂卡爾遺址中包括幾百幢重要的古代建筑,只有一小部分在近幾十年的考古中被發(fā)掘?,F(xiàn)存在顯著的建筑有六座頂上有著神廟的階梯金字塔。他們被早期的探險家用數(shù)字編號。它們是在蒂卡爾的巔峰時期建造的,大約7世紀末到9世紀初。一號神廟在695年左右建成。三號神廟建成于810年。最大的四號神廟,有72米高,于720年建成。五號神廟在750年左右完工。六號神廟建成于766年。在城中還有古代皇宮的遺跡。除此之外有不少小金字塔,宮殿,住所、石刻紀念碑,和一些用來進行古代瑪雅球賽的球場。似乎還有個用作監(jiān)獄的地方,那里的門窗都有被木條橫過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蒂卡爾的住宅區(qū)占地面積為60平方公里,大多數(shù)還沒有清理發(fā)掘?,斞艜r期的歷史,由蒂卡爾和卡拉克穆爾之間的競爭為主,就像兩個瑪雅超級大國之間的斗爭。</p> <p class="ql-block">蒂卡爾國家公園包括數(shù)中地形有丘陵、沼澤、山地等等。國家公園內(nèi)有幾處沉積巖,保存了從中生代到第三紀的地質(zhì)資料。國家公園內(nèi)保存著包括沼澤、雨林到山地森林的多種叢林模式,叢林中也生活著不少珍稀動植物。</p> <p class="ql-block">行程第七天,我們驅(qū)車一個半小時到達Yaxha 國家公園</p> <p class="ql-block">亞克薩(Yaxha) 是位于現(xiàn)代危地馬拉佩滕盆地東北部的中美洲考古遺址。作為前哥倫布時期瑪雅文明的禮儀中心,亞克薩是佩騰地區(qū)的第三大城市,并在早期古典時期經(jīng)歷了其最大的權(quán)力。 小鎮(zhèn)位于俯瞰亞克薩湖的山脊上。這座城市的名字源自瑪雅語,意為“藍綠色的水”;地名自古一直延用到至今。</p> <p class="ql-block">亞克薩王國面積為237平方公里(92平方英里),在中美洲年代晚期,人口高峰為42,000人。</p><p class="ql-block">亞克薩有著悠久的占領(lǐng)歷史,第一個定居點建于公元前1000年至350年前的中古時期。在公元前350年至公元250年的后期,它發(fā)展成為東部佩騰地區(qū)最大的城市,并在古典主義早期公園(250-600年)擴展為一個巨大的城市。在這個時候,和佩滕的其他遺址一樣,它顯示出來自墨西哥河谷遙遠的都會Teotihuacan的強烈影響。它在公元(600-900年)后期被鄰近的納蘭喬所取代,但從未被完全控制過。這座城市在(約800-900年)中幸存下來,但被后古典時期(公元900-1525年)所拋棄。</p><p class="ql-block">這座城市的廢墟是第一次由Teoberto Maler報道的,他在1904年訪問了他們。20世紀30年代和20世紀70年代,該遺址被繪制成地圖,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了穩(wěn)定工作。遺址包括500多座建筑的遺跡,其中有一些主要的考古學團體,它們與山道相連。大約有40個瑪雅石碑已經(jīng)被發(fā)現(xiàn),其中大約一半的特色雕塑。</p> <p class="ql-block">我們游覽的時候正趕上瑪雅人的生日,在一個“司儀”的帶領(lǐng)下圍著火堆又唱又跳。參加party的人數(shù)有幾十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游覽了Yaxha 3個小時后,我們驅(qū)車半個小時到達危地馬拉伯利茲邊界。在危地馬拉的七天中,瑪雅文化一直都在熏陶著我們。</p> <p class="ql-block">朋友先生龔錦這張照片吸引我下次再去安提瓜一定要補去帕卡亞火山(Pacaya)Guatemala </p><p class="ql-block">帕卡亞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躍的活火山之一,海拔2252米,距安提瓜約1小時車程。帕卡亞火山最早噴發(fā)于2.3萬年前,自16世紀西班牙殖民中美洲以來至少已噴發(fā)過23次。在休眠了一個世紀之后,1965年又開始持續(xù)活動。最近的一次爆發(fā)發(fā)生在2010年5月27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去危地馬拉要補去Semuc Champey.</p><p class="ql-block">Semuc Champey是一座 300 米長的天然石灰石橋,位于叢林中,距離蘭昆鎮(zhèn)僅 30 分鐘路程。游客不僅來這里在碧綠的水池中游泳和放松,還可以去河道,探索附近的洞穴,然后徒步前往觀景點,從那里可以俯瞰塞穆克的美景。據(jù)說Semuc Champey 是危地馬拉最好的旅游景點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