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護理母親的日日夜夜</p> <p class="ql-block">攝影\文 老花眼</p> 康復訓練 <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中旬,是我護理和照顧母親一個月。在我細心護理和照顧下,母親的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一天天的好了起來。已經(jīng)有力量翻身,甚至可以自行坐立。每天都很開心,屋里屋外都能聽到母親的歌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親愛唱歌</p> <p class="ql-block"> 母親的變化讓我很開心,但我并不能滿足。哪個兒女不希望自己的父母能與正常人一樣呢?我希望母親有一天能夠從床上下來,走上幾步。我要讓母親松弛的肌肉緊繃起來,重新恢復行走功能。</p><p class="ql-block"> 能不能成功我不知道,但兒子一定要努力、用心、盡責的去做。努力就有希望,不努力一點希望都沒有。7月13日,我在網(wǎng)上下單,買了一對1公斤的啞鈴。</p> <p class="ql-block"> 粉色小巧玲瓏的啞鈴,母親挺喜歡,但訓練是枯燥和辛苦的。所以,我要哄著母親每天累計完成500個上舉。一開始比較困難,一次只能完成30個,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次就能輕松完成100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練習啞鈴視頻</p> <p class="ql-block"> 手臂力量有了之后,我又讓母親手扶床,下地挪步,練習腿部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困難中磨煉,于堅持中成功。母親的汗水沒有白流,我的心血沒有白費。一個月之后,母親終于能下地扶著床走動了。雖然,只是幾步。但與之前相比,還是有質(zhì)的飛躍。因為,她用事實和行動,告別了三年的臥床生活,對于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已經(jīng)實屬不易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練習行走視頻</p> <p class="ql-block"> 這一刻,母親用努力和汗水告訴我什么是成功。我用信心和實踐告訴了兒女們什么是牽掛。小時候,媽媽教我們說話和走路;而如今,我要扶著媽媽走路,這就是報答!</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我這么做很累,也很辛苦。可是,與小時候母親照顧我們所付出的艱辛相比,我們的這點累和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母親的重新站立行走,讓我知道了康復訓練是護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步。照顧老人不應該是被動的去照顧,按部就班的去照顧,而是應該主動的去照顧,有高度的去照顧。</p> 電動輪椅 <p class="ql-block"> 外面的風景是美麗的,沒有人不為之“貪婪”。自從我第一次用輪椅推母親出去,就一發(fā)不可收拾。在母親身體、力量見好的情況下,床上、沙發(fā)、屋里已經(jīng)“容”不下她了。所以,我每天都要推著母親出去,甚至一天就要出去幾次。讓別人推著出去和自己出去,顯然心情是不一樣的。于是,我想到了電動輪椅。電動輪椅可以代替母親的雙腿,并按母親的意愿行走。</p> <p class="ql-block"> 電動輪椅到貨后,母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就學會了“駕駛”。起初還讓我跟著,后來就反對我跟著。</p><p class="ql-block"> 有了電動輪椅,母親的晚年生活變了個樣,已經(jīng)遠離了原來的臥床生活。活動時間和范圍也增大了,一會公園,一會小賣店,一會會好友,我經(jīng)常在小區(qū)里尋不到母親的身影;有時天黑了也不想回家,一天的生活真是“遐逸”。</p> <p class="ql-block"> 我有一張三歲騎三輪車的照片。在那個年代,能有一輛兒童三輪車,足可以稱之為奢侈品,可見母親對我的關愛。我能想象,這輛三輪車絕對能讓我“遐逸”很長時間。小時候,媽媽為我買車;而如今,我為媽媽買車,這就是愛的輪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