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散文』與友煮茗品屑論詩瑣記</p><p class="ql-block">——憶仙師蘇金傘先生</p><p class="ql-block">文/唐明</p><p class="ql-block">老同學聚會,譚蟲雕舌娛口,唇齒兩舒予。寧靜致遠,斟酌茶心。如此娉婷一壺,六盞一弄通衢;且聽窗外,街市傳來叫賣聲。稍一忽律,卻憶及,想這里童年。一桿子人,在市井的庭院里,奔跑!童叟無欺,一老夫子,倚案撫卷,展讀什書。旁邊放著,一壺一盞一撓癢抓,蒙圈似的覺識感知,看看四周,見童子,在側(cè)“打酥”、彈琉璃彈。……便招手且問,你們幾個,過來,幫我瞅瞅,這詩寫得啥?詩云,“云階高處煙尚綠,隔窗弈罷芭蕉香”?!肥呛迷?,幽趣深殷,體會咀嚼,該有妙處。余慨之言,這夫子,必定有聞芭蕉的雅趣:“云階洗碧上高處,煙浸綠壺有真香。景頭寫意兩三點,隔窗幽顯指猶涼”。十五六歲,即詠鳳凰的杜甫,亦未必言之不啜。</p><p class="ql-block">“澆筑潦倒新酌杯,況尋詩吟思舊人”,詞語間,所表述的,篤定不是遠謀。那年,我同樣十六,用強語說詞,來形容,一點也亦不為過!老頭殫精竭慮撓撓頭,驚諤異懸,聊自說,這徒兒,我教了。</p><p class="ql-block">——他是寫新詩的,叫蘇金傘。聽這雅名,“蘇東坡的-金傘”,不知何時,我突然心中一亮,感覺好,就拜師了。又是一個下午,壺與水與茶,湊齊了一波人。老人閑聊云,況自詩心換明月,都說說看,這“明月”二字如何解?余自逞豪勇,第一個作答言,秋季月明,夏歲月暈,春殘月收,冬歇燦月襯月時有陰晴不定,由心而發(fā)的卻是這樣,又何那樣,必竟兩樣,憑何一樣?</p><p class="ql-block">舊時令,蘇師已仙逝,在兩盞燈下,相隔九泉彼此照影?!逵裥銚]簪朵映,甘美即詩,品讀明月。一片“課”字齡,說屑沉下去,思憶浮上來。笛簫簡直,憑此勾說。在一幫好友面前忱祭先師,況記之仿佛,撫煙鏡前一片茗煙剔趁閑。亦似六盞懷了禪意,鉤起了往事,仍回昨日賡續(xù)。</p><p class="ql-block">——說識品暢,輒對月思慮,疑望月,仙師在眸折鐵絲狀的一閃,又離去飄來?!滓聝啥?,十分清亮,待坐定,乃言,今日仍話明月;一壺字,斟六盞,個個是一部書,呈現(xiàn)繼往開來?!皰哐僦r明月,何講”?余立定,答之曰,必是狐貍上墳崗,拋土一柱,搽胭脂扮鬼勾引人,拊縷煙飄彤衣,遮裙蓋臉,作掩媚狀。一團明月,倚住了門屝,門隙一晃,顯山露水,“吱啞”一聲開合;就有白衣秀士,嗜書者坐居納涼。尚讀君子書,若是畫,題作半款,芙蕖夠顯兩重樣。繾綣綢謬,伴月而眠,宿中徑間,迂回曲折,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饺粺o味,不應(yīng)有恨事?那狐捉妖,卻欲與先生勾連,纏指柔樣摯琴依柱,在畫廊里撥彈?!瓛哐ù涸海锿┦?,燈影微弄,又現(xiàn)雪膚冬訪。偎痕如夏雨,揭之寒涼,荏苒上升,仍在月光下欹煞偶遇,胭脂淚婆娑,擰隸扣篆。</p><p class="ql-block">抽手一點,酒意瓢潑,相留醉,傾盆滂沱,茶經(jīng)墳穴,躲霓剔虹!好一對貂蟬戲呂布,恰似茗煙一朵,絲絲縷縷的翡翠女色,環(huán)腰砌筑。左右兩廂雕床牙飾,然錯覺謹識,詳品刮骨療傷感知,崇峨麗姜,美貌胭脂似雪,玉圃硯映,乃畫中人降世,蝶撲扇掩,巧于密布?!缦壬?,狐媚如刀,剪紙樣,把那讀書匠收攏了;一泣驚魂,再涕如月,三攬春穴墳起,塚中絲滑,勾兌著楚山云雨,薦枕自妙,繞是矯情,卻暗自慶幸,好事來,好事來——</p><p class="ql-block">一壺春風,聆琴別唱,兩盞秋蟬,嗚扉偷閑。夏婉煮茗焙雨,冬享片刻雪白。夕則和昏襯卷映窗,晨或沐露駐榻凝簾。</p><p class="ql-block">如是三盅侑酒,可伴午,四盤飻饈,惠瑩餐。五拳枚舉,菊桃含笑。六橋通衢,友陪賓至。七梅抱石,紅鮮翠喜。八面玲瓏,傘巷柳畔。九駕云車,蓋霓生旌。十茗霽聚,湖澤翻浪。</p><p class="ql-block">蘇師呼之妙絕,曰:汝子可教也。快慰掀翻帷幔,再旨酒,颯斟爽飲,漫作妖姬狐疑曲言,“久別仙士可露頭,狐媚林妖馳虎來。胭脂里雪偷桃雨,豐映一霜兩地白?!本靡餮鹂?,一醉如流,擊節(jié)喧贊,日光瞳瞳,高柳滿天,汝吾二人卻話,《簪中錄》《聊齋》事,逗月塵洗染,半步青云外。繞茲斯文掃地,雖可拋詩弄土,卻亦寰宇豐佩,辭藻瘦骨嶙峋,分作兩樣,非你我莫屬,師子各異,挺此一教,匪東施也效顰,猶如兩漢魏晉野,志怪小說,銜筆穎燦鬼作,有鮮揚之思。……稍頃,抵足而眠,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p><p class="ql-block">此去一恍,詩藝縱橫,蘇師課子,亦學囿誠。一日,師問,美文捉屑何講?余答之,都是雞蛋里面挑骨頭。非也!意為,雖美文佳句,雖不能全記,但若能促屑一二,即能染指能詠,也是好的;日久多積,連篇累牘,便可多學非讓,可饗可餐,可拾韻,可用之耳。</p><p class="ql-block">余今憶索隱諸事,儼如丹青,畫長河。倘晴晚圓囿,棋落燈花,鴛萍荷舟來集。覽淑屋之錦壁,亭檐掛月,值可漱酒啜吟,吐氣若蘭,咳吞如玉,字字珠璣。頌胸疏闊,勾竹檻探幽,訪俊緯儷閨,歌荼穡之詠彤。舌翻唇浪,杏盞櫻飲,酌泉斟瓊,堪姜曦惠積,劭擇歸跡。依閣擁榭,揮管枕案,聊作薔薇花緒。茲與友講述,悠做憶師夢,故乃唱詞,翩羽成躚,輒賦詩云:</p><p class="ql-block">幽谷深澗聽鳥鳴,</p><p class="ql-block">歌囀云霓聞樵聲。</p><p class="ql-block">巖泉松根枕石眠,</p><p class="ql-block">擁啖滴露三兩盅。</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蘇金傘(1906—1997),中國當代著名詩人,是中國“五四”以來最杰出的詩人之一,是商丘乃至河南20世紀最偉大的詩人。蘇金傘是睢縣周營人,本名蘇鶴田,生于1906年,1935年后歷任河南大學講師、河南省文聯(lián)專業(yè)作家,曾任河南省文聯(lián)第一屆主席。</p> <p class="ql-block">蘇金傘8歲入國民小學讀書,1920年考取開封第一師范學校。1924年,考入河南體育專門學校,喜愛文學,堅持業(yè)余創(chuàng)作。他的第一屆作品《擬工曲》,發(fā)表在1926年上海創(chuàng)造社主辦的《洪水》上。1927年8月,蘇金傘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不久擔任黨支部書記。在開封九小任教期間,身份暴露,被解聘。1928年2月,到西河中學任教,5月被捕。在獄中堅持斗爭,練習寫作,并辦手抄文藝小報,在難友中傳閱。6個月后出獄,曾在開封第一高中、水利??茖W校及河南體育場任教,同時寫作不輟。先后在上?!冬F(xiàn)代》《文學》《新詩》等刊物及《大公報》文藝副刊上發(fā)表詩作??谷諔?zhàn)爭期間,任教于河南大學,作品散見于重慶、昆明、桂林等地的各種文藝刊物。1945年日本投降,河南大學遷回開封。蘇金傘除教學外,主辦了《春潮》《沙漠文藝》等刊物,并編輯《中國時報》文藝副刊。1948年6月,開封第一次解放,他攜家進入解放區(qū),輾轉(zhuǎn)到正定華北大學學習,被聘為文學研究所研究員。</p> <p class="ql-block">1949年1月,北京解放,蘇金傘到北京軍管會作接管高等學校工作。后又回華北文學創(chuàng)作組,參加了全國第一次文代會。1949年10月底,調(diào)任河南省文聯(lián)副主席,主編《奔流》。1957年被錯劃右派,下放新縣勞動。1962年摘掉右派帽子,為河南省文聯(lián)專業(yè)作家。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不公正待遇。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徹底糾正錯案,仍任河南省文聯(lián)副主席。1979年以來,每年寫詩數(shù)十首,陸續(xù)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人民文學》《詩刊》《中國日報》等報刊雜志上,并屢次被英文版《中國文學》翻譯介紹到國外,外文版《中國日報》也有介紹。他的詩集有《地層下》《窗外》《入伍》《鵓鴣鳥》等。</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作者介紹:唐明,著名作家、學者、詩人、畫家、藝術(shù)評論家、歷史學家。河南作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原工作單位河南日報。其父唐戈民國北師大歷史系畢業(yè),曾師從于杰出史學大師顧頡剛先生,歷任河南日報圖書館館長、總編室處級檢查員、第一張報紙審閱人,被譽為河南日報“全科百書”式人物、有河南報界“活字典”之稱;而其舅父乃為著名史學家、安陽小屯殷墟發(fā)掘者之一:甲骨文出土重要見證人、新中國考古學“奠基人”之一、“考古界十兄弟”之一尹煥章先生。其姑父周禎基,為國內(nèi)著名國文教育家,周恩來之侄(叫周恩來七叔)。唐明先生,博古今通,南陽鄧州人,生于鄭州。出身于耕讀世家;其祖出自堯唐氏,自元至民國均為書香門弟。著有《聞香識玉:中國古代女子閨房脂粉文化史》(上海三聯(lián)書店版)、《香國紀:中國歷代閨閣演變》(人民日報出版社版)等書,長篇小說《淘米水》《鼠群》《中午》等;長短詩三千余首,另有《中國兵器史》《中國佛典鉤沉》《中西方藝術(shù)史鑒》《詞語的雙翼-中國當代詩家百人談-對話錄》(與人合著)等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