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們的第三個旅游景點 : 開封府</p><p class="ql-block">開封府,位于河南省開封市,這里曾是北宋時期的都城,也是現(xiàn)今河南省重要的歷史文化景點。這里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古老的城墻、宮殿、寺廟、園林等歷史遺跡,讓人仿佛穿越回千年之前的古都,這也是我們在開封旅游的最后一個景點。</p> <p class="ql-block">這個是儀門,是用做迎送客人或暫做休息的地方。而百姓們用來喊冤的鳴冤鼓就設在儀門前的東側(cè),西側(cè)則設有長官出巡時所用的開道鑼。這一鑼一鼓可說是封建法制的一個縮影。</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戒石銘”,其南面鐫刻“公生明”,提醒官員只有公正,一心為公,才能明察秋毫,才能清正廉明;其北面的“爾奉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在告誡官員們要潔身自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p> <p class="ql-block">這是開封府的正廳,又名“廳事“,俗名“大堂”是開封府長官發(fā)布政令、處理政務以及府衙舉行重大活動、公開審理要案的地方。當你步入大堂,感受到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罢蠊饷鳌钡呢翌~昭然天下,以警示官員要清似海水,不可貪贓枉法。</p> <p class="ql-block">“明禮院”是開封府的科舉文化區(qū)。古代為了便于處理京城學子的教育、科舉、集會、慶典等事務,根據(jù)“禮義明則家國興”的傳統(tǒng)理論,專門在開封府內(nèi)建立了明禮院,作為舉子進行科舉解試和臨時性講學、集會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清心樓”取名于包拯生前所寫的一首言志詩的詩詞:“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這首詩是包公生前唯一一首留下來的遺作,為紀念這位剛直不阿的一代清官,故將此樓命名為“清心樓”,是開封府的標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走近庭院,會看到一個巨大的太極八卦臺以及道教主題建筑——三清殿。</p> <p class="ql-block">“英武樓”是開封府的演武迎賓場所和宋朝科舉時武舉考試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聽說在開封府,能夠看到一些豐富多彩的表演活動,可惜我們旅游在冬季,游人很少,有雪有冰凍,沒有看到任何表演活動,有點遺憾。</p> <p class="ql-block">來這里體會到“游開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龍圖,領略人間正氣”的真正含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