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心語</p><p class="ql-block">配圖:網(wǎng)絡圖片若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p> <p class="ql-block"> 以前的魚味道鮮美,吃起來有一種甜甜的味道,60后、70后的人都這么說。 我的家鄉(xiāng)是名副其實的水鄉(xiāng)之村,發(fā)源于大洪山的涢水河縱向從村里穿過,東流武漢匯入長江。在我上學的路上有一條小河流入涢水,地勢形狀酷似粗壯的樹桿上長的一根枝丫。魚有逆流而上的習性,繁殖能力又強,70年代以前一大一小相連接的兩條河流里的魚類不僅品種全而且數(shù)量特別多。想吃魚的時候隨便拿條網(wǎng)甚至弄個竹制品什么的就像去菜園子摘菜一樣,易如拾芥,手到擒來。</p> <p class="ql-block"> 玩水逮魚是河邊孩子的天性和本能,桃花開的時候,經(jīng)過一天溫和的陽光照射,河水沒有冬季那么冰冷,下午放學的幾個小學生放一堆書包分散去小河邊翻草摸魚。俗話說吃魚有火,開始時翻幾下草等手凍疼了還放進衣兜里或者插進腋窩暖和暖和,等有了成效,大家相繼索性脫了鞋子挽起褲管,然后此起彼伏的“我抓到了一條,他又抓到了一條”的喊叫。抓到的大多是大肚子鳑鲏和鯽魚,那時家庭廚房盛菜用的都是陶盆和青花瓷碗,鳑鲏個頭較均勻,5、60條可以裝一菜碗,鯽魚有大有小,小的同鳑鲏差不多,大的有半斤八兩的。</p> <p class="ql-block"> 小孩必竟是小孩,捕魚的目的還是為了好玩,規(guī)模都是小打小鬧,而大人捕魚是為了生計,他們捕魚是真槍實彈的興師動眾。</p> <p class="ql-block"> 到了冬天,灣子里的大人利用農(nóng)閑的大好時機,他們組織起來有船的出船,沒船的出力砍樹枝擺到大河的深潭里,上面鋪上麥桔桿。臨近年關,把柴油和硝酸銨搭配在一起用小火炒的炸藥,包住連接導火線的雷管裝進瓶子里(當時公社組織搞農(nóng)田基本建設,炸山采石鋪河壩堵堰堤,炸藥等物品很容易弄到手)點燃扔進搭好的又寬又闊的篝子里,轟的一聲悶響后,大家七手八腳撈起麥草樹枝。清澈的河水里如同曬棉花一樣的魚,艄公快捷撐著小船迅速的張網(wǎng)捕撈,岸上的人麻溜地品種、大小分門別類。大的和品相好的拿集市上賣錢,小的扒成堆一戶分一份。</p> <p class="ql-block">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河里捕魚對魚鄉(xiāng)人帶來諸多福祉,但是有時又因為不謹慎不經(jīng)意中對人帶來麻煩。我附近的灣子有一個人在炸魚時因為把導火線留得太短,來不及扔出去闖了禍把手炸殘了。</p> <p class="ql-block"> 有一年暑假,七、八個小“響馬”去大河里洗澡。有人說去河對岸“偷”紅薯烤來吃,我正打算同大伙上河岸,突然發(fā)現(xiàn)齊肚臍眼深的水里吃飯的桌子大的石塊周圍,有一群黃色嗄牙子魚在水草里忽隱忽現(xiàn)的游動。我憋一口氣潛入水中去抓,金燦燦的嗄牙子魚受到驚嚇紛紛躲進了大石的縫隙里。嗄子魚的背上和腮的兩邊各生一副鋒利的鰭,抓在手里它的鰭會使勁擺動,如果你不小心被扎中了,手會立即出血并且又疼又癢,所以我們這里叫它水蜂子;因為它被抓的同時還會發(fā)出吱嗡吱嗡的叫聲,因此又稱做鰭嗡魚。鰭嗡肉質(zhì)細膩,味道鮮美。</p> <p class="ql-block"> 一道上好美食當然不肯放過,于是我又憋一口氣也沒有多想水草對皮膚過敏的后果,企圖把手伸進扁窄的石縫里摸。黃鰭嗡身上沒有鱗,遇到觸摸特別敏感,得耐著性子順著它的體形摸到腮部,找了一條較大的抓是抓住了,不過拿魚的手怎么拿也拿不出來,實在憋不住氣了才心有不甘的放棄了魚,慌忙沖出水面還差點嗆了一口水。</p> <p class="ql-block"> 魚沒抓著,手背被石頭刮破了皮,因為在水里呆得太久上岸后身上還特別癢。掐一把絲瓜葉擦一身綠不僅不見緩解反而越擦越癢,不得已去大隊衛(wèi)生室打一針氯化鈣。以前皮膚過敏曾經(jīng)注射過氯化鈣的,知道有乏困的副作用。心想,不妨借著藥勁跑回去睡一覺,這樣等睡著了人不曉得癢,等睡醒了藥效起到作用就不癢了??赡苁轻t(yī)生加大了用藥量,結(jié)果跑在半路感覺天旋地轉(zhuǎn),只好坐在路邊任憑烈日爆曬,這次我運氣最屁算是領教到什么叫做“禍不單行”了。</p> <p class="ql-block"> 打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光著身子下水摸魚了,大人們嚇噓說是因為碰到鬼。我娘經(jīng)常罵:“仨兒的膽比豹子的膽還大”,其實我真不是怕鬼,倒是渾身奇癢難受被折騰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