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賽金花紀(jì)念館(賽金花故居)正門</p> <p class="ql-block">(賽金花像 劉半農(nóng)拍攝)</p> <p class="ql-block">『短評』答友問兼議當(dāng)年舉國皆知清末民初名妓——“賽金花”</p><p class="ql-block">——中國近代繪畫大師齊白石甚至說出要與賽金花合葬的“誓言”。</p><p class="ql-block">文/唐明</p> <p class="ql-block">日前,一篇拙作談解放后妓女從良的文章,引起一幫朋友熱議,甚至提到了當(dāng)時舉國皆知的清末民初名妓“賽金花”。余答之曰,賽金花當(dāng)年可是名滿天下,也救了北京城。而且,其還是中國最早一代“油畫界先驅(qū)”,在法國、德國學(xué)繪畫多年,會六門外語,給太后老佛爺畫過像。……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俱佳,比現(xiàn)在名媛厲害,號“駐歐公使夫人”,乃一代才女,其畫油畫,比弘一法師還早!號稱中國“油畫之母”。當(dāng)時北平城盛傳——“賽二爺裙下降妖寇,雙腿騎驢伏地魔”,將八國聯(lián)軍,給治得,服服帖帖。中國近代繪畫大師——齊白石甚至說出要與賽金花合葬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夏衍先生所著電影《賽金花》劇本)</p> <p class="ql-block">夏衍先生有話劇及電影《賽金花》行世。但賽其后來命運多舛死得很慘!關(guān)健是其大夫人不容她,將之趕出門,并剝奪了其一切繼承權(quán)?!淠税不征鹂h人,幼年被賣到蘇州所謂“花船”上,為“花妓”。光緒十三年,適逢前科狀元洪鈞回鄉(xiāng)守孝,對其一見傾心,遂納之為妾,改名為洪夢鸞;洪時年48歲,傅彩云(賽金花)年僅15歲。不久,洪鈞奉旨為駐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荷蘭四國公使,嘗住巴黎。其原配夫人畏懼華洋異俗,遂借誥命服飾給金花,命其陪同洪鈞出洋。出使期間,在柏林居住數(shù)年,到過圣彼得堡、日內(nèi)瓦等地,周旋于上層社會。受到過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奧古斯塔·維多利亞接見。在此期間,與后來的八國聯(lián)軍統(tǒng)帥瓦德西相識。在柏林居住期間,賽金花與洪鈞生一女,取名德官。后隨洪鈞歸國,不久洪病逝。</p> <p class="ql-block">(著名作家趙淑俠寫的《賽金花傳》)</p> <p class="ql-block">(民國報紙登的賽金花正照)</p> <p class="ql-block">其扶棺柩送洪氏南返蘇州途中,潛逃至上海為妓,改名“曹夢蘭”。后至天津,改名“賽金花”。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其時賽居京石頭胡同,其曾與八國聯(lián)軍總司令及部分軍官接觸,遂改男裝,至皇家西苑,從中斡旋外交事宜。京城百姓感恩賽金花,稱贊其為“議和人臣賽二爺”,使之一時風(fēng)光無二,率無人能匹。1903年在北京因涉嫌虐待幼妓致死而入獄,解返蘇州后出獄再至上海。晚年生活窮困潦倒,1936年病殤于北平。</p> <p class="ql-block">(賽金花故居內(nèi)景)</p> <p class="ql-block">(賽金花故居陳列的慈禧太后油畫)</p> <p class="ql-block">清末著名小說家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的作者)因為她傳奇的經(jīng)歷,將她列入海上名妓中的“后二怪物”之一。1911年(宣統(tǒng)三年),賽金花嫁給了滬寧鐵路段稽查曹瑞忠做妾。次年曹死,再為娼。1913年賽金花與曾任參議院議員、江西民政廳長的魏斯炅相識。1916年兩人一同到北京,住在北京前門外的櫻桃斜街。1918年6月20日賽金花與魏斯炅在上海正式結(jié)婚,改名魏趙靈飛。1921年7月,魏斯炅因病去世。</p> <p class="ql-block">(張大千所畫賽金花肖像《彩云圖》,上面有齊白石先生題詩。)</p> <p class="ql-block">(民國著名大家——對賽金花的評價)</p> <p class="ql-block">賽金花死后,在其好友幫助下,于陶然亭“香冢”旁下葬。賽金花墓在錦秋墩南坡香冢鸚鵡冢之西。墓為大理石砌成,墓碑為1.8米花崗巖,墓碑有著名書畫家齊白石題字。陶然亭玄記載述賽金花生平三石刻,蓋有彩云圖、前彩云曲和彩云后曲?!恫试茍D》為著名書畫家張大千所畫-賽金花像,《前彩云曲》并《彩云后曲》,為樊增祥為賽金花創(chuàng)作的長詩?!份d,張鴻《續(xù)孽?;ā贰埓悍毒盼昌敗?、林語堂《京華煙云》、夏衍《懶尋舊夢錄》、張弦《紅顏無盡——賽金花傳奇》,均對其揚贊,劉半農(nóng)先生曾經(jīng)采訪賽金花,為其作《賽金花本紀(jì)》。</p> <p class="ql-block">林語堂在《京華煙云》中稱:“唯君能做一些義舉,于社會有功,上蒼總會有眼。北京總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規(guī)模殺戮搶劫,秩序逐漸在恢復(fù)中,這有賴于名妓賽金花福蔭。”胡適《新青年》謂:“半農(nóng)執(zhí)筆,北大一教授,猶為名妓作傳,還史無前?!眳浅芯妗稏|園詩鈔》云:“八國聯(lián)軍庚子年,夫人城比帝城堅。百官接踵觸塵霧,萬戶傷心生野煙。毅力換回清社稷,溫言鎮(zhèn)定漢山川。只因解作德人語,億兆生靈恃保全?!毕难堋稇袑づf夢錄》曰:“朝堂上的大人物的心靈還不及一個妓女?!眲朕r(nóng)《賽金花本事紀(jì)》言:“中國有兩個寶貝,慈禧與賽金花,一個在朝,一個在野;一個賣國,一個護(hù)國;一個可恨,一個可贊。”大先生魯迅在《這也是生活》載:“連義和拳時代,和德國統(tǒng)帥瓦德西睡了一些時候的賽金花,也早以封為九天護(hù)國娘娘了!”</p> <p class="ql-block">(北京陶然亭——賽金花詩史碑,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中國近代繪畫大師——齊白石甚至說出要與賽金花合葬的“誓言”。由此可以看出,其對賽金花為人和繪技很推崇!時光荏苒,去日如梭,間或賽二爺長期顛沛流離,估計其畫作世之不存,即或有,也彌久難辨,不好言真?zhèn)瘟?,更難考之年代,及是否出自其手,乃至所繪時間與出處?!小澳蠌埍饼R”之說的張大千與齊白石,兩位大師聯(lián)玦在賽金花墓碑上,作畫題字,證明二位當(dāng)年是看過其畫作的,對其在書畫界地位予以承認(rèn),并題筆存念且視之為“坊間前輩”,與同業(yè)“畫壇中人”,這一問題,蓋應(yīng)無可質(zhì)疑,或爭議吧。</p><p class="ql-block">齊叟白石老說話,一貫思無邪,即一派童趣天真篤定,才妄言之。茲前曾發(fā)愿,欲在缶廬(吳昌碩)與青藤(徐渭)門前,作門下走狗,試想倘不是神馳于賽二爺畫作,僅憑其用八國之統(tǒng)帥,鎮(zhèn)住了八國聯(lián)軍瘋狂肆虐,拯救了大半個北京城于水火;豈能真正道出——愿與賽金花合葬之真實想法。乃慕斯其所具之畫作,羨彼之精逮,故而言其不虞,致所馳思也無妨,殆殷之繪技,不謀詮釋以度耳。</p> <p class="ql-block">據(jù)史載,賽金花晚年窮困潦倒,《賽金花紀(jì)事》云,“由于賽二爺,曾為畫壇中人,當(dāng)時天甚冷,無錢加煤,爐火不溫,賽擁敗絮,呼冷不已。顧媽伴賽,同居此室凡十五年,賽有臥榻,顧媽則對榻睡于一極狹極狹之春凳上,十五年如一日。主仆二人只能靠接濟為生。據(jù)說張學(xué)良、徐悲鴻、齊白石、李苦禪等知名人士都曾接濟過賽金花?!毙毂欁鳛楫嫹活I(lǐng)袖,對其肯定,基本確認(rèn)了賽金花“是中國畫界前驅(qū)者”的地位。</p><p class="ql-block">1940年,有社會刊物刊登一條新聞,內(nèi)容為齊白石打算經(jīng)營生壙葬于賽金花墓旁,賽金花墓當(dāng)年是張次溪出力甚重才得以事成云云。之前的1939年,齊白石只是跟張次溪提了一下,想埋在陶然亭賽金花墓的旁邊。張次溪并沒有當(dāng)真,只是覺得老人家隨口一說。張次溪發(fā)現(xiàn)原來齊白石是認(rèn)真的,于是特意挑了一個日子,請齊白石去了陶然亭,與慈悲庵的住持晤面,并挑選了一塊地放作為生壙所在。并留字寄予“賽金花墓室”旁側(cè)云:“聞靈飛葬事已完畢。贈畫一言已作罷。此上次溪仁弟。白石頓首。十二日。印文:白石言事,一通一紙,一九三七年。”這是題字,乃見之如下——</p> <p class="ql-block">賽金花紀(jì)念館正廳</p> <p class="ql-block">賽金花紀(jì)念館月門</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賽金花故居的幾幅照片</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賽金花紀(jì)念館(賽金花故居)內(nèi)陳列照</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作者介紹:唐明,著名作家、學(xué)者、詩人、畫家、藝術(shù)評論家、歷史學(xué)家。河南作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原工作單位河南日報。其父唐戈民國北師大歷史系畢業(yè),曾師從于杰出史學(xué)大師顧頡剛先生,歷任河南日報圖書館館長、總編室處級檢查員、第一張報紙審閱人,被譽為河南日報“全科百書”式人物、有河南報界“活字典”之稱;而其舅父乃為著名史學(xué)家、安陽小屯殷墟發(fā)掘者之一:甲骨文出土重要見證人、新中國考古學(xué)“奠基人”之一、“考古界十兄弟”之一尹煥章先生。其姑父周禎基,為國內(nèi)著名國文教育家,周恩來之侄(叫周恩來七叔)。唐明先生,博古今通,南陽鄧州人,生于鄭州。出身于耕讀世家;其祖出自堯唐氏,自元至民國均為書香門弟。著有《聞香識玉:中國古代女子閨房脂粉文化史》(上海三聯(lián)書店版)、《香國紀(jì):中國歷代閨閣演變》(人民日報出版社版)等書,長篇小說《淘米水》《鼠群》《中午》等;長短詩三千余首,另有《中國兵器史》《中國佛典鉤沉》《中西方藝術(shù)史鑒》《詞語的雙翼-中國當(dāng)代詩家百人談-對話錄》(與人合著)等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