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官渡古鎮(zhèn)位于昆明主城東南,地處滇池北岸、寶象河下游,是歷史上環(huán)滇池地區(qū)商貿(mào)重鎮(zhèn),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是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zhèn)。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里既是古滇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也是譽滿滇中的古渡口及佛教圣地。不到1.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就有唐、宋、元、明、清時期的“五山”“六寺”“七閣”“八廟”等多處景觀以及上百間保存完好的“一顆印式”民居,古時有“小云南”之稱?,F(xiàn)有國家、省、市、區(qū)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余處,文物古跡30余處,其中尤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剛塔”最為著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妙湛寺金剛塔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qū)官渡街道官渡古鎮(zhèn)廣場中心。始建于明天順元年(1457年),原系妙湛寺建筑群的一部分,又因全部用石頭砌成,故又名妙湛寺石塔,塔的基臺四面皆有券洞可穿塔心而過,俗稱“穿心塔”,金剛塔之名,系在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才開始使用。</p><p class="ql-block"> 妙湛寺金剛塔由墩臺、主塔和四小塔組成,整體用規(guī)則砂石砌筑。塔基呈方形,高4.8米,邊長10.4米?;_下有東、西、南、北四道券門十字貫通,可供人通行。故俗稱“穿心塔”。金剛塔之名,系在公布其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使用。塔屬于金剛寶座式類型,它的形制和雕刻,表現(xiàn)了佛教密宗金剛界五部的內(nèi)容。妙湛寺金剛塔是金剛寶座塔中現(xiàn)存最早實物,為金剛寶座塔及喇嘛塔的傳播、發(fā)展研究提供了實物遺存,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其造型別出心裁,雕刻粗獷,充分表現(xiàn)了明代的建筑風格,是勞動人民勒勞智慧的結(jié)晶。</p><p class="ql-block"> 1965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金剛塔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妙湛寺金剛塔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官渡古鎮(zhèn)恢復建設時進行頂升2.6米。</p> <p class="ql-block"> 官渡“三圣宮”坐落于官渡古鎮(zhèn)的老街中段,建筑為清代晚期建筑風格,三進兩院布局,占地面積約1347平方米。元至正十二年(1275年、南宋德祐元年)官渡設立縣治,存續(xù)七年后撤銷。據(jù)說,“三圣宮”古建筑群就是由該縣署改建而來,但具體改建年代不詳。 官渡“三圣宮”古建筑群經(jīng)歷數(shù)百年滄桑,在歷史上扮演了各種各樣的角色,從封建王朝的縣衙,到近代會場、公安局與公社的辦公場地、教師宿舍、居委會調(diào)解處、法律事務所、獸醫(yī)站門診部,以及生產(chǎn)隊烤酒坊、造紙廠,甚至村辦養(yǎng)豬場等,使這處風水寶地似乎變成了一處公共性場所。2018年,“三圣宮”被列為官渡古鎮(zhèn)第二期恢復重建項目,山門被拓寬恢復成三開間門樓,青磚黛瓦,兩進殿宇與院落亦是“修舊如舊”,整體風格清新典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