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9月22日,我的連襟,姐夫彭祿由于年老患病在家,壽終正寢與世長辭了,享年92歲。時值全國新冠疫情嚴峻,管控嚴格,我未能送殯,心中很是遺憾。歲月如梭,時光荏苒,不知不覺姐夫已謝世一年了,雖然斯人已去,但音容宛在,仍覺行影相伴,在此一周年之際,遂想說說追念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生由于姻親,與姐夫相識相遇互為連襟,同為王家兩個女婿,他長我17歲,相處勝似親弟兄,實屬此生的緣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姐夫祖籍山西祁縣,家境貧寒,從小就養(yǎng)成了勤勞節(jié)儉,吃苦耐勞的生活品性。他經(jīng)歷過戰(zhàn)亂及上個世紀三年自然災害饑荒困苦時期和文革年代。他雖然念書不多,但很愛學習,讀書看報,關心時事和國家大事,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姐夫為人忠厚老實,與妻姐結(jié)婚后勤儉持家,養(yǎng)育了三子一女,且都健康長大,并成了家,彼時還有老父老母也需供養(yǎng),那時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拮據(jù),實屬不易。六十年代,姐夫在交通廳測量隊工作,由于在野外作業(yè),工作條件差,在陰冷的帳篷宿營,有時不能按時吃飯,而且時冷時熱,長年累積,因此落下胃病,胃痛時只能吃止痛藥片,疼痛難忍時竟會在床上翻身打滾,過后再繼續(xù)工作,后來調(diào)整工作,將姐夫調(diào)出測量隊,胃病才有所緩解,但身體一直瘦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姐夫為人寬厚坦誠,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們的岳母患肺結(jié)核病相當嚴重,姐夫、妻姐將岳母接到他們家中,為方便治病并伺候,直到老人痊愈了才回到自己家中,足見姐夫和妻姐對岳母的孝心。姐夫非常重情重義,九十年代初,我們的大女兒秋楓高中考入呼市二中上學,因家距離學校較遠,中午時間太緊,吃飯和午休遇到了困難,妻姐和姐夫知道后,姐夫主動讓孩子中午去他們家吃飯并休息,二老每日調(diào)劑做好可口的飯菜,等著孩子放學,三年來遇到惡劣天氣,孩子晚上即住他們家,好多次孩子放學晚了,姐夫騎自行車親自去校園找尋,可見妻姐和姐夫?qū)⒆拥挠H昵及深厚的情意,我永遠感念姐夫和妻姐對孩子的關愛,妻姐和姐夫給了我們誠摯和無私的幫助。孩子經(jīng)過認真努力地學習,當年應屆考上了大學,而今已成為一名大學教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姐夫深諳我喜好文學藝術,曾贈送我一套范文瀾主編的豎排版《中國通史簡編》,我愛不釋手,至今保存著,視為珍貴的藏書。八十年代,姐夫與妻姐退休后,二人多次引領陪伴岳母去過北京、天津、秦皇島、山海關及山西五臺山等地旅游,瀏覽了大城市的景觀及大好河山,使一字不識,從未出過遠門的老太太晚年大開了眼界,令身邊的好多老人羨慕不已,岳母晚年幸福感由此而生。姐夫與妻姐去承德避暑山莊旅游時,從當?shù)鼗ɑ苁袌鰩Щ匾蛔鸺偕绞ㄧ娙槭?,贈送于我,此石造型奇異,看似五指山,又似駝山。那時他們二老都已六十多數(shù)年紀,竟不顧千里之遙為我背回"石頭",讓我著實感動。這塊石頭被我裝成盆景置于客廳,在些許小花草的裝點映襯下,為家中平添了大自然的氣息,令人賞心悅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現(xiàn)如今姐夫走了,駕鶴而去,我時常睹物,思人思情,憶想共同走過的歲月,無比地懷念姐夫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品格,尊老敬老和重情重義的人格魅力及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詩人臧克家曾說過:有的人活著,卻已死了;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姐夫彭祿即是后者,讓人永遠懷念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寫此文,謹表達自己懷念之情,聊以寄托哀思,愿姐夫在天堂順遂,平安無恙。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9月10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