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足登云橋機場是重慶市的一個軍用機場,始建于1942年抗日戰(zhàn)爭時期,建于大足縣城東登云橋,機場于1943年竣工建成。1965年空軍對機場進行了升級改造,由空軍基建工程兵和大足縣組建有5千余人參加施工的民兵團,經(jīng)兩年多努力,于1967年9月建成。由空軍上海江灣、虹橋和無錫碩放等機場抽調骨干人員進駐空軍大足基地(師級),1970年5月改編為大足場站(團級)。1968年空軍大足基地迎來了第一批陜西、江西等地應征入伍的新兵。1969年8月,空軍殲擊航空兵第33師(1960年2月組建)由湖北山坡機場調駐大足縣,師部率第97、99大隊及獨立中隊進駐大足登云機場。</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據(jù)戰(zhàn)友們回憶,當空33師97大隊殲5戰(zhàn)斗機轉場至大足登云機場時,十里八鄉(xiāng)的老百姓蜂擁而來,機場外是人山人海。當警衛(wèi)的戰(zhàn)士要求老百姓們退到安全地帶時,可沒有人聽這勸告,接下來便是對飛機好奇的人們,被噴氣式戰(zhàn)斗機尾氣吹的人仰馬翻,小販的攤子吹出老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兵們還回憶道,當時大足縣農村經(jīng)濟條件很差,多數(shù)村民們沒有看見過磚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11月28日,原空軍大足場站的老戰(zhàn)友們,相會在成都南河畔合天下茶餐廳。我們這群為空軍建設奉獻出青春和畢生的老兵,帶著榮光漸漸遠去,戎裝雖卸,初心不改。帶著軍旅生涯的饋贈和昔日戰(zhàn)友的情誼,我們又聚在了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想當年揮手告別戰(zhàn)友和軍營時,同甘共苦的記憶便會洶涌而至,形成一滴滴熱淚,那么究竟什么是戰(zhàn)友情?我們來自五湖四海,卻因同一個選擇走到了一起。機場上揮灑汗水時,互相呼喊鼓勁是戰(zhàn)友;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時,伸出援手并肩同行是戰(zhàn)友;退伍分別迷茫躊躇時,安慰鼓勵,真心祝愿是戰(zhàn)友情。戰(zhàn)友情是上綠下藍,同甘共苦攜手并進。戰(zhàn)友情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無價之寶。</span></p> <p class="ql-block">空軍大足場站老戰(zhàn)友(2023)成都聯(lián)誼會參會戰(zhàn)友:</p><p class="ql-block"> 姓 名 入伍年份</p><p class="ql-block">1. 琚雪喜 (1948年)</p><p class="ql-block">2. 楊萬成 (1961年)</p><p class="ql-block">3. 徐淑芬(1961年)</p><p class="ql-block">4. 李東豪 (1963年)</p><p class="ql-block">5. 孫玉書 (1963年)</p><p class="ql-block">6. 徐華來(1963年)</p><p class="ql-block">7. 杜光信(1965年)</p><p class="ql-block">8. 廖興科(1966年)</p><p class="ql-block">9. 張重立(1969年)</p><p class="ql-block">10. 徐汝明(1969年)</p><p class="ql-block">11. 張冀邢(1970年)</p><p class="ql-block">12. 趙建清 (1970年)</p><p class="ql-block">13. 陸 軍(1970年)</p><p class="ql-block">14. 高風琴 (1971年)</p><p class="ql-block">15. 王志磊(1972年)</p><p class="ql-block">16. 張德祥(1972年)</p><p class="ql-block">17. 張澤林(1972年)</p><p class="ql-block">18. 李忠榮(1972年)</p><p class="ql-block">19. 閆海林(1972年)</p><p class="ql-block">20. 張平凱(1972年)</p><p class="ql-block">21. 李 力 (1972年)</p><p class="ql-block">22. 華啟祿 (1973年)</p><p class="ql-block">23. 楊澤海 (1973年)</p><p class="ql-block">24. 王開軍(1974年)</p><p class="ql-block">25. 張金生(1974年)</p><p class="ql-block">26. 王和平(1974年)</p><p class="ql-block">27. 袁建生 (1976年)</p><p class="ql-block">28. 楊光發(fā) (1976年)</p><p class="ql-block">29. 王惠秋(1977年)</p><p class="ql-block">30. 孫 強 (1977年)</p><p class="ql-block">31. 雷 莉 (1977年)</p><p class="ql-block">32. 王 宏 (1977年)</p><p class="ql-block">33. 謝俊輝 (1977年)</p><p class="ql-block">34. 李向兵 (1977年)</p><p class="ql-block">35. 樊榮慶 (1977年)</p><p class="ql-block">36. 王 莉(1977年)</p><p class="ql-block">37. 王寶海 (1977年)</p><p class="ql-block">38. 帥宇加 (1977年)</p><p class="ql-block">39. 李建華 (1977年)</p><p class="ql-block">40. 郝興鳳 (1978年)</p><p class="ql-block">41. 楊紹貴 (1979年)</p><p class="ql-block">42. 陳少平 (1979年)</p><p class="ql-block">43. 明 燈(1980年)</p><p class="ql-block">44. 陳亞云 (1980年)</p><p class="ql-block">45. 李 鉉 (1981年)</p><p class="ql-block">46. 徐彤翟 (1981年)</p><p class="ql-block">47. 黃起林 (1981年)</p><p class="ql-block">48. 余 杰(1981年)</p><p class="ql-block">49. 趙修高(1982年)</p><p class="ql-block">50. 陳建欽 (1982年)</p><p class="ql-block">51. 王 建 (1985年)</p><p class="ql-block">52. 劉捍衛(wèi) (1986年)</p><p class="ql-block">53. 童元華(1989年)</p><p class="ql-block">54. 陳 鴻 (1989年)</p><p class="ql-block">55. 劉志安(1990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陸軍參謀長在成都戰(zhàn)友會上的發(fā)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尊敬的琚副師長、李阿姨,尊敬的成都戰(zhàn)友、眉山樂山自貢戰(zhàn)友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戰(zhàn)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是在新冠疫情和甲流支原體肺炎雙重疊加的形勢下,在其夾縫中組織這場戰(zhàn)友會,非常不容易,心情非常激動。這三年時間里有些同志不在了,特別是今年以來張銘、張有法兩位老戰(zhàn)友去世,前幾天我們同自貢戰(zhàn)友聯(lián)系,想不到,薛萬昌同志也去世了。首先,我們要為這些去世的同志表示沉痛的哀悼,還有一些同志因為身體或在外地原因不能參加這次會議,我們表示理解,祝他們身體健康。為開好這次會議,組委會做出了努力,很辛苦,特別指出王志磊和謝俊輝同志到處運作,到處有他們的身影。今天的會議 97團、98團和99團都有領導和戰(zhàn)友參會,向他們表示感謝。成都開會人數(shù)不到60人,但連著全國許多省市戰(zhàn)友的心,重慶戰(zhàn)友、長春戰(zhàn)友、陜西戰(zhàn)友紛紛打電話來向我們這一活動表示祝賀,在此,表示感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無情人有情。過去三年我們也曾想搞一次聚會,大家知道1970年5月1日大足場站組建,2020年是50周年,我們用首長感召力把成建國同志從重慶請過來,商量搞一次活動。做了前期準備工作,但4月份大足封城,成都封城,活動被迫中止。這次活動我們也想為下次在大足活動做鋪墊,因為現(xiàn)在大足機場封閉管理,組織我們這樣的聚會有困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雖然不能到大足聚會,但是我們有淳淳的大足情懷。大家知道原師屬三個場站,只有大足現(xiàn)在正常運作。大足有許多讓我們無法忘懷的景物。如我在一個資料看到過去的“蔣委員長”曾說過青島的蘋果碭山梨比不上復隆的蘿卜皮,看到后感到十分有意思。在大足和外國一個城市交流時,我還見到大足的這一位領導說:豬肉燉冬菜,神仙聞味下凡來。我想這個神仙也可能屬豬八戒型的,大足是中國冬菜的種植產業(yè)地之一,但是我們過去每天早晨當咸菜吃,雖然吃不出它的味道。還有一個有趣的事情,成都有幾個地方,可以看到郵停鯽魚,我感到很有意思,我也跟他們進行了交流,中心意思郵停這個地方鯽魚非常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是戰(zhàn)友會,暢談戰(zhàn)友情,我不能再說大足食品了,現(xiàn)在向大家介紹兩個戰(zhàn)友。一個是楊萬成同志,我當兵時他是我的指導員,后來調到汽車連帶了我半年,又調到衛(wèi)生隊,最后一站是場站司令部協(xié)理員,安排轉業(yè)那年我從師機關調回大足場站任參謀長,我同他說從那個角度你是首長我是新兵。今年82歲了,開不了車,專門找人開車從自貢來參加我們的戰(zhàn)友聯(lián)誼會,很令我感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還要介紹楊紹貴同志,今年剛退下來,楊紹貴同志是參加過八十年代大閱兵的同志,在大足場站導航連當臺長,我看他不錯調到新兵連當連長,后來調99 團任政委,他做政委期間接收一批新飛行員,其中就有楊利偉。所以說我們雖然不是楊利偉的戰(zhàn)友,但我們的戰(zhàn)友是楊利偉將軍的領導,應該為此感到高興和驕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后祝我們這次聚會圓滿成功,祝大家身體健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