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云南德宏州州府芒市的勐煥大金塔,座落在芒市東南部孔雀湖畔的雷牙讓山頂,是芒市標志性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也是生活在這里的傣族人民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傳說釋迦牟尼生前轉(zhuǎn)世為金雞阿巒時曾生活于此。</p> <p class="ql-block">佛祖涅盤后數(shù)百年,佛教弟子"召罕大"(阿羅漢)為傳播佛祖教義親臨此山修煉,為召罕大有個修練的好環(huán)境,山上的野草和荊棘就全部讓開,故稱為雷牙讓山,意為野草讓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后人在此山建一佛塔,自古以來是人們公認的佛教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三戒神像: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說。</p> <p class="ql-block">原雷牙讓山佛塔毀于1942年抗戰(zhàn)時期,原先的勐煥大金塔在芒市市區(qū),也毀于1966年。2004年6月,政府投資5500萬元,將兩塔合一重建,定名為勐煥大金塔。</p> <p class="ql-block">金雞右側(cè)有兩只大象護衛(wèi)的那株菩提樹,是從斯里蘭卡古城阿努拉達普拉運來的,是“菩提圣樹”的第三代。</p> <p class="ql-block"> 佛祖釋迦牟尼(喬達摩·悉達多)生于公元前560年,其母母親摩耶夫人在藍吡尼生下他7天后就離開人世。悉達多自幼就在父親凈飯王呵護下成長,絲毫不知人間疾苦。后來,悉達多與表妹成親,并育有一子。29歲時,悉達多在一次出游時目睹了世間的生老病死,因而引發(fā)出家修行的念頭。一天夜晚,悉達多拋棄了王子的寶座,離家出走,開始云游四方,追求人生真諦。后來,悉達多云游到菩提迦耶附近,先在森林里苦修6年。即便他已形容枯槁,精疲力竭,但還是未悟得解脫之道。于是他放棄苦修,到尼連禪河中沐浴,洗去一身積垢,隨后攀樹枝上岸,喝了牧羊女奉獻的乳粥之后,便來到了菩提伽耶,在一棵大菩提樹下打坐靜思,發(fā)誓如若不能大徹大悟,終身不起。他就這樣苦思冥想了七七四十九天,終于在一個月圓之夜悟得了正道,成為佛祖釋迦牟尼。</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3世紀時,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先派其子摩哂陀來斯里蘭卡弘揚佛法。</p> <p class="ql-block">后來又派來了他的女兒僧加密多。臨行前,阿育王親赴菩提伽耶,從當年釋迦摩尼佛祖樹下頓悟的那株“菩提圣樹”上取下小枝,裝進金罐,讓女兒帶在身邊。</p> <p class="ql-block">斯里蘭卡僧伽羅王朝的帝沙王,親自出海迎接這棵極其珍貴的樹苗,還一路護送到阿努拉達普拉,并種下了這棵第二代菩提圣樹。</p> <p class="ql-block">恒河女神和舞神金雞。</p> <p class="ql-block">功德使者。</p> <p class="ql-block">圣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