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兄何以平天下<br>2023-06-20 11:58 1/5、F4、 ISO 200<br><br>Canon EOSR3, EF70-200mm F4L IS USM<br><br>NiSi True Color CPL偏振鏡 NiSi True Color VND 1-5 Stops可調減光鏡<br><br>通過拍攝捕捉瞬間,搖拍(也稱追焦)可以給人留下一種靜態(tài)的照片正在移動的感覺,抽象的表現方式讓人無法分辨這是否是真實世界。被稱為“搖拍藝術家”的氏原正智先生已經拍攝15年了,通過這次采訪我們向他了解了關于搖拍的基本技巧,搖拍的各種變化,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搖拍技術水平等。<br><br><b>一 從兒子自行車練習場開始的搖拍之旅</b><br><br>1.氏原先生是什么時候,因為什么開始“搖拍攝影”的?<br><br>我第一次嘗試搖拍是在我兒子小時候練習騎自行車的場景中進行的。當我試著用搖拍的方式拍攝照片時,我發(fā)現實際上我兒子并沒有跑得很快,但在照片里看起來卻很快,這非常有趣。 兒子小時候騎自行車的畫面<br><br><b>2. 以喜歡自行車的兒子為拍攝對象,開始搖拍攝影</b><br><br>是的,從我兒子夢想成為自行車賽事選手開始,我就一直為他拍攝。特別是他加入高中自行車競技隊后,拍攝變得非常有趣。與剛加入時相比,三年后的他們是一支完全不同的全新隊伍。通過攝影,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的成長。不知不覺中兒子已經成人,我非常驚訝,距離我第一次拍攝已經過去了 15 年。 廣角變焦鏡頭下 為了奧運會正在參加“伊豆自行車”賽道冬季系列比賽的兒子<br><br>1/15、 F22,、ISO 200<br><br>Canon EOS Kiss Digital N、EF-S17-85mm F4-5.6 IS USM<br><br>1/13、F8、ISO 1000<br><br>Canon EOS 5D Mark IV、EF16-35mm F4L IS USM<br><br>二 停止的時間因為搖拍開始轉動 0.3sec、F11、ISO 200<br><br>Canon EOS 5D MarkⅣ、EF 70-200 mm F4L IS USM<br><br>NiSi True ColorVND 1-5 Stops可調減光鏡<br><b><br>1. 氏原先生,您覺得“搖拍”有什么魅力?</b><br><br>攝影本來就是捕捉場景瞬間的藝術,因此,即使是在移動的物體也會以靜止狀態(tài)被拍攝。當然,在搖拍中也是一樣的,但我認為搖拍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你能夠感受到那些原本應該靜止的照片中的動感。<br><br>在搖拍中,往往通過背景的移動來營造速度感和活力感。這讓照片中靜止不動的主體呈現出一定的速度感,有一種正在運動的感覺,只有搖拍才能實現這樣的特點。<br><br>搖拍的另一個魅力在于通過模糊背景,使主體更加突出。在較慢的快門速度下背景變成類似于水彩畫一般的線條,為照片增添了美感和光彩。這也是屬于搖拍的獨特魅力。<br><br><b>2. 選擇背景對于搖拍來說很重要嗎?</b><br><br>選擇背景,也就是選擇拍攝的地點,對于搖拍來說非常重要。我會在現場一般會提前查看背景的標志、建筑物的顏色以及觀眾是否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等等因素。此外,如果背景太暗或太亮,也會使得背景不易辨認,因此也需要注意背景的亮度。 1/6、F7.1、ISO100<br><br>Canon EOS 5D MarkⅣ、EF70-200mm F4L IS USM<br><br>NiSi True Color VND 1-5 Stops可調減光鏡<br><br><br><b>3. 如果無法預知拍攝結果,似乎很難選擇拍攝背景。</b><br><br>雖然說選擇背景很重要,但并不需要太過糾結。如果拍攝的地方看起來很難有一個很好的效果,背景的顏色也很單一,你可以選擇與往常不同的視角進行拍攝,避免與其他人出現交叉拍攝的情況。不同的位置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照片,有時甚至會獲得出乎意料的效果。經常有在同一地點拍攝的人看到我的照片會驚訝地問:“哇,這張照片在哪里拍攝的?”<br><b><br>三 不僅僅是速度感和動感的呈現,搖拍鏡頭的三種變化</b> 1/60、F3.2、ISO 100<br><br>Canon EOS R5、EF400mm F2.8L IS II USM<br><b><br>1. 氏原先生有讓人驚嘆于“這也是搖拍?”的作品嗎?</b><br><br>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實際上我有很多不同的搖拍技巧。<br><br>基本的“搖拍”是指將焦點對準移動的拍攝主體進行追蹤,使本來靜止的背景流動起來以呈現出運動的效果。在賽車、摩托車、自行車等比賽攝影中得到廣泛應用。因為它能夠表現出速度感和疾馳感,所以對于拍攝賽車運動的人來說,這應該是一種必須嘗試的拍攝方法。<br><br><b>2. 像定格拍攝主體這樣基本的搖拍攝影,您有什么技巧可以分享嗎?</b><br><br>大多數人在聽到“搖拍”這個詞的時候,通常會模仿他們所看到的“將鏡頭向側面擺動”這樣的方式來移動鏡頭。但是在擺動鏡頭的同時,應該要有“身體輕微后移”的動作。另外,當你擺動鏡頭時,不要把身體當成軸線來“旋轉”,要注意拍攝主體和傳感器保持“平行”,“一直保持正面拍攝主體”也是訣竅之一。<br><br>“擺動鏡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點,不停地擺動鏡頭拍攝主體也是搖拍的一個技巧。為了減少相機抖動,你需要雙腿張開與肩同寬,夾緊手臂。我一般會用額頭緊緊的壓在取景器上,這樣會更穩(wěn)定。 1/6、F3.5、ISO100<br><br>Canon EOS R5 400mmF2.8L IS Ⅱ<br><br>NiSi ND64 (1.8) 六擋減光鏡<br><br><b>3.除了基本搖拍之外,還有什么其他類型的搖拍呢?</b><br><br>最近我一直在嘗試搖拍天鵝,這是我給自己的新挑戰(zhàn)。<br><br><b>4.如果搖拍天鵝的背景非常單調,搖拍還有意義嗎?<br></b><br>確實,如果在背景很暗或顏色單調,物體較少的場景下進行搖拍,可能很難看出背景在移動。所以人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搖拍意義不大。但是我仍然嘗試在這樣的場景中拍攝天鵝,挑戰(zhàn)自我。 1/5、F5.6、ISO 250<br><br>Canon EOS 5D Mark IV、EF400mm F2.8L IS II USM<br><br>5. 汽車、摩托車、天鵝都是移動的物體,但背景不同會有什么變化呢?<br><br>汽車、摩托車的輪胎雖然在旋轉,但它們形狀本身并不會改變。因此,在拍攝長時間曝光的照片時,關鍵點在于背景的構圖。而拍攝白天鵝時利用的是主體自身的運動,即白天鵝揮舞翅膀的動態(tài)。由于天鵝飛行的起跑距離相對較長,可以通過調整快門速度來達到翅膀揮動的模糊效果,實現藝術照片的創(chuàng)作。這樣拍攝出來的天鵝的羽毛,勾勒出的線條會非常柔滑美麗。<br><br>不過,天鵝起飛的那一刻是唯一的拍照機會,所以一大早我就開始等待天鵝起飛。當你按下快門,這一切就結束了,所以你需要不斷的追逐天鵝的足跡。為了拍好這樣的照片,攝影者需要不斷嘗試、練習。 1/4、F10、ISO 250<br><br>Canon EOS 5D Mark IV、EF70-200mm F4L IS USM<br><br><b>6. 這張照片像是時空扭曲了一樣,這也是搖拍嗎?</b><br><br>這是一種被稱為“流星漂移”的拍攝技巧。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我的絕招之一。與普通的搖拍方式相同,在1/10秒以下的慢門速度下,跟隨移動的主體進行搖拍,在快門關閉前,需要更快地移動鏡頭,使鏡頭畫面超越被拍攝的主體。<br><br>四 相機鏡頭加上一個秘密武器,提升搖拍水平 1/30、F10、ISO250<br><br>Canon EOS 5D MarkⅣ、EF70-200mm F4L IS USM<br><br><b>1. 需要什么樣的相機和鏡頭才能開始搖拍?</b><br><br>如果你有一臺數碼相機,那就足夠了,你可以立即開始搖拍。如果是相機是自動對焦并且有運動物體預測模式,這樣會更好。因為拍攝時即使與拍攝主體的距離發(fā)生變化,也能快速跟蹤移動對象。<br><br>使用廣角鏡頭,你可以拍攝出背景占比較大且具有尺度感的搖拍作品。搖攝時因為快門速度變慢,經常需要縮小光圈,所以即使是小光圈也能感受搖拍的樂趣。<br><br><b>2. 提高搖拍水平具體要怎么做?</b> Canon EOS R5、400mm F2.8L IS Ⅱ<br><br>NiSi CPL偏振鏡<br><br>這真的沒有捷徑可走,關鍵是要不斷練習。我認為搖拍就像運動一樣,雖然不需要運動員的力量和肌肉,但只要你拍得越多,就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一張好照片會給你帶來非常大的成就感。就像在棒球運動中,大家認為只有三成的一流球員,而且不是每個球都是全壘打。搖拍也一樣,只要能成功拍攝三成的鏡頭就可以算是頂尖的攝影師了。<br><br>即使是第一次搖拍也只要拍100張照片,總有一張是完美的。我認為只要多拍照片、逐漸提高準確率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偶爾還會有讓你驚嘆的“全壘打”。這真的就像運動一樣,我想只要你開始搖拍,你就會沉迷于此。<br><br><b>3. 有適合練習搖拍的地點嗎?</b><br><br>我推薦賽車場。在賽車場,汽車或摩托車會不斷繞著賽道行駛,這樣你就可以反復按下快門。此外,塞車場上的車手通常會在賽道上選擇最短的路徑行駛,因此預測車輛行進方向也更容易。我認為這是進行流暢拍攝練習的最佳場所。<br><br><b>4. 為什么搖拍時要使用可調ND濾鏡?</b> Canon EOS R5、EF70-200mmF4L IS USM Ⅱ<br><br>NiSi True Color VND 1-5 Stops 可調減光鏡<br><br>可調 ND 濾鏡是搖拍的必備物品。因為搖拍需要減慢快門速度,為了獲得適當的曝光,需要縮小光圈,但如果縮小過度,則會出現衍射現象,導致圖像分辨率降低。ND濾鏡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但可調ND會更好,因為它們可以快速適應不斷變化的拍攝環(huán)境。<br><br>即使你是從同一個角落拍攝,拍攝過程中曝光也會頻繁發(fā)生變化,比如當太陽被云層遮住時,或者當路線軌跡被招牌遮擋時;而可調ND就可以輕松應對這種曝光變化,提高拍攝的“成功率”。<br><br>此外,在工作中,不可能所有的拍攝都是搖拍,需要使用較快的快門速度清晰的拍攝選手或標志。所以我拍攝時一直都在使用可調ND,它只需要通過旋轉即可輕松調整你想要的效果,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氏原正智 Masatoshi Uzihara (Uzzy)<br><br>攝影師/IT 工程師<br><br>1976年出生于廣島縣,從芝浦工業(yè)大學畢業(yè)后,在擔任 IT 工程師期間,他成為了一名汽車愛好者,并為比賽和兒子的自行車比賽拍照<br><br>使用搖拍技術表達藝術,被選為 2017 年東京攝影俱樂部前 10 名<br><br>2019年起任NiSi耐司光學日本研討會講